APP下载

“谁也不知道照明的不是闪光灯,是敌人的炮弹”

2018-11-15石岩

南方周末 2018-11-15
关键词:摄影记者新华社摄影

1947年的大清河北战役中,摄影记者黎枫跟随尖刀班。攻打霸县前,黎枫这样做战地动员:“不要乱套!我给你们照!英雄好汉都在我的镜头里!”

南方周末记者 石岩

发自北京

2018年10月,“国家相册 致敬历史”展览掀开了新华社中国照片档案馆的面纱一角。此前新华社出品的100集微纪录片《国家相册》也使用了部分馆藏照片,每集六分钟,使用五十余幅照片。每张照片的停驻时间很短,让人来不及仔细端详。照片蕴含的历史细节,是需要静观的:

一张记录1951年河北省定县耀城村“冬学”的照片上,头包手巾或戴“三块瓦”棉帽的农民,人手一册书,热切地望向同一个方向,让人联想到“希望”和“未来”。虽然人挨人,但构图毫无杂乱、重复之感,每个人都是专注的,又各有各的表情,照片充满动感。农闲时的“冬学”是扫盲形式的一种,此外还有识字班、夜校等。1930年代起,中国共产党发起一波又一波扫盲运动,区域从苏区扩大到抗日根据地、解放区和全中国。

1950年代初,一对新人在阳光下展看他们的结婚证,背景是一树灿烂的春花,像是杏树。《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是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法律,废止买卖婚姻,结婚自由、离婚自由、一夫一妻、保护妇女儿童的权益,今天看来天经地义,但移风易俗从来都不简单。婚姻法实施之初,全国各地都出现婚姻问题引发的非正常死亡。

1955年3月的一个风雪天,天津南郊几个身着棉袍的农民在一方小小的窗口兑换第二套人民币。画幅中呈现的是他们的背影,两辆靠墙放的自行车,一头跟主人而来的小牛,以及张贴在窗口上方的大布告,上书兑换比率及注意事项。字迹被雪打得有些漫漶,但兑换有条不紊。相比1949年之前历次币制改革,这次改革平稳顺利、波澜不惊。

1956年2月23日,新疆石油公司黑油山钻探队的工人拧开第一口出油井阀门,被新华社摄影记者拍摄下来。同年,外地垦荒青年在黑龙江萝北草原上跳着集体舞,两人一组手拉手,组成一个大圆圈,圆圈中间有人在吹笛子、拉二胡,圆圈外有一个简易的篮球架。他们的生活中有集体舞和“康拜因”(注:即联合收割机),也有浓得化不开的离愁。垦荒移民大多数留在了第二故乡。

另一张照片记录了1950年代中期,巧手的裁缝把旧大褂改造成“布拉吉”(注:俄语音译,即俄式连衣裙)的情景。天津市缝纫供销社的工人正在用烙铁熨布料,身后墙上挂着两件成品,都颇有“设计感”:腰带、胸前褶皱、泡泡袖,搭配连衣裙的小外套带着小巧的圆摆。照片应该摄于1957年前后。当年棉花歉收,无法完成预定采购目标。国务院规定,从1957年5月起,该供应年度的第二期布票折半使用。一时间,大小报章上很多主妇、裁缝介绍省布的经验。

在中国照片档案馆馆藏的1000万张照片和200万张胶片中,这些影像是沧海一粟。

我哪里是串珍珠,简直会被珍珠滑倒

中国照片档案馆成立于1984年,前身是1950年成立的新华社摄影部照片档案室,再向前可追溯到《晋察冀画报》社主任沙飞随身携带的两只皮包,以及1931年11月成立的红色中华通讯社。该馆收藏的最早一张照片拍摄于1892年,最早一张底片是玻璃质地的,摄于1896年,上面的人物是沈钧儒的夫人和儿子。

中国照片档案馆一位研究人员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新华社发稿照片全部进入该馆,该馆也接收其他相关单位的照片并对外征集影像资料。馆藏照片和胶片涵盖政治、军事、经济、科技、文化等诸多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照片档案尤为全面、完整。红色中华通讯社成立当天播发的首张照片《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复制底片,曾搭乘“神舟九号”飞船遨游太空。

陈小波与这些图片打了多年交道,她是新华社的高级图片编辑和首席策展人。在一次内部会议上,同事称赞:新华社就是这样一个机构,大家都在往前赶新闻,只有陈小波一个人回到历史深处,把我们的珍珠串起来。“我哪里是串珍珠呢,我每次到地下二层,走进被称为‘影像秘境的中国照片档案馆,简直会被珍珠滑倒。”陈小波向南方周末记者形容。

“中国的一群卡帕”

2007年11月的一天,在新华社黄亭子宿舍区,一群老人在户外长椅上晒太阳。通常一张椅子能坐三个人,他们四五个人挤坐在一起,其中有拍摄《夜攻单县》《十八军进藏》的老记者袁克忠,拍摄《占领南京总统府》的老记者邹健东。老人们在阳光下闭目不语。

那年年底,陈小波受邀在新华社《摄影世界》杂志撰写专栏,她提出为摄影部的老人家做口述史。2008年2月,“口述新华”项目启动,第一批采访对象被她称作“中国的一群卡帕”(注:罗伯特·卡帕,匈牙利裔美籍战地摄影记者)。

陈小波的第一个采访对象是袁克忠。袁克忠的代表作是摄于1946年的《夜攻单县》,他处在突击队的位置。爆破组把城墙炸开一个缺口,他举起相机的瞬间,敌人一发炮弹打过来。他记录了十几个战士的剪影:扔手榴弹的、肉搏的。“这张照片拿到哪里都是一个大作品。谁也不知道照明的不是闪光灯,是敌人的炮弹。”陈小波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袁克忠拍摄的好照片不可胜数。1950年代跟随部队进藏,为拍摄战友们在海拔5000米的雪山上逶迤前行的场景,他爬上对面海拔6000米的高山,按两下快门就晕了过去,抱着相机滚了下来。

那一代摄影记者自觉地用相机拍摄符合时代精神的视觉奇观。某种程度上,这是战争年代养成的习惯。

1942年,18岁的河北农民袁苓参了军,恰逢冀中军区举办摄影训练班。袁苓成为学员,两年半后拥有了第一台相机,有时要跟同事合用,“那时相机很少,苏联给了几台,有些是日本人那缴获来的”。胶卷也十分难得,主持军区摄影工作的沙飞和石少华要求,一盒胶卷的12张必须拍摄两到三场战斗,尽可能靠近火线最前沿。袁苓收集的编辑于1947年到1948年间的《摄影网通讯》上,某期头版头条批评摄影记者孟振江离战火太远。几个月后孟振江又出现在头版头条——他牺牲了。

在实战中,摄影记者随身携带相机和小手枪,把自己当作“照相的”战士和战地政治工作者,很多人曾跟突击队、尖刀班一起行动。1947年的大清河北战役中,摄影记者黎枫跟随尖刀班。攻打霸县前,黎枫这样做战地动员:“不要乱套!我给你们照!英雄好汉都在我的镜头里!”

照好的照片在老乡家里冲洗,棉被挂起来遮光,被子呼扇一下曝一次光。处理好的胶卷等通信员来取,有时遇封锁人过不来,有人半路怕苦怕危险撂挑子,有人牺牲在送胶卷的路上。

正因为战争中每一张照片得之不易,从晋察冀军区新闻摄影科建立之日起,科长沙飞就制定了严格的底片保管制度,专人负责背装底片的背包,“人在底片在”。1950年沙飞被枪决,搭档石少华继续严格执行底片保管制度,并建立专门的资料室。他从经过炮火洗礼的百余名摄影记者中选出十几位,带入中央新闻摄影局。

成立之初,中央新闻摄影局还招收了一批大学毕业生。因为急于建设一支队伍,有些大学生还没毕业就进入摄影培训班。1951年底该局撤销,人员转入新华社新闻摄影部。

赵淮青1953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在他的印象中,当年新华社在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和山东大学招收了一批大学生,由齐观山、吴印咸等大家上课,培训三四个月之久。在新闻摄影培训班,1956年的北大毕业生顾德华积累了厚厚一叠笔记,图文并茂,如何取景、利用光线都绘有小图。靠“师傅带徒弟”式的传承方式,石少华和手下一批“英雄记者”建立了新闻摄影部的影像风格。

记录没有一天间断,无论发生什么事情

陈小波称钱嗣杰为“勇敢伟大”的记者。在档案馆,每位新华社摄影记者留下的照片从几十张到上万张不等,钱嗣杰留下了一万一千张: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板门店会谈、北京到拉萨的试航、万隆会议……

1956年,北京到拉萨试航。当时世界上最难的飞行路线是在4500余米高空飞行一个半小时,北京到拉萨航线要在6100米以上高空飞行三个小时。出发前,全体机组成员留下了遗书。为保证安全,部队安排钱嗣杰乘坐第三架飞机。他认为自己的任务就是记录这次飞行,坐前面可以拍到后面两架飞机。登机后,他打开第一架飞机的底舱口,把一条腿绑在椅子腿上,又叫一个人压住自己的身体,拍下了首航照片。

时盘棋是钱嗣杰的好友。1949年11月重庆解放时,他是一个不到18岁的战士。他第一次摸相机是跟在第二野战军第3兵团司令员陈锡联身后,拍摄渣滓洞屠杀场景,焚尸气味依稀可闻。他看到了杨虎城一家的遗骸,泪水和汗水打湿了他的棉衣。拍完渣滓洞,他跟随部队南下,1962年《红岩》出版才想起那些照片。

“新华社记者从新中国成立那一天开始,就没有一天间断地记录这个国家,无论发生了什么事情。”陈小波说。

1950年代初,杨溥涛到川西参加土改。临行前,新华社摄影部主任石少华交代:必须用六张照片的篇幅完整地记录一场运动。另一位摄影记者陈娟美完整地记录了上海公私合营的情形:企业被摘牌时,资本家笑眯眯的表情;家属动员会上,一群华服女子端坐倾听对她们财产和命运的安排;荣毅仁一家及其下属在楼道里读批判他们的大字报。

拍摄这组照片时,陈娟美身怀六甲,为取得最佳拍摄角度,常踩梯子爬上爬下。“文革”期间,她拍了七年样板戏剧照,保存了一套完整的影像文件。有一次,同车的周恩来问她:陈娟美,你的丈夫在哪里?陈娟美答“不知道”,她丈夫常年在核试验基地工作,夫妻两人互不打听对方的工作。

微纪录片《国家相册》第17集叫《冰川之美》。解说词的第一句是:“你可能很难想象,中国科学家和冰川的第一次亲密接触,竟然是为了让冰川更快融化。”1958到1964年,新华社记者记录了冰川科学家的科考壮举,也拍下了这样的照片:科学家和农民一起往冰川上背煤粉,撒在冰面上,促其融化。当时的口号是:向冰川雪海要水要粮。

也是1958年:一个学校的操场上,300个孩子一人面前一座高炉,自家的汤勺被放在里面熔化。一年间新华社记者拍摄了上万张这样的照片。

“看,这是我们的 维吾尔族记者”

记录时代的摄影记者们是时代的亲历者。

郑景康是中国著名摄影师,“大师中的大师”,其父是晚清实业家、慈善家郑观应。他26岁于香港开设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摄影室,30岁在北平举办个人影展,1940年底投奔延安。在延安,他拍摄了一批重要照片。作为新华社新闻摄影部元老,1949年后他很少有机会踏进新华社大院。他人像拍得好,有关部门就在院外为他设立一间工作室。每年两会期间,他兢兢业业地为每一位参会代表拍照。

1951年,19岁的维吾尔族姑娘塔吉古勒·米尔伊达叶提随夫调入北京,在中央新闻摄影局从头学习汉语和摄影。一年后,她成为新华社摄影记者,齐观山、袁苓等前辈把她当做小妹妹,手把手教她摄影。塔吉古勒很快出师,为庆祝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出版的大型画册《中国》选中了她拍摄的两张照片。

塔吉古勒的外貌常为工作提供“便利”,毛泽东一度以为她是苏联塔斯社的记者。周恩来经常不无自豪地向外宾介绍:“看,这是我们的维吾尔族记者。”在档案馆浩如烟海的影像中,陈小波发现她的踪迹极为偶然。有一次,她想找马思聪的照片,发现一张塔吉古勒拍摄的,“拍得极好”。

陈小波在数据库中搜索那个陌生的名字,发现她曾是中央组记者,为毛泽东拍过照。

▶下转第24版

◀上接第23版

2013年,陈小波带领团队抵达乌鲁木齐。“中午,大太阳底下,一个80岁左右的维族老妇人站在街角张望,和普通的维族老年妇女没有任何区别。”团队选择了塔吉古勒的十幅照片,意味着她要签一百张——每张底片制作十张,几个大盒子。“她就抱着那个大盒子哭了整整一中午,她跟老伴说:新华社把我想起来了。”

“尽可能照顾拍摄对象 生活的真实”

1953年,新华社资深记者蒋齐生眼疾发作,转行做摄影记者。2016年第11期《中国记者》上的一篇文章,回顾了他转行时的情形:当时补拍、扮演、导演摆布等在全国流行。他到工厂采访,带他下车间的人就充当导演角色,把先前记者拍过的画面重新摆好,让他拍摄。

1956年起,蒋齐生多次撰文探讨新闻真实和艺术创作的界限。在他建议下,1958年,新华社《新闻摄影》月刊组织全国性的关于新闻摄影真实性的讨论,1960年又开办了训练班。

袁苓在1960年代撰写的理论文章中也曾提出摆拍问题。接受陈小波访谈时,他列举了战争年代因为摆拍,摄影者和拍摄对象全部被炮火击中的事例。但1960年代新华社关于“摆拍”与“抓拍”,新闻摄影和艺术摄影区别的争论并无明确结果。他本人新中国成立后拍摄的照片也有少数是摆拍的,“只是尽可能照顾拍摄对象生活的真实”。

陈小波的访问对象无一例外地谈起过道德问题、忠诚问题。在职业生涯大部分时间里,这些亲历者兢兢业业、如履薄冰地用相机记录时代。

新华社青海分社的老记者王精业年轻时投奔青海的亲戚,先在分社暗房工作,后来成为摄影记者。有一次,他接到编辑的电话:某地发生雪灾,赶快去拍救灾场景。王精业背上干粮袋,辗转多时赶到现场,救灾已经完成。“他没有拍到新闻,但他一路拍风雪,拍冻死的牛羊,之后再辗转去省会冲洗胶卷,两个月后才发回稿子,另外一个编辑不知道此事,加上雪灾早已过去,稿子发不出来。”陈小波痛惜不少有文献意义的好照片就这样被舍弃,但那些能够流传的,“都是撇去新闻的浮沫,仍然好的照片”,无一例外都是记录性质的影像。

《国家相册》第72集中,白菜从种、收、储藏到炒出各种各样的菜肴,两分钱一斤到两块一斤,应有尽有。第82集讲服装的巨变,陈小波说,中国照片档案馆的影像资料可以涵盖晚清到今天,从只能穿蓝、灰、黑三色到街上流行红裙子,从“小脚侦缉队”剪别人喇叭裤腿到最前沿的时尚,关于服装的照片有数万张。

扫盲、修路、婚姻法、考古、年夜饭、全家福……每个题材都有数以万计照片静静地躺在中国照片档案馆。

“照片看多了以后,你会发现服装在变,发型在变,人也在变。我们过去的照片里没有胖人,但人们的脸上有一种特别的精神。后来我在西方做展览,他们有一次发言说,终于有一个展览回答了我们西方学者几十年来的疑问:那么多战争,那么多灾难,中国人怎么活过来的?”陈小波回忆。

在最近策划的两个影展,回顾改革开放的“影像见证四十年”和本次“新华社中国照片档案馆典藏展”中,陈小波特别强调照片中一定要有人,但可以用大景和中景:“中国人的生活必须放到大场面里才能说明问题,别对着别人脑门拍。看新华社的照片,你能明显地感觉到:每一张照片都是不会再来的场景。在西方,人家说一百年才叫老照片,我们中国的照片,二三十年就是老照片了。”

多年与老照片相对,陈小波开始重新思考什么叫“视觉冲击力”:不用大广角拍大场面,不是拍摄阅兵的时候往战士身上洒水,然后仰拍,把脚拍得那么大,把头拍得那么小。视觉冲击力甚至不是故意对相机“看到”的一切做陌生化处理。

朴素地记录,时间会在照片中发酵。

猜你喜欢

摄影记者新华社摄影
与人为善的喜鹊
T台救美
相隔40年的中国:变与不变
《新华社烈士传》再版发行
WZW—bewell摄影月赛
最美的摄影
新中国六十华诞大阅兵
摄影42℃展版
对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