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省于微处

2018-11-15薛梅

设计 2018年10期
关键词:产品设计

薛梅

摘要:省于微处是一种东方智慧,省所关注的是内在觉悟,是去繁就简,是突显内涵价值的核心把握。微所传达的则是从细微之处打动人心,是至精至微的创造,是玄览极致的惊艳。所谓良弓不雕,再好的弓箭如若为了美观而加以雕飾,都会消减弓的断面,使其用力时容易折断。所以发现古今器物之美,不但要看其是否具备匠心造物的形式之美,更要从细微处找到合乎其功能与目的的结构之美。这也是现代产品设计的精要所在。

关键词:省于微处 产品设计 结构之美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003-0069(201 8)05-01 1 8-03

引言

省于微处仿如滴水穿石,由一滴开始。那么如何来描述一滴水呢?通透、晶莹,随器而形……水无形而有万形,水无物能容万物;这滴水里饱含着一种独特的生活哲学,以及一种简约朴素的价值观,是回归事物的本来面貌,呈现一种更加自然、纯粹、朴实无华的状态。设计师想把这最小、最纯粹直观的元素放大,让知觉从对一件小事的观察、省悟进而嵌入涌动的思绪,能以不寻常的视角看到细心坚持带来的意念之力……从混沌茫然中找到灵感跳跃的支点——在这个过程中对于传统器物的研习是不可或缺的储备。

二、从细微处用心去观察一方宋砚的结构之美,找到现代产品设计的方法

(一)解构古代器物,感其精微玄妙

在古代,美与技艺是分不开的,传统美术从技艺基础上出发,艺术一定是相当成熟的技艺的产物,而美术则需要特别高超的技艺来表达,除此之外还要有深沉的心灵素养。这高超技艺大多透过器物得以呈现,而器物型制的审美也最能体现一个民族相待自持的心境。所谓器物,简单说来,“物”是指自然天成之物体,物而能容纳承受的叫“器”,“器物”时常连着被通称,凸显了物质与媒材的实用性;器具,是随人而用的器,强调了工具与技巧的开发。但无论如何,“器物”和“器具”,都是环绕于“器”而聚集起来的,都存在于艺术与实用之辩证关系中。

数千年中华文明中,美器不胜枚举,对于突显中国“文人气”最好的表达,莫过于宋砚所呈现出的克制与朴素——方寸构成里轻微的递减,使得整个器物风骨际会。砚石材质经过上亿年的沉积形成了素黑的低调,和以水墨,使之更深,置于案几,其内敛的收脚、下沉的砚池、浅刻的边线、后高前低的倾势雕磨,无不使人于素简的结构线和体面中识读出宋人的用心与趣味。质朴的高古感、清雅沉静,似乎所有的淡定都不及这一方砚石的曲转,然而又该如何汲取这种美并加之运用呢?(如图1)

以一方琴砚为例来分析其尺度感:此琴砚外型长方,长宽比例1:3,前端比末端略窄,砚体呈前高后低之势。这种变化一方面可以增加纵向的视觉延伸感,另一方面可以给水墨回流增加斜度导向。也即,在长、宽基本比例不变的情况下,一端的内收可以产生向上的挺拔和隽秀感;而这种顶平面与侧立面双向的削减,使得一方黑重的长方块,具有了左右对称的外斜边和上下鼓起的侧边,从而减弱了几何形的过于整齐感。砚面刻对称门字线边,上宽边占三分之一,余下陡转为细边线,有了贯通的细节变化一一窄处宽边的稳定和宽处窄线的松弛交织;砚堂平面做了微凸,使视线由下及上同时向两侧游移展抚,让规整的几何张力最大程度幻化出挺括与轻巧兼具的文人气,与背部抄手型制的结合化解了体块重量的呆板。素黑一方砚石,充满耐看的线面细节。

此砚来自几百年前,外观自律严谨,裁切面面兼顾,线条笔直挺括,穷尽清净骨感之气。方正素直的型制,状似危崖高耸,砚面险托崖巅,观之慎行深省。设计师审思,宋文官用此砚具书朝奏、判文,必当时时自省,下笔有戒!文士用此砚著述,亦必小心谨严,常念“文章千古事”,以免遭构后世贻笑!宋砚以素俭著称,不以色相撩人,简约割划,清淡流畅,引人思虑。其轻巧刨切、高耸布陈、修长条置,启人多入空灵玄思,并萌生探究之机趣。体块方圆之转角曲折,线面整平之雕磨,可导入追循“格致诚正修齐治平”之八德,这也是宋儒理学精微玄妙的具体表现啊。这就是大宋巧匠内外兼修所成的器质,亦是中国古代器物之美的典型代表(如图2)。

(二)古代器物中蕴含的现代设计语言

再选一圆形马蹄砚作对比:圆形砚,圆中圆,平面看着是同心,三维空间中内圆下陷形成虚空为池。同一平面内相似,另一立面里有别,在末端同生,向前生长外边线不变,内缘随功能需要向深处剔除,遇到壁厚倒圆角抹掉视觉停顿,在结构线下生成无阻的曲面保持整体的浑然流动。

“现代艺术之父”塞尚认为:举凡自然界之各种复杂物体都能还原成简单之圆锥体、球体、圆柱体等基本几何形。长方形、圆形,作为最基本的图形元素,可以切分组合成各种其他图形,同时是最简化直观的衡量标准。器形周正与否?视觉会在不断的检索中逾矩龙骨,求得一种平衡。视觉的平衡是在一侧有失,在另一侧以其他方式补上,这里面的变化就为设计语言提供了广泛的空间。

(三)情感化设计营造器物的意境之美

自宋砚之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人对美的态度极敏感,而他们的生活中,自士大夫的悠闲、恬静所自然发展出的静观心境,是美感的泉源。艺术的意义不在于美,其目的与宗教一样,是要帮助我们恢复新鲜的知觉,富于情感的吸引力和一种更健全的人生意识。

其实一件美的器物本身就是一首诗,正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描绘的是山中溪涧的淡淡清幽,“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表现的是塞外边疆的萧瑟与豪放,而“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则传达了一股浓浓的乡愁,这些流传千古却依然触动我们心扉的诗句,总令人激动不已。到底是什么打动了我们?这就是用情感营造的诗的意境。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的需求理论,把需求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分成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随着科技的发达与社会的进步,人们不只在意一个东西好不好用,更在乎这个东西是否具有美感?是否具有更多的其他内涵?因此,“情感化设计”在这个时空背景下成为近年来设计的当红议题。“意境”不仅能传达情感,更带给人以美的感动;无论它传达的是优美、壮美、崇高美还是沧桑美。宋砚之美,给观者如诗般的意境,尽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气质。

三、回到现代,透过一套手冲咖啡器皿的设计解析,诠释器物材质与结构之美

(一)仿生设计满足使用者个性化的情感需求

自宋砚之中,人们可以看到匠心对美的敏感,破除凡俗的蔽障,保持質朴的、新鲜的自然情思。随着时代的变迁,品味的标准也在不断的改变,当今时代繁饰精巧的器物美已不再是品味之目标,中产阶级的简单、实用美于焉诞生。除了经济因素,品味亦与精神生活相关联,就如亲手冲泡一杯好咖啡的观感,就是特别需要精神化的细致品味来教养。这种体悟除具外表的形式外,还要有功能性的考虑,满足情感需求,形态仿生的方法就成为一种重要的设计手段。人们会从自然界发现线索,探究那些最细微生命暗示的指引,进而模拟其形态,提取诱因。下面就是一个以自然界中一滴水的形态为设计基础展开的例子,用写意、简约而充满动态感的手法,具备仿生的视觉因素,也承袭了传统器物简约的结构之美(如图3)。

以这套手冲咖啡器皿为例,手冲咖啡萃取滴滤的方式,正是点滴汇集的过程,仿如吊瓶滴壶里的慢动作逐帧播放:一滴滴可以看清每颗的形状,饱满的圆粒带着重力拉长的尾巴停留在半空。而这一刻传递的晶莹,正是这咖啡器具套装所期待表达的气氛一一种静止的流动感。形式的本质,在于传达出超出自身的意义,功能的规划提供了材料与造型的载体。咖啡凝萃滴滤的方式,放大了点滴的过程,与浓香的味道混合在一起,形成滴滴醇厚的特质,而使这种意象凝固于器,亦成为了水滴形状玻璃器皿展盛的透明动势,让形式美的内外边界线在结合与对立的结构美的冲突、倚仗中交织形成。这种意向描述的方式,结合双层玻璃的透明折射光感,既展陈了咖啡的色泽,又便于拿取手握隔热和饮品保温,使咖啡时光能保持相对的热度,获得更好的温热口感。这套手冲咖啡器具的总和特质使一滴水成为了吸引目光的焦点。

据美国流行色彩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表明,人们在挑选商品的时候存在一个“七秒钟定律”: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人们只需七秒钟就可以确定对这些商品是否感兴趣。因此,现代产品设计特别着重产品的创意表现,期以第一印象俘获消费者。

(二)富于情感的比例与线条更具美学韵律

正如伊萨克·牛顿所说的,“自然绝不做徒劳的事情,它每多作一件徒劳的事情,就意味着少供应一些东西。因此,自然满意简化,不喜欢奢侈和浮华”。以一滴水悬空的设想,用了内外两层的结构达成了支撑的空间,上小下大稳定的三角形外框支撑内壁悬空的水滴形式,使稳定与滴落感两相对撞。整瓶身的中心线为长十字,瓶身与喇叭口比例为3:1,似细腰着袭地长裙自然下摆。上仰的瓶口外括,整体在同一条轴线上旋转吹制成型。为了导流和突破一条轴线的单调,将口沿处做了斜切,似马蹄莲般绽放。

在这次手冲咖啡器具的设计过程中,造型的推敲得益于设计师多年的造型实践与磨制砚台、研习书法的领悟。古典美学的核心准则是和谐与匀称,从而推定出器物的“黄金比例”关系。比例和美的关系理论最初起源于音乐,所以大自然的奥秘、和谐和匀称是科学、也是美。这也就是这套咖啡器具基础元素取自大自然中一滴水的形态的缘起。它与古典美有着一脉相承的审美基础。中国传统艺术既重视比例,也更强调直觉感受与研习。此外,西方的几何造形与中国的有机造形、线条的表现方式,也成为极大反差。就意境表现而言,中国的传统形式有着更多的不确定性,可以赋予更多的想象空间。就像中国书法的创作必须在下笔的一瞬间创造出线条、决定出比例,以及建构出笔画间的抽象结构关系。并且,不一定要遵从最和谐的比例或最顺畅的线条,画龙点睛的变异赋予作品更多的变化与感情要素。赫伯特·里德(HerbertRead 1951)指出,“我们知道诗词如果完全遵守韵律,将变得单调不可忍受。诗人因此自作主张,改变韵律……”同样的,在造形艺术中,某种既存于世界架构中的几何比例,往往成为艺术上细微变异的出发点和准绳。至于艺术偏离常规会有多远,这和诗人在韵律和节奏上所采取的变异一样,完全取决于艺术家本人的直觉和感受。”当然对器物来说,这种意境的塑造还与其材质的选用和制作工艺的精良息息相关(如图4)。

(三)精选材质加之精良工艺令器物功用与轻巧得以融为一体

这套咖啡器具所采用的高硼硅玻璃耐温差骤变、透度高、性能稳定,作为手工玻璃制品被广泛采用,半手工半模具的灯工吹制方式,使玻璃成型有独特的生产方法。此咖啡套装器皿选用了耐热系数3_3的优材,主要结构分两次热熔焊接在一起,三角锥形外层的管壁和水滴形内层分别加工,采用壁厚为正负1.8mm和1.2mm的玻璃管,以同心旋转火枪测烧的方式,使玻璃管遇热后,按照模具尺寸逐渐成型。一般两层相套合的结构都是外口要比内胆大些,从口部直接放入后,内外口相套合热熔一次即可,工艺相对简单易操作。因此这锥形双层瓶喇叭口的方案着实做了些新的尝试与突破,瓶口衔接需要热熔两次,为了衔接处保持内外套合完整及光滑美观兼顾,需要模具精准及操作工艺师的高度熟练(如图5)。

为了配合套装整体的气质,双层小杯内胆也是饱满的滴落状,作为水滴概念的延伸设计。相比咖啡瓶,小杯工艺难度就降低了很多,属于常规的产品生产。满杯100ml的要求,限定了基本的直径尺寸。还有起到盛装、展陈功能的托盘,选用了橡胶木——木性稳定,且具有淡淡的纹理。整木双面雕刻而成,充分配合水滴上小下大的形态,为微观的放大起到了烘托强化之效。另外,在内壁与底面倒角处设计了8mm半径,产生的弧形过渡仿似砚池的抹角处理方式,使器物转折处坚固连贯,并易于清洗不留垢;在背面起高收边,留出手拿的空隙,因此功用与轻巧得以融为一体。

(四)产品设计的写意手法呈现出器物最新鲜的生命力形态

整套手冲咖啡器具给予用户的想象空间是意境营造的另外一个重点,古人有云“言有尽而意无穷”。又说“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中国绘画也强调诗意,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画家们透过“写意”与“留白”的手法,成功地传达了诗的意境。一个优秀的产品设计师在展开每一件产品的设计构想时,其灵感可能就来自于最平凡的生活经验,通过反复多次的构思,将灵感转化成诗意的表达,而这一转化的核心,将会是最新鲜的生命力形态(如图6)。

(五)美的器物应同时具备形式与功能的和谐

日本的民艺运动领袖柳宗悦(1941)指出,“近代的人们所犯的一大错误,就是把美局限于看的世界,而对在用的世界中体现美却不着意”。的确,就器物而言,良好的实用机能让使用过程充满着愉悦的感受,体现审美的情趣。设计师曾做过调查,咖啡师对咖啡器具的要求最重视的还是功能。因此,虽然已经不是机能主义当道的时代,但一套实用的咖啡器具,好用与否仍然是应该关注的设计重点。这套咖啡器具在各个功能面上,都经过咖啡师实际体验认可。形式感是抽象的,合乎于感官和谐与功用体悟是具体的,要求顺合于自然的逻辑。两者加起来便是美的感性与理性的本质,是被公认的美的范畴。四、好的器物能被重新组合与定义,展现出强调自我价值的生活美学

(一)被重新组合与定义的美好器物

人眼中的具象的生活器物,其实本身是抽象的,像是瓶子是由许多抽象的元素——颜色、材质、形态所构成的。而设计正是籍由观察与重复描绘生活中简单平凡却抽象的事物,以重新定义一般人所认知与习惯的世界与生活。也就是通过对象之间的差异、组合和对话,让抽象的元素构成重新界定出具有自我价值的生活美学,生发出特有的气质。

(二)对一件器物的美感体会是一种生命本能

無论是宋砚还是手冲咖啡器皿,从器物角度而言,美感源自对材质和结构的精心选择,会让我们觉得这件器物好看且实用。实用是一件器物的本来价值,好看是一件器物的附加价值,也就是精神价值,形而上的。这种精神价值存在的目的是使人愉快。所以藉由精神来认知物质,物质为传达精神的意涵和符码语言形式。对精神之最高认识同时就是自我认识,所以美是基于生命的需要,人体的各种感官所产生的感觉,都是人类生命的直接反应,因此对美感的体会是一种生命本能。人类为自己所创造的社会化中,为维持生命的各种价值,使生命在生活的过程中,得以用美来支撑。

结语

“省”字的古汉语本义是:察看,亦有减少、精简、节约、免除、检查、明白、省悟之意,在甲骨文中,其造字本义:静心冥想内视,观照自我本性。“省”在古籍中最常用法是表示深刻的洞察。“微”的原字形像一个人用梳子在梳理长发的样子。头发是很细微又很美妙的,所以本义是“妙也”(《说文》)。也可看作是“美”的初文。后常被用指“微小”义,如《诗经》“遵彼微行”,“微行”即小径。

省于微处能让我们洞察到不同器物材质与结构之间特有的联系,这往往投射着创作者的生活态度及对自然的敬畏。当材质与光线或者身体产生对话的时候,经由视觉与触觉,可以传达出原生的力量与创作的意识,若能以抽丝剥茧的方式去体察,整理层层信息并建立直觉和多因素评价的体系,把外在结构、材质、功能、形式等与内在意趣反复多点交汇,经由自身审美积淀的建构,找到结构框架的语言之美。

设计师通过对传统器物的研习、现代器物的设计研发,以及多年美学素养的沉淀,让我们知道,省于微处能帮助我们秉持敏锐的直觉与判断,从自然中生发出静观的心境,作为想象力的源泉,使设计感悟成为一种习惯,一种人人追求的审美意识。使美为人类尊严之所系,内在生命之泉源,历史文明之基点。这就是设计师为什么要透过剖析古今器物来论述美的主要原因。

猜你喜欢

产品设计
响堂山石窟忍冬纹在旅游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基于映射理论的宁化长征出发纪念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
基于意象思维的瓷画龙江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研究
档案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与开发研究
“彭大将军”文化创意产品设计
作品赏析(1)
绳结文创产品设计作品选
《长沙茶馆文创产品设计》
青花·木 产品设计
腰椎穿刺定位仪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