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翻译能力培养

2018-11-15朱琳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39期
关键词:翻译能力大学英语教学

【摘要】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对外合作与交流日益频繁,对国际化人才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着力提升学生的翻译能力,掌握对外交流的本领,从而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进而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学生翻译能力培养的路径,以期培养出高质量的英语专业人才。

【关键词】大学英语 教学 翻译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9-0113-02

翻译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高质量的英语人才。另外,随着我国对外合作与交流的不断扩大,英语翻译能力在当今社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提升大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是当前高校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就当前我国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来看,还存在许多问题,学生的翻译能力普遍不高,需要在今后的英语教学中进一步完善。

一、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翻译教学缺乏整体规划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英语教学改革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当前高校英语教学更多地关注学生听、说、读、写方面的能力,英语教师也往往是按教材讲解,没有对翻译教学进行整体规划,忽视了对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缺乏对翻译内容的讲解和训练,致使学生翻译能力无法提高。同时学生在升入高年级后,基本不再设置英语课程,从而使学生英语翻译的学习中断,也不利于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

(二)对翻译理论的学习缺乏系统性

当前大学生在英语翻译过程中,往往翻译生硬,缺乏系统的翻译理论的学习,仅满足于将单词意思翻译出来,完成英汉间的互译。虽然单词是句子组成的基本单位,但是仅仅将单词的意思罗列堆积出来,仍然无法准确地进行英语翻译。翻译理論集合了语言学、文学、心理学、哲学和教育学等多门学科,不仅讲究翻译的准确性、连贯性,还应符合人们的心理,易于接受。学习和掌握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对提高大学生的翻译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因此,缺乏系统的翻译理论知识已成为制约大学生翻译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

(三)对中西文化背景了解不深入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通过语言使得文化得以传播和发展,而翻译是不同语言之间进行转换的过程,因此翻译不仅会涉及到语言,还会涉及到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因此学习英语首先就要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脱离文化背景谈语言,语言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应结合英语国家的相关文化,这样才能保证翻译的准确性。但当前英语教学中往往忽视对文化背景的学习,致使学生只能按照汉语的习惯和思维生搬硬套,翻译能力自然也无法提升。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翻译能力培养路径

(一)强化对学生翻译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

要提升大学生英语翻译能力,首先需要提升英语教师对学生翻译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帮助学生转变观念,翻译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和英语文化进行对话交流的途径之一,必须引起重视,因此需要教师合理安排英语课程,将翻译理论和翻译知识的学习与实践贯穿大学英文课程教学当中,提升英语教学水平。其次,高校可以多举办相关的翻译活动,如举办翻译比赛,提升学生翻译学习的积极性。也可以让学生排演英语话剧,学生通过识记英语话剧台词,从而了解在特定语境中的翻译技巧和方法,拓宽学生视野,加强对学生英语翻译能力的培养。

(二)提升翻译教学的系统性

系统的翻译理论学习有助于学生翻译能力的提升,因此,高校英语教师首先应提升自己的翻译理论水平,进而在教学中,有重点、有层级地将翻译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翻译理论框架,并将理论知识内化吸收,通过翻译实践活动,检验学习效果,提升翻译水平和英语能力。教师可以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先让学生进行一些基本常识的翻译,明确翻译的标准和基本原则,在学生掌握翻译的基本技巧后,逐步提高学生的翻译速度,从而促进学生翻译能力的提升。

(三)加强对中西文化背景的学习

翻译是不同语言间的转化活动,其不单是文字上的对应翻译,更是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文化和思想的交流与传递。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加强对中西文化背景的学习,这样才能更了解英语国家的语言和思维习惯。英美文学名著和影视作品等可以作为很好的教学资源,对了解西方英语国家的文化和历史发展等非常有帮助。在对文本进行翻译时,能够保留其文化特色和英语表达习惯,有利于不同民族间的文化和语言相互融合,从而使译文与原文本的语用等效,更好地促进不同文化和语言间的交流和沟通,提升学生的翻译能力。

三、结语

翻译能力的培养检验的是学生英语学习的综合能力和文化素养,因此提升学生的翻译能力,对练就过硬的英语水平和培养高素质英语人才非常有益,适应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钱春花.翻译能力构成要素及其驱动关系分析[J].外语界,2012(03):59-65.

作者简介:

朱琳(1974年4月-),女,汉族, 云南镇雄人,大学本科,高校讲师,党总支副书记, 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猜你喜欢

翻译能力大学英语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PACTE翻译能力模型视角下的工程设计翻译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