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中学格律诗教学策略

2018-11-15计艺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39期
关键词:格律诗中学教学策略

计艺

【摘要】格律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代表,也是古典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中学生正处于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发展的关键时期,在中学阶段学习格律诗,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和文学素养。在新课改推动下,格律诗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也被提高到了新的高度。文章以新课改为背景,就中学格律诗教学提出了几点策略。

【关键词】中学 格律诗 教学策略

【基金项目】课题名称:中学格律诗教学方法探究,课题编号:JKS80397。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9-0040-01

格律诗是成型于唐代的一种诗歌体裁,格律诗主要分律诗和绝句两种,按照字数,格律诗又被分为七言和五言。格律诗具有结构对称、句法严谨、韵味优美等特点,中学语文教材中收录了许多文质兼美的格律诗,格律诗教学在学生审美情感和文学素养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不过,受多种因素影响,中学诗歌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如教学手法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格律诗教学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要实施积极的教学策略。那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该如何进行格律诗教学呢?笔者认为,重点要做好以下几点:

1.注重诵读,以阅读促进理解

格律诗最大的特点是语言凝练、声韵和谐,格律诗属于古诗词的一种,关于古诗词学习,俗话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句话说的就是背诵在古诗词学习中的重要性。关于这一点,叶圣陶先生也说过:“读得其法,才能理解作者在写什么,与作者心灵相通”。由此可知,在古诗词学习中,诵读和背诵是非常重要的。同样,在中学格律诗教学,教师也要从诵读入手,做好诵读指导,开展格律诗诵读训练,让学生在有感情的朗读的基础上了解格律诗的思想情感,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和魅力。如在学习李商隐的七绝《夜雨寄北》时,让学生熟练流畅地背诵诗歌,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主旨,体会诗歌意境,是本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整体来看,本堂课的几个小的教学目标无论是理解诗歌主旨还是诗歌意境体会,都与诗歌背诵有着密切关联。所以,在学习这首诗时,教师首先要让大家朗诵、熟读、背诵这首诗,并要求学生在朗读和背诵诗歌时注意诗歌停顿的节奏、韵律和平仄搭配,争取让学生在朗读和背诵的同时就能准确读出诗的节奏、韵律和音调,充分感受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然后才是在诵读的基础上,分析诗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而有了诵读这个基础,学生也能很快进入诗的意境,与诗人产生情感共鸣。

2.创设情境,发掘诗的精髓

古诗词是我国古典文化的精髓,古诗词最善长创造意境。关于古诗词的意境,王国维在《人间词话》做出了生动的诠释:古诗词具有物我两忘、情景交融的特点,“意”与“境”是平行、并列的两个文学要素,它们可以分开来讲,但是在古诗词中,意和境是交融的。古诗词的意境也赋予了它极强的可观性,所以,在古诗学习中,意境剖析和感受至关重要。但是,中学生由于鉴赏、理解能力有限,加上一些古诗意境朦胧、意象复杂,所以在古诗教学中,意境剖析历来是格律诗教学的难点。要想强化格律诗教学效果,教师必须要创设良好的诗歌意境,让学生在特定情境中感受格律诗的内涵和情趣。如在学习陆游的《游山西村》时,这首诗以丰收之年的乡间气象和热情好客的农家为描述对象,表达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为了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在丰收年景,热情的农家用腊酒、佳肴款待客人的场景,展现诗歌所描述的山峦重叠、水道弯弯的乡间美景,同时结合诗中的一些字词柳暗花明、萧鼓等分析诗歌所渲染的欢悦、宁静的气象,让学生真实感受诗人在诗中所描述的秀美风光和和谐民俗,让学生在脑海里构建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体会诗歌恬淡、雋永的意境。

3.适度留白,加强积累

无论是在中国诗歌还是在书画创作中,留白都是一个重要的技法。如中国画讲究虚实相生,而虚实相生最讲究留白和以白当黑。格律诗与书画一样,在意象安排方面也非常讲究跳脱和留白。如果在格律诗创作中,各种意象安排的满满当当,反而会让人有压迫感。所以有人说,诗歌留白反而能给欣赏者提供更大的想象空间。在古诗词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让学生有探究和享受古诗词魅力的机会,教师也要适度留白,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中形成独到的见解,感受古诗词的美妙。此外,教师还要重视诗词积累,让学生在课外时间去熟读、背诵更多的格律诗,以促使学生在积累的基础上,实现知识质变。如在学习王维的《使至塞上》这首诗时,在讲述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一句时,教师不妨留出时间,让学生自己想一下,为何诗人笔下的烟是直的?你以为这个字用哪个字可以替代?这里的留白可以让可教学变得余味无穷,可以让学生从更深的层次感受诗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为了丰富学生的知识,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外时间收集、背诵一些优秀的边塞诗,如王昌龄的《从军行》、王翰的《凉州词》、李白的《塞下曲》等,或者写古诗词读后感。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诗词积累,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综上所述,中学格律诗教学具有其特殊性。教师在格律诗教学中,只有重视诵读,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才能充分展现格律诗的魅力,实现培养学生欣赏品味和文学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万子文.中学格律诗教学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8.

[2]龙伟云.中学古诗词教学的思考与探索[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03):80+104.

[3]吴尚东.浅谈新课标背景下的中学古诗词教学[J].中等职业教育,2010(12):42-43.

猜你喜欢

格律诗中学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在多解中学创新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自由诗与格律诗之间
用典与格律诗创作
从关联翻译理论看汉语格律诗英译中形式的趋同*——以《春望》三个译本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