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热爱和平的力量来自哪里

2018-11-15乔化永

关键词:战争生命

乔化永

打开苏教版语文教材必修二,第一个专是“珍爱生命”第二个专题是“和平的折裤”。两个专题逻辑上很是严密,一气贯通,、这恐怕是教材编写者的用心所在一一没有对生命的本质的理解,没有对生命的敬畏,怎么会对和平有祈祷之情?肖洛霍《的小说一个人的遭遇》为何能当“和平的祈祷”的重任?它为什么会产生激发读者对和平的热爱之情的艺术魅力?

这是一个“人”

“一个人”,作品中指索科洛夫,这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他早年参军、不久大饥荒夺去其父母生命,二战期间参加卫国战争,被俘集中营,然后逃离,回到了自己的队伍。教材上节选的故事正是从此开始的。索科洛夫,从青年到中年,饱受战争的摧残,可贵的是,他仍然是一个“人”,他有清醒的自我意识。这从选文开篇就能讀出来。“我出来的时候,激动极了,因为两年来没有受到过人的待遇。”索科洛夫激动,因为他所珍视的“人”的待遇。面对首长,索科洛夫“头好一阵习惯成自然地缩在肩膀里”,但索科洛夫意识到那是不自然的行为,那是被法西斯摧残扭曲的行为,那是违背一个人正常的意愿的!索科洛夫之所以为人的本质特征并没有变。他热爱自由,认为人与人之间应当平等,人有避免恐惧的自由。这是一个永远拒绝“非人”状态的人,水远都不服从“非人”力量的人。他是俄罗斯民族不朽的精神代表,也是人类不屈精神的象征。这篇小说展示的是一个自我生命意识极强的人,他激发读者热爱生命本身,热爱自我,进而爱他人爱世界。

几次厉害的震荡

“遭遇”,在作品中不妨理解成索科洛夫内心所遭受的震荡。节选的作品写了三次震荡,这三大震荡组合在一起,构成了索科洛夫的独特的生命悲剧。说它独特,因为它照亮了读者的生命境界,使读者感受到战争的狰狞可恶与生命的可爱,引导读者纯然向善。鲁迅先生说,悲剧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就这篇小说来说,这个定义显然不够准确。索科洛夫的人生无疑是悲剧的,但他生命中有价值的东西并没有全部被毁灭,相反,在狰狞的外部力量面前,在毁灭人的现实面前,他的生命不断生长,没有停止爱,他用爱对抗恶,战胜恶。对自己生命的珍惜,对他人的生命的爱,对人类不可遏止的爱!

索科洛夫回到自己的队伍后的第一次“震荡”发生在得知妻子伊琳娜和两个女儿在一次德军飞机轰炸中,被炸死了之后。小说中、这一次“震荡”被写到了极致,极具艺术的张力。索科洛夫收到宣布噩耗的信时“眼前一片黑,心缩成一团,怎么也松不开来。”但他同时想到“但愿老天爷不要让人家也收到这样的信”。索科洛夫推己及人,真诚而博大。作品写到索科洛夫想到了以前跟妻子告别的情景,写到了在俘房营梦中一次次见到了妻儿。这两个情节算是在索科洛夫内心震荡之后的第一次“余震”,从时间上看,这些情节是插叙,是虚写,丰富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使得作品更为厚实,使得作品多了一个波折。肖洛霍夫不愧是文学大家,紧接着作品写到索科洛夫来到被炸的地方一一曾经是他们的家!作品这样描述这个“家”的:“一个很深的弹坑,灌满了黄浊的水,周野草长得齐腰高……一片荒凉,像坟地一样寂静。”索科洛夫感到“穿心的悲痛”。这是第二次。作者用笔极为俭省,意蕴极为深厚。战争毁灭了家园,毁灭了生命,夺走了和平与温暖,留下了冰冷与凄凉,伤害着活着的人。作品这样一波三折写索科洛夫回到家园后的第一次遭受的震荡,就这样直通读者的心灵深处,促使读者自然而然地深思战争与生命的关系。

“不过,过了三个月,我又像太阳从乌云里出来那样喜气洋洋啦:阿拿多里找到了。”得知儿子获得大尉的称号还获得六次勋章和奖章,索科洛夫无比骄做,生命的激情再次燃烧,他从失去亲人的阴霾中冲出,再次看到了阳光。他常常做着老头儿的梦想:给儿子娶媳妇,自己就在小夫妻那儿,干干木匠活,抱抱孙子。但这一梦想很快被打破:阿拿多里被德国狙击兵打死了一一索科洛夫经历第二次心灵的震荡。与第一次侧面描写不同,这一次是正面描写。作品正面描写躺在棺材里的阿拿多里呈现对索科洛夫的冲击:“我走到棺材旁边。我的儿子躺在里面,可他已经不是我的啦。我的儿子是个肩膀狭窄、脖子细长、喉结很尖的男孩子,总是笑嘻嘻的:但现在躺着的,却是一个年轻漂亮、肩膀宽的男人,眼睛半开半闭,仿佛不在看我,而望着我所不知道的很远的地方。只有嘴唇角上仍旧保存着的一丝笑意,让我认出他就是我的儿子小多里一一”这一段文字中值得注意的是“总是笑嘻嘻的”“年轻漂亮”“嘴唇角上仍旧保存着的一丝笑意”这些文字。生命的可爱,一同被战争给毁了。这种伤痛穿透了索科洛夫的心,“在远离故乡的德国土地上,埋葬了自己最后的欢乐和希望”,也给读者以灵魂的震撼。索科洛夫在复员以后,问自己“上哪儿去呢”?读者读到这个地方,自然也会想这样一个问题:战争让我们上哪儿去呢?这第三次心灵震荡,同样写得一波三折,索科洛夫由喜气洋洋到悲痛欲绝,似乎来得太快了,几乎还没来得及享受久违的阳光,乌云带雨泼来。然而,这一切并没有让索科洛夫用恨代替爱,索科洛夫所见的仍然是被毁灭生命的美丽。这也是肖洛霍夫笔力深厚无极的地方。对和平的渴望来自于爱,而不是来自于恨。

失去自己的儿子之后,索科洛夫“上哪儿去呢"?他来到了自己的一位老朋友家,继而认识了一个流落的孤儿凡尼亚,并且认他做儿子一一索科洛夫经历第三次心灵震荡。我们读这一部分的时候,应该注意下面这几个地方。第一处:“他那么惹我喜爱,说也奇怪,从此我就开始在想念他了,开了长途归来,总是急于想看到他。”索科洛夫跟凡尼亚的偶然相遇,竟然喜欢上了他,源于什么?不能遏止的爱,索科洛夫不能停止爱,想明白这一点,也就不感到奇怪了。索科洛夫得知凡尼亚的身世之后,打定主意认他做儿子。这是第二处值得注意的地方。这一处值得注意的是对索科洛夫的心理描写:“我眼他睡一块儿,好久以来头一次很安宁地瞬去了。不过夜里却起来了三次。我一觉醒来,看到他睡在我的胳肢窝下,好像一只麻雀栖在屋檐下,我的心里快乐极了,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夜里,他睡熟了,我一会儿摸摸他的身体,一会儿闻闻他的头发,我的心就轻松了,变软了,要不它简直要被忧伤压得像石头一样了……”只有爱能给索科洛夫心灵以安慰,才能平衡索科洛夫震荡不已的心。尽管如此,索科洛夫“夜里醒来,整个枕头总是给泪水浸透了…”这是第三处值得注意的文字。索科洛夫心灵遭受震荡,很难完全平衡,这是作品的真实所在。肖洛夫没有把人物的情感简单化,而是极力写出人性本真的一面,使得作品具有穿透人心穿越时代的艺术魅力。

小说三个部分从不同层面写出了索科洛夫的人生遭遇、战争始终作为其背景,作品几乎把所的笔墨都给了“人”。这正是这篇小说极为成功的地方。人类对和平的析祷贯穿了人类整个的历史,然而只有少数大家才具备反思战争的智慧,肖洛霍夫正是其中的一员。人不是战争的背景,不是战争的工具,战争中的人才是文学的目的。也只有把发现人的本质,并且给人類以镜鉴,其价值指向未来的文学作品才称得上一流的作品。《一个人的遭遇》这篇作品,虽是节选,但极尽层次极尽曲折地发现了人的价值。索科洛夫从集中营中逃出,那是逃离非人的地狱,是追求自由,是珍爱生命;家人在战争中相继死去,那是对索科洛夫的摧残,是战争对人类的毁灭,索科洛夫在这样的现实面前,没有失去作为人的本质,没有让恨侵占他的灵魂;凡尼亚就是索科落夫的希望所在,是其爱的灵魂寓所,是其失去了爱的寄托之后的避难所,或许也代表了人类的希望。这部作品是索科洛夫灵魂震荡的作品,也是令读者心灵震荡的作品,恐怕也是人类在战争中发现自我的本质的作品。

学法指导

外国文学作品向来是许多中学生望而却步的。但好的文学作品,一定是世界的,我们要想没取人类文化的精髓,就必须克服阅读的畏难心理、恐惧心理。鲁迅先生曾地说,不读中国书,大不了不会写文章,一定要读点外国书。他自己曾说自己读中国书读多了,就感到精神上沉下去沉下去读了外国书,就总觉得想做点事。先生的意思再明白不过:读外国书有助于我们长精神。长什么精神呢?对生命的本质的认知,对人类精神本质的了解,对自由,对权利,对平等,对正义的热爱等。这些部是经典的文学作品可以给我们的人文精神。读书,其实常常是人格的自我完善途径。在这个完善过程中,我们不能期望过于轻松。

外国文学巨著,因为来自异域,跟我们的文化有隔膜,理解起来有困难,这个困难常常因为我们固化的文化心理,这种固化的心理模式阻碍我们准确理解来自异域的文化,因为我们常常只认同那些我们跟我们的文化心理同构的东西,然而这也常常导致我们狭隘封闭,文化心理狭小。相反,如果我们能够沉下心来,披文入情,发现那些跟我们的文化心理不同的地方,就一定能成长精神,开阔视野。

肖洛霍夫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一个人的遭遇》是其重要的代表作品,其蕴含的人文思想并非一目了然。中学生如果感觉一目了然,那多半可能是误解。作者对索科洛夫的每一次“遭遇”的写法都不同,同学们特别要注意把它跟自己阅读国内的类似的文学作品做一些比较,注意思考其中写法上的不同,进而思考内涌上的差异,发现其真正的价值所在。在阅读过程中,注意一以贯之,循着某条主线研读下去,而不是简单地被情节牵引,买椟还珠。

披文入情,也不限于就节选部分细读。还是要尽可能阅读《一个人的遭遇》的其他部分,以获得整体的感受。我甚至认为还可以把作家的另一部巨著《静静的顿河》也读一遍一一

因为作家的创作思想与艺术特点是统一在他的代表作中的,没有相当的阅读量难以深入理解所得。这样“技文入情”,由点及面,恐怕才能真正有所发现。总之,披文入情,要有研究的意识,带着问題探究的意识,披文入情不是简单的接受的过程,而是创造与发现之旅,是自我精神品质的提升过程。

猜你喜欢

战争生命
从地里冒出来的生命
象牙战争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体内的战争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奶奶说“战争”
战争催生的武器
震撼瞬间:怒放的生命
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