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生态文明建设40年发展历程及实现路径
2018-11-15罗永红
罗永红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经历了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环境发展同步进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协调统一的理念,到可持续科学发展观和倡导建设资源节约型以及环境友好型社会,再到倡导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历程。回顾40年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历程,总结经验和教训,对在新时代不断开创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40年生态文明建设历程
(一)环境污染蔓延和保护制度建设时期(1978年-1992年)
1978年,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经济发展由此驶上高速增长轨道,迎来了长达30多年的高速增长期,同时也迎来了环境污染的蔓延。
茫崖石棉矿地处柴达木西部,1958年开采以来,随着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和矿区人口不断增加,生产工区和居民区连接在一起。矿区有10多个采矿队,建有20多个选矿厂,其中除原国家建材局石棉矿开采自动化程度较高,选矿工艺、除尘设备较先进,生产环境及粉尘排放基本达到国家标准外,其余厂家设备简陋、无除尘设备或除尘设备严重损坏、采选工艺较原始(系干采法),生产中排放棉尘,矿区被笼罩在白色粉尘之中,生产车间相隔两米不见人,地表层常落有一层白灰色的石棉粉尘,厚达1-3厘米。1984年,据茫崖石棉矿统计,矿区每年排放棉尘900吨,由于矿区每年大风天数达100多天,风起时棉尘随风飘扬,如雪花柳絮,遮天蔽日。居民家中门窗常年紧闭,生活在这里的居民,健康受到棉尘的严重危害。据《茫崖行政区志》记载,有关部门对茫崖矿区的几个污染点进行监测时,发现有2个点大气飘尘含量超标2000倍,3个点超标500-1000倍,面积约18平方公里,12个点超标100-499倍。据全国石棉行业劳动卫生及职业病协作组、北京医科大学、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中日友好医院等单位组成的联合调查组调查资料显示,1992年,茫崖矿区患“石棉肺”病的职工占总人数的4.59%,疑似患者占9.29%。在80名受检儿童中,“石棉肺”病的可疑患者占7.85%。茫崖石棉矿职工平均死亡年龄为47.66岁,比全国人均寿命低15至20岁。由于受高原缺氧和石棉粉尘的双重影响,30岁以下青壮年肺功能低下,血压及血红蛋白与正常值偏差,健康状况到了令人震惊的地步。
1979年,《环境保护法》正式颁布,标志着中国环境保护开始迈上法制轨道。环境保护的理论体系、制度政策体系、法律法规体系和管理体制开始形成;1982年,国家设立“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内设环保局;1988年,环保局从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分离出来,建立了直属国务院的“国家环保局”。以后的环保总局、环境保护部、生态环境部都是在这个基础上的延伸和发展;1983年,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环境保护被确立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1989年,在第三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提出了环境保护三大政策和八项管理制度;1989年,对《环境保护法》作了修订。同期,还陆续制定并颁布了污染防治方面的各单项法律和标准,初步构成了一个环境保护的法律框架;1992年,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二)环境污染加剧和规模治理时期(1993年-2001年)
1993年,是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一年,也是环境污染加剧和规模治理时期,是以总量控制为核心的环境保护制度开始落实和完善的时期。
可鲁克湖——托素湖湿地生态区在柴达木盆地的东部,怀头他拉草原上有两个一大一小,美丽恬静的湖泊,名叫可鲁克湖和托素湖。它们就像是两面熠熠闪亮的巨大宝镜,镶嵌在浩瀚的戈壁、茫茫的草原之间。修建青藏鐵路和315国道时,横穿德令哈市可鲁克湖——托素湖生态区。《青海省志·铁路交通志》记载:1954年,修筑莫河至德令哈段,完成“退水路面”2100米。这无疑是在破坏自然湿地。当时,德令哈至连湖段戈壁站以西沼泽湿地路基共3段,长29.8公里,施工方法是先铲除地表草皮盐壳,碾压密实后挖运砂、砾石等填筑路基下部及护道。采用这种既不绕避,又无桥路的方案施工,使路基切割了地表径流对湿地水资源的补充,打破了湿地生态系统平衡,导致湿地萎缩,进而影响其生态功能和作用的发挥。
为保护鲁克湖——托素湖“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2000年5月,成立了可鲁克湖——托素湖省级自然保护区,面积4.11万公顷。保护对象为可鲁克湖、托素湖及其周边湿地,巴音河及下游沼泽湿地,保护区内珍稀的鸟类和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保护区特有的鱼类资源。此外,在青藏铁路厚日至连湖段119公里的铁路两侧,目前还造有林地287.39公顷,现在已成为德令哈市的重点旅游景区。
(三)环境污染得到遏制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时期(2002年-2012年)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强调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能忽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提出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十七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并把它放在了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同等重要的地位。
青海把生态保护和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全省上下对青海生态地位的认识更加清晰。确立了生态建设在全局中的战略地位: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下,青海真正能为全国发展作出的最大贡献,就是保护和建设好这里独特的生态环境,这也是青海能够在全国立得住、打得响的区域品牌。基于此,青海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前提条件,摆在优先的战略位置上。2006年,取消了三江源地区GDP考核,不再提工业化口号。2007年,提出了生态立省战略,使保护生态成为全省首要任务。同时,初步建立了新型绿色考评机制,有效激发了各级政府保护生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这一时期,柴达木盆地在工业开发中任意堆放矿渣现象得到遏制,大部分企业采取集中堆放,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呈下降趋势,尤其是设立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以来,上游企业的废弃物成为下游企业的原料。
(四)全面深度治理污染和生态文明建设时期(2013年至今)
“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并将其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确立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阐述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构成、改革方向及重点任务。十八届四中全会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了法治化轨道。提出要: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立有效约束开发行为和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生态文明法律制度,强化生产者环境保护的法律责任,大幅度提高违法成本。
青海开始全面用制度来守护绿水青山。《青海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正式实施,根据规划,青海省国土面积近90%被列入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构建了《青海省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总体方案》等一系列生态文明制度体系;2014年11月,青海省列入国家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2015年,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提出:要坚持保护优先,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这个定位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肯定;2017年5月,青海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明确目标: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要以建设生态大省、生态强省为主攻方向,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引领,以建设三江源国家公园为重点,以生态功能提升、资源节约提效、环境治理提质、国土绿化提速、生态制度构建五大行动为载体,努力开创生态保护建设新局面。
“十八大”以来,海西州深度践行“抓生态就是抓发展”理念,州县两级财政累计安排环保专项资金7亿元,解决了一批长期未能解决的突出环境问题。格尔木市、德令哈市,以及大柴旦地区工业园循环化改造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出台海西新环保十三条措施,划定祁连山生态保护红线,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成效显著。万元GDP能耗下降1.6%,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14.7%。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75%,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8%。德令哈市空气质量优良率94.1%。木里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明显,矿区植被恢复好转面积33.5平方公里。成功申报6家省级和7家州级绿色矿山,格尔木和大柴旦以及都兰列入国家级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立环保“四员”工作机制,全面推行州、县、乡、村四级河湖长制。
原污染大户茫崖石棉矿被改制为国有独资的青海创安有限公司,系国家大型石棉采选联合企业,是石棉的专业生产厂家和供应商。2017年,该公司投入资金1800余万元开展环境整治。进行了粉尘及物料堆整治、矿区废墟平整和有纪念意义的建筑遗址保护和生产生活环境综合治理。关停了热电厂及第四选矿厂,對第一、第三选矿厂开展尘室空气处理等技术改造,矿区生产环境得到极大改善,生产区和尾矿区过去粉尘飞扬的状况已经成为历史。企业完成尾矿库挡土墙及矿区周边环境治理工作,下一步还要投资9500多万元建设挡风抑尘墙项目等。
海西州以“生态立州”为目标,把防沙治沙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抓手,在全省率先推行禁牧、休牧和划区轮牧政策,大力推进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全州生态状况得到持续明显改善。都兰县实施的柴达木高海拔沙地综合治理试验示范基地项目、柴达木乡土灌木树种驯化繁育及示范造林技术项目的成功,为柴达木沙漠化地区林业建设探索出一条新途径。项目现已建立荒漠化造林、抗旱造林等科技推广示范点4处,形成了州、县、乡三级林业技术推广体系。
目前,海西州荒漠化土地面积较2009年减少2.82万公顷,国家重点公益林面积较2009年增加29.64万公顷,实现了林地面积和森林覆盖率双增长、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双减少。全州森林面积新增9万亩,沙化土地面积缩减14.3万亩。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路径
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路径是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建设之中。融入到经济建设,就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绿色发展;融入到政治建设,就要求建立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十九大”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地保证;融入到社会建设,就要求推进绿色生活方式;融入到文化建设,就要求树立正确的绿色价值观念,形成全面性生态文明建设体系。
本文仅就生态文明建设如何融入经济建设做一探讨。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推进绿色发展,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这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指明了发展路径。绿色发展是在传统发展基础上的一种模式创新,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的约束条件下,将环境保护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支柱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绿色发展理念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价值取向,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基本抓手。绿色发展就是对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的高度概括。
(一)绿色经济
1.生态产业。一是生态工业。如昆仑山雪山矿泉水,来自青藏高原海拔6000米昆仑雪山,常年冰雪覆盖,无污染。雪山上的积雪慢慢融化,渗入地下岩层,经过50年以上的过滤和矿化,成为珍贵的雪山矿泉水。二是生态农牧业。省十三次党代会明确,全省要加强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科技园建设,建设粮油,果蔬,以及畜禽养殖和沙棘、枸杞“四个百亿元”产业。柴达木特色生物资源非常丰富,如沙生植物,蒙、藏药材,枸杞、藜麦,以及生态畜牧业发展势头良好。州十二次党代会提出,要打造千亿元特色生物产业集群。当前,枸杞、藜麦以及福牛为重点的生态畜牧业等特色生物产业初具规模。
2.信息技术产业。青海省列入全国数据中心建设一类地区,一批大数据中心项目相继落户青海。其中,西北最大的国家级互联网数据中心——中国移动高原大数据中心已投入使用,2000吨电子级多晶硅等电子信息基础材料产业初具规模。2015年4月,住建部和科技部确定格尔木市以及贵德县、共和县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地区。2016年1月,工信部把德令哈市确定为全国第二批36个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城市。
3.绿色服务业。是指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和能源,无污、无害、无毒的有益于人类健康的服务总称。柴达木旅游资源丰富,以旅游业为重点,大力发展绿色服务业。依托4A级茶卡盐湖、水上雅丹、大柴旦温泉、德令哈“两湖一址”等知名景区及旅游专列、城际列车的开通,做大绿色旅游产业规模。依托青、甘、藏、疆区位优势,打造高原物流枢纽基地。目前,即将建成德令哈汽配物流服务园、格尔木华明建材物流市场、察尔汗物流园区等项目。疆青川大通道中“德香高速”“花久高速”以及“共和-茶卡”高速相继通车,格敦、格库铁路正在建设,格尔木机场改扩建工程进展顺利,交通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依托柴达木丰富的特色文化资源,以会展中心、大昆仑博物馆、创业服务大厦、山地纪录片节、玉珠峰登山节和跑山赛以及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赛事(如射箭、赛马、赛骆驼等),加大文化、体育、旅游融合。
(二)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构筑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发展体系,包括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和低碳产业体系。
1.低碳能源系统。低碳能源系统是指通过发展清洁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核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等替代煤、石油等化石能源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青海正在重点规划建设海西、海南两个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打造全国千亿元锂电产业基地。海西州“十三五”规划:新能源光伏达到5GW,光热达到4GW,风电达到3GW,清洁电力能源比重达到80%以上,努力打造国家级新能源产业示范基地。
2.低碳技术。低碳技术包括:清洁煤技术(IGCC)和二氧化碳捕捉及储存技术(CCS)等。
3.低碳产业体系。包括:火电减排、新能源汽车、节能建筑、工业节能与减排、资源回收、环保设备、节能材料等。当前,海西要把重点放在节能减排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逐步淘汰落后产业。2017年,全国启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为低碳发展提供了平台。在此背景下,政府要认真研究分析碳交易市场的设计和交易规则,为企业提供服务。格尔木市是海西的经济中心和交通枢纽,是全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近年来,光伏产业发展迅猛,可研究建设高水平的“光伏城市”。德令哈市是海西的政治、文化和金融中心,根据资源环境等特点,在新能源、信息产业、特色生物,绿色服务业等领域发展较为合适,可研究德令哈建设“低碳城市”,成为第四批国家低碳城市试点的可行性。
(三)循环经济
1.发展模式的选择
本文认为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发展模式的选择应为:结合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等因素,构建以盐湖化工、石油天然气化工、煤化工,冶金和新材料为一体的五大循环型产业体系。形成企业层面小循環、园区层面中循环、社会层面大循环的循环经济发展体系。
企业层面小循环。要通过组织企业内各个流程之间的物质循环来实现循环生产到再生产,延长生产环节,减少生产过程中物料和能源使用,尽量减少浪费和废弃物排放。
园区层面中循环。通过物质整合,能源整合和企业间信息整合,形成企业间共生关系。使一个企业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废热成为另一个企业的原材料,形成一个园区生态园。如,金峰公司的产品氯化钙,就是利用上游企业“蒸氨废液”为原料生产的。废液中的氯化钠经提取回收后,又成为生产防腐剂生产的原料销售给乌金公司。锅炉产生的炉渣、粉煤灰也成为建材企业生产水泥的原料。
社会层面大循环。在社会层面,城市垃圾一定要逐步实现分类收集和回收利用,实现包装再次利用,建筑垃圾也要回收再利用;推广环保型节能建筑材料在工业园区和商品房建设中的应用;推进政府绿色采购,优先采购环保产品;鼓励绿色消费,尽量减少一次性产品的使用,尤其是酒店一次性用品;大力发展绿色公交,以清洁能源(电力、天然气等)作为城市交通、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
2.试验区“五大”循环型产业体系架构
盐湖化工产业体系。据省国土资源厅2017年初数据,盐湖矿产潜在总值合计人民币99.15万亿元。盐湖化工产业要以钾、钠、镁、锂、硼等资源阶梯开发为主,打造以钾、锂为主的千亿元盐湖综合利用产业集群。
油气化工产业体系。为满足青海西藏两省区需求,要进行天然气甲醇升级改造和扩大炼油产能。配套平衡氯气和氯化氢为辅的综合开发体系,生产聚丙烯、环己酮、聚氯乙烯,建设PX及其下游延伸项目,建设千万吨原油储备及油气化工产业集群。
金属冶金产业体系。提升锌、铅、黄金等共伴生矿产资源和矿山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发展下游精深加工产品;以炼焦副产焦炉煤气,发展气基还原铁产业;推进金属冶金产业与煤化工、盐湖化工产业的融合发展。格尔木祁漫塔格整装勘查区经勘探镍资源总量达到106.17万吨,伴生铜21.76万吨,伴生钴3.81万吨,达到超大型规模,成为我国第二大镍矿床。镍这种金属不生锈,能够高度磨光和抗腐蚀。主要用于合金及用作催化剂,可用来制造货币等。镀在其他金属上可以防止生锈,主要用来制造不锈钢和其他抗腐蚀合金,也用于陶瓷制品、特种化学器皿、电子线路、玻璃着绿色以及镍化合物制备等,市场前景广阔。推进镍资源开发和转化,打造镍工业基地。
煤化工产业体系。洁净煤化工产业链延伸是煤化工产业转型发展的方向。推进煤气化、煤焦化和煤盐化向下游产业链延伸,来平衡盐湖副产的氯化氢、氯气;依托煤基烯烃规划建设PVC、丁醇、环氧氯丙烷、合成树脂、工程塑料等下游产品;对煤矸石、粉煤灰、焦化渣等废料废渣要综合利用;加快盐湖,天然气,煤炭,冶金等行业的整合,打造新型煤化能源基地。
新材料产业体系。以锂电池、石墨烯、镍钴、高分子、晶须等新型材料以及镁基合金为依托,打造柴达木千亿元新材料产业集群。石墨烯(二维碳)是最薄、强度最大(钢铁强度高10倍)、导电导热性能最强的一种新型纳米材料,也是世界上最轻的材料。被称为“黑金”“新材料之王”。科学家预言石墨烯将“彻底改变21世纪”。极有可能掀起一场席卷全球的颠覆性新技术新产业革命。其用途广泛,能应用于净化海水以及新能源汽车电池(充电10分钟续航千公里)和雨中太阳能发电,超高效率的灯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