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贸战略的演变及展望
2018-11-15盛浩
盛 浩
(北京物资学院经济学院,北京市101149)
我国外贸战略的演变决定了我国外贸发展方式的变化,并深刻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进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者在不同时期对我国外贸战略的演变过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从既有研究成果看,大多数学者都依据我国外贸战略与政策自身特点的变化,将我国外贸战略的演变过程划分为不同阶段,认为我国外贸战略在不同阶段的变化表明,其演变趋势是从改革开放前的进口替代,经过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相结合的阶段,向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贸易自由化的方向发展[1-4]。在肯定外贸战略促进了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的同时,学术界也对我国外贸发展中存在的“粗放型增长”等问题进行了讨论[4-6],认为随着传统比较优势的基础逐渐弱化和外贸发展形势的变化,我国的外贸战略应当更加注重产业升级[6]和自主技术创新[4],进一步改革外贸管理体制[6],处理好进出口关系[4,6],调整对外经贸关系[6],提高市场开放度[3,6],促进外贸发展区域布局优化[6],客观看待与准确评估长期为贸易伙伴国所质疑和批评的产业政策,处理好深层次的国内经济结构性问题,深化国内体制改革,加速新一轮经济开放[3],等等。
我国学者对我国外贸战略演变过程的研究,客观反映了我国外贸战略的演进过程和方向,较为深入地分析了我国外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我国通过外贸战略和政策的进一步调整、完善促进外贸发展。但从已有的研究成果看,鲜有从更为宏观的角度对我国外贸战略演变过程的研究。本文认为,在不同时期,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战略目标决定了外贸战略的目标和实现这些目标的手段,而外贸战略一经确立,又会作为重要因素参与塑造包括技术进步方式在内的国家经济发展的方式,因此应当从外贸战略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中理解外贸战略的演变。从这一思路出发,本文立足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总体进程,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形势和战略目标的变化,分阶段讨论我国外贸战略的目标、内容与影响,并对当前条件下我国外贸战略的发展方向与政策调整进行分析展望。由于经济和外贸发展的根本问题是技术进步问题,因此本文的分析较为侧重外贸战略和外贸发展方式与技术进步的关系。
一、提高出口换汇能力,加速经济现代化阶段(1978—1991年)
(一)经济发展目标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经济发展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随后,邓小平用“小康”对“社会主义现代化”进行了更为清晰的界定,把二十世纪末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1980年的基础上“翻两番”、达到八百到一千美元作为“小康”的标准和实现现代化的第一步。按照邓小平的设想,八十年代的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年均6.5%左右,“翻两番”的目标就能够实现[7],1982年颁布的“六五”计划确定了工农业生产平均每年递增4%、在执行中争取达到5%,国民收入平均每年递增4%的目标[8]。随着“六五”计划顺利完成,1986年的“七五”计划调高了增长速度,要求工农业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率达到6.7%和7.5%[9]。
(二)外贸发展战略
1.战略目标
在这一阶段,我国外贸战略的目标是通过增加出口支持技术设备引进。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提高了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和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增加了居民收入,并由此带动了居民消费和内需增长,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对外贸易的作用主要在于通过扩大出口增加外汇收入,为经济现代化提供急需的技术设备引进资金,因此我国的外贸战略具有“以出养进”的特点。在计划指标上,“六五”计划确定的进口增长速度为年均9.2%,出口增长速度为年均8.1%[8],反映了我国企业对国外先进技术设备的旺盛需求,但在外汇缺口不断扩大的条件下,“七五”计划将进口增长速度下调到了年均6.1%,出口增长速度维持了“六五”计划8.1%的水平[9]。
2.主要政策措施
改革开放初期,虽然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是由内需拉动的,但旺盛的进口需求决定了我国必须努力增加出口。为了扩大出口,我国政府按照以城市为中心的经济体制改革思路,改革外贸管理体制和外贸企业经营机制。在扩大地方和企业外贸权限的基础上,八十年代初国务院稳步推进“工贸结合”和“外贸代理”制度,1988年又开始在全国实行以地方承包为主体的外贸承包经营责任制,1990年12月,国务院决定从1991年开始,在人民币汇率调整的基础上建立外贸企业自负盈亏的机制。至此,我国外贸体制改革彻底打破了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外贸垄断经营、国家统负盈亏的管理体制,调动了地方和企业发展对外贸易的积极性,促进了外贸出口增长。此外,我国政府还通过设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以优惠条件引进外资,扩大出口。这一时期,为了“保护和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9]实现外汇平衡,政府也采取了一些具有进口替代特点的贸易措施,如恢复了关税和进口许可证管理,要求外资和中外合资企业做出“当地产品含量”的承诺,等等。
(三)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这一阶段进行的外贸管理体制和外贸企业经营机制改革,促进了我国的出口增长。1980—1991年,我国出口年均增幅超过15%①。但外贸管理权力下放,也造成了国内市场的人为割裂,成为妨碍出口进一步增长的重要因素,加上我国企业技术水平落后、生产率水平低,外贸出口增长面临困难。在内需扩张引致进口需求迅速增长的条件下,我国面临严重的外汇缺口。从1978年到1991年,我国外贸总体为逆差状态,逆差总额达到305.9亿美元。1991年我国不含黄金的外汇储备约437亿美元,可以满足十个月的进口需求[10],但面临着即将到来的外债偿还高峰期、国际收支平衡形势严峻等问题。
二、加快出口扩张速度,带动经济高增长阶段(1992—2000年)
(一)经济发展目标
在第一个发展阶段,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实现了年均9.28%的增长②,远超“六五计划”和“七五计划”规定的增长目标,但经济增长质量有待提高。1991年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分析了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产成品积压较多、经济效益差、企业亏损严重、国家财政困难等问题,提出“今后十年要求保持百分之六左右的中速增长”,以“防止片面追求数量和攀比速度带来的偏差”。[11]但在九十年代初复杂的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下,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能不能加快发展,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九十年代的经济增长速度“可以更快一些”。[12]随后,在1993年3月召开的十四届二中全会上,“八五”后三年的增长指标被上调到年均8%~9%[13],“九五”计划要求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左右[14]。
(二)外贸发展战略
1.战略目标
由于长期存在的产业结构不合理现象没有得到根本扭转,产品积压已经成为妨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而九十年代初我国又面临严峻的外债偿付问题。从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看,1992年和1993年我国的短期外债已经占到外汇储备的55%以上,全部外汇储备仅能支付三个多月的进口需求[10]。国内产业发展水平和经济从短缺迅速转向过剩,以及偿还外债的压力,都决定了我国政府必须以出口的高增长支撑国内生产总值的高增长。“八五”后三年,我国政府要求“出口贸易额拟按年均增长13%考虑”;[13]“九五”期间的外贸发展指标为进出口总额达到4 000亿美元,其中出口与进口额各2 000亿美元[14],按年均增长率计算,出口年均增长10.1%,进口年均增长11.6%,贸易总额年均增长10.8%[15]。
2.主要政策措施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实现外贸出口高增长最主要的措施,是扩大开放范围,发展加工贸易。早在1988年3月国务院颁发的《关于沿海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若干补充规定》中,就将引进外资、发展加工贸易确定为沿海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主要内容[16]。1992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进一步扩大开放范围,对南京、武汉、南昌、重庆、上海五个长江沿岸城市,东北、西南和西北地区十三个边境市、县,十一个内陆地区省会(首府)城市实行沿海开放城市的政策。1992年10月,“十四大”报告提出,要扩大开放沿边地区,加快内陆省、自治区对外开放步伐,要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并加速广东、福建、海南、环渤海湾地区开放和开发[12]。随着“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开放格局的形成,利用国际产业转移的机会,以廉价劳动力和“超国民待遇”吸引外资、发展加工贸易,成为我国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增加出口和促进经济增长最主要的措施。与此同时,我国政府还通过完善出口退税制度、深化外贸管理体制改革,以及汇率并轨和人民币深度贬值等改革措施促进出口。为了争取尽早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进一步扩大出口创造条件,我国这一时期还对外贸政策进行了一些具有贸易自由化特点的调整。在关税方面,平均进口关税税率从1992年的43.2%下调到了2001年的15.3%。在非关税措施方面,废止了进口替代要求,仅对某些特殊商品如汽车,保留了进口替代要求;许可证管理范围大幅度缩小,从覆盖50%以上的进口商品缩小到仅对七类幼稚工业产品实行进口许可证管理[1]。
(三)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1.取得的成就
九十年代的战略转变与政策调整,促进了我国的出口增长,推动了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
从1992年到2000年,尽管有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出口额仍从849.4亿美元增加到2 492亿美元,远超“九五”计划规定的目标,九年平均增速15.3%,而且从1994年起,我国外贸稳定转为顺差,逐步消除了外债偿付压力。加工贸易出口对出口增长做出了极大贡献,从1995年开始,加工贸易出口稳定超过一般贸易,在总出口中的比重从1992年的46.6%上升到2000年的55.2%。出口的快速增长,使我国经济克服了居民消费疲弱、国有企业全行业亏损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从1992年到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达到了18.9%②,1997年提前三年完成了200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
2.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具有先天的脆弱性和不可持续性。我国九十年代出口拉动增长的比较优势基础,是我国具有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但是,外部市场需求的不稳定性必然造成经济增长的脆弱性。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冲击我国出口,导致1998年、1999年国内生产总值分别增长6.9%和6.3%,连续两年低于“九五”计划规定的目标,就充分反映了这一问题。而且随着出口增长,发展中大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会面临价格贸易条件恶化问题,出口产品的成本又会随着就业不断趋近充分就业水平而上升,这又严重削弱了出口收益。因此,通过技术进步实现出口产品结构升级,是我国外贸发展的迫切要求。
二是加工贸易出口抑制了劳动力价格上升和居民消费增长,加深了我国经济增长对出口的依赖。尽管对于加工贸易增长与劳动收入变化的关系有不同的看法,但加工贸易对国内就业的带动能力明显弱于一般贸易,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研究表明,1995年我国每1 000美元加工贸易出口拉动的就业人数为0.057,其他出口为0.703;2002年每1 000美元加工贸易出口拉动的就业人数为0.111,其他出口为0.363[17]。2012年每百万美元加工贸易出口带来的就业人次仅为一般贸易的三分之一,而且在同样采取加工贸易出口的条件下,技术密集型部门单位出口对就业的拉动作用远弱于劳动密集型部门[18],而就业增长是劳动收入上升和居民消费增长的基本条件。不仅如此,由于加工贸易的基础是廉价劳动力的供给,支持加工贸易发展的政策往往导致各种形式的工资抑制,并造成总体劳动报酬上涨缓慢。因此,我国虽然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就明确将“扩大国内需求”作为一项政策提出来,并逐步成为一项战略方针[19],但在当时条件下,扩大国内需求的政策实际上成为促进投资增长的政策。
三、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促进国内产业升级阶段(2001—2011年)
(一)经济发展目标
按照1987年十三大提出的“三步走”战略,二十一世纪我国开始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2001年“十五”计划将经济增长目标定为年均7%,并强调“我国已经进入必须通过结构调整才能促进经济发展的阶段”。[20]2002年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把“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21]。2006年“十一五”规划又将年均增长速度调高了0.5个百分点[22]。由于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环境恶化、贫富差距拉大与居民消费不足、贸易摩擦加剧等进一步暴露出来,严重制约了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因此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酝酿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2007年十七大重申“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并提出了经济发展方式的“三个转变”。[23]为了完成经济结构调整的任务,2011年“十二五”规划主动将经济增长速度调低到7%[24],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造条件[25]。
(二)外贸发展战略
1.战略目标
为促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我国外贸战略的重点从促进出口数量增长转变为促进出口商品结构升级。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背景下,促进出口商品结构升级,不仅是为了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提高外贸增长质量,还有通过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进而带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考虑[26]。从2001年“十五”计划开始,我国颁布的各五年计划(规划)以及对外经济贸易部(商务部)编制的五年计划(规划),在提出外贸总体增长速度之外,还提出了明确的出口商品结构调整的数量指标,如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及服务贸易的增长速度均应高于或不低于外贸总体增长速度。
2.主要政策措施
从2001年到2011年,我国促进出口商品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要措施,是实施以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为目标的科技兴贸战略。继1999年科学技术部和外经贸部联合发布《科技兴贸行动计划》之后,2001年外经贸部、科技部等四部委联合编制了《科技兴贸“十五”计划纲要》,2003年国务院转发了商务部等部门联合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实施科技兴贸战略的若干意见》,要求国务院各部门相互配合,加快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促进体系建设,并综合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大力支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27]。这些文件连同此后的《科技兴贸“十一五”规划》《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十二五”发展规划》《关于“十二五”期间促进机电产品出口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等,共同构成了我国的科技兴贸战略体系。这一时期,为了减少贸易顺差,并为资本品和中间品进口与出口产品结构升级创造条件,我国外贸政策改变了以往偏重出口的倾向,转而强调贸易平衡,“十一五”规划首次提出要“积极扩大进口”。[22]2001年之后,我国还根据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连续降低进口关税,逐步取消进口许可证管理,取消对外资企业的当地成分和出口业绩等方面的要求。在外资利用方面,我国商务部发布的商务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要“逐步形成内外资企业政策一致、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更加注重利用外资促进国内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28]。2008年1月1日修订实施的《企业所得税法》,取消了外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
(三)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
1.取得的成就
首先,我国外贸出口呈现跨越式增长。加入WTO之后的有利形势,以及我国为促进出口结构优化而采取的措施,保证了我国对外贸易在出口产品结构升级基础上的加速发展。从2001年到2011年,我国克服了2008年爆发的世界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衰退对我国外贸发展的不利影响,出口年均增长21.2%,2009年我国成为世界最大出口国,贸易顺差达3 830.6亿美元,2001—2011年外贸顺差累计近15 000亿美元,外汇储备也从2001年的2 121.7亿美元增加到2011年的31 811.5亿美元。出口增长带动了我国总产出的增长,这一时期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速为15.5%②,2010年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其次,外贸发展有力促进了我国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我国出口增长与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是相互促进的。从2001到2011年,我国外汇储备超过3万亿美元。巨额外汇收入通过定期结汇带来的超额货币供给,降低了资本租金,同时进口资本品和中间品的价格又因关税下调而不断降低,这为国内投资持续增长创造了条件。企业在资本供给充裕的条件下,利用廉价资本大量采购先进技术设备和进口中间品,能够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改进产品质量、加速新产品的引进生产,同时产生“干中学”(“投资中学”)效应,这实际上是一个资本深化引起的技术进步过程。这一技术进步过程,改善了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促进了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快速增长。利用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提供的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一位数数据,将其第5到第8章商品进行分类统计,可以看出我国出口商品在2005年以前以劳动密集型商品为主,2005年之后转为以资本密集型商品为主(详见表1)。
第三,我国出口企业的技术进步及外资政策的调整,在引起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变化的同时,还使一般贸易在总出口中的比重稳步增长。2011年一般贸易出口和加工贸易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分别为48.3%和44%,扭转了1995年以来我国外贸出口以加工贸易出口为主的局面。
表1 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与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占比情况(1985—2010) %
2.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我国经济对出口的依赖程度加深。从2000年开始,我国资本形成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快速上升。随着企业大规模采用资本密集型生产技术甚至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中用资本替代劳动[29],出口与产出增长带动就业的能力不断下降,造成我国家庭消费增长缓慢。从统计数据上看,我国出口增长伴随着家庭消费率的下降,而投资率则呈波动上升趋势,从2004年开始,投资率超过了家庭消费率(详见表2)。
在国内居民消费持续低迷条件下,资本深化和技术进步引起的产出增长,只能通过不断增加出口来完成价值实现,这就使我国经济增长高度依赖投资—出口循环。由于出口不仅为投资提供了资本来源,更为产品提供了市场,因此,尽管按照国民经济统计的方法计算我国二十一世纪的经济增长是“双轮驱动”的,但在经济增长的“双轮”中,对经济增长起决定性作用的显然是出口而不是投资。
其次,技术进步后劲不足,出口的资本密集型产品中国外增加值比重较高。从我国资本密集型出口产品的国外增值率看,1995年到2011年,我国典型的资本密集型出口产品中,国外增加值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但2008年到2011年间基本处于稳定状态,其中机械设备和运输设备国外增加值的比重稳定在30%左右,电气机械与装置约为47%,而电气与光学设备及计算机、电子与光学设备则超过一半(详见表3)。
从典型的资本密集型出口产品中外国增加值的比重变化情况来看,我国出口产品的技术升级进入了一个瓶颈期,出口产品结构升级仍然建立在大量进口资本品和中间品投入的基础之上。
四、加快贸易强国建设,推动经济创新发展阶段(2012年至今)
(一)经济发展目标
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我国2009年出口出现了负增长(-16%),此后虽有两年反弹,但从2012年开始,出口增速降低到个位数且逐年下滑,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也开始放缓,产能过剩等结构性问题日益突出。面对新的经济发展形势,2012年之后,我国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努力推动经济创新发展。2016年3月发布“十三五”规划,确定了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年均增长速度不低于6.5%,以及“创新驱动战略成效显著”“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等目标,要求加强基础研究,强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并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30]。
表2 我国出口、家庭消费与固定资本形成占GDP的比重(1982—2010)%
表3 中国代表性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中国外增加值所占比重(1995—2011) %
(二)外贸发展战略
1.战略目标
与经济创新发展的目标相一致,十八大以来,通过促进创新培育新的出口竞争优势,进一步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加快贸易强国建设,成为我国外贸发展战略的主要目标。2016年,“十三五”规划在外贸发展方面重申加快建设贸易强国,并淡化了外贸发展指标,仅提出服务贸易占对外贸易比重要达到16%以上[30]。同年,商务部在《对外贸易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了外贸结构进一步优化、外贸发展动力加快转换、巩固贸易大国地位、贸易强国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等目标,但未设定外贸发展速度与结构指标[31]。
2.主要政策措施
十八大以来,我国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促进贸易强国建设的政策措施。
首先,大力发展服务贸易。2015年2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服务贸易的若干意见》,将大力发展服务贸易作为调整经济结构、提高发展质量效率、培育新的增长点的重要举措,要求2020年服务贸易进出口额达到一万亿美元。按2014年服务贸易总额6 489亿美元计算,这意味着在六年时间里保持年均7%以上的增速[32]。
第二,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对外贸易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要抓住“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机遇,推动大型成套设备及技术、标准、服务出口,加快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31]。
第三,提出建设贸易强国的一揽子措施。十九大之后,商务部提出了建设经贸强国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即2020年前进一步巩固经贸大国地位;2035年前基本建成经贸强国;2050年前全面建成经贸强国。在推动外贸强国建设方面,要努力实现出口商品结构、竞争优势、增长动力、营商环境及我国在全球治理中的地位等五个方面的转变。具体措施包括:加快建设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和高水平贸易平台等;加快培育跨境电商、市场采购、综合服务平台等外贸新业态;促进加工贸易创新发展;继续实施积极的进口政策;大力推进贸易便利化,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33],等等。
第四,在外资方面,“十三五”期间全面实行外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扩大外商投资领域,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
(三)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
1.取得的成就
十八大以来,围绕贸易强国建设,我国外贸政策进行了一系列调整,产生了积极影响,如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明显增长;一般贸易和降低日用消费品进口关税,促进了消费品进口等。2017年我国贸易增长速度明显回升,进出口贸易额比2016年增长14.2%,扭转了此前连续两年下降的局面。其中,出口额15.33万亿元,增长10.8%;进口额12.46万亿元,增长18.7%[34],实现了外贸稳增长的目标。
2.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我国外贸出口企业技术能力不足的问题依然存在。2016年对外贸易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我国当前对外贸易处于“传统比较优势明显弱化,但新的竞争优势尚未完全形成”的阶段,外贸产业“主要处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低端环节,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不高”。[31]
其次,在技术能力不足的条件下,我国未来外贸稳定增长的形势严峻。2012年之后,随着我国企业在技术上不断接近世界技术前沿,以资本深化的方式实现技术进步、拓展国际市场、增加出口的空间已经不大。经济增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包括劳动力价格在内的要素价格上涨,又进一步削弱了我国企业的出口增长潜力。
五、总结与展望
(一)总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贸战略在朝贸易自由化方向不断发展的同时,始终具有偏重出口增长和出口产品结构升级的倾向。虽然“六五”计划之后的各个五年计划(规划)都提出了进出口平衡的要求,但在实际操作层面,在规定外贸增长指标的条件下,完成出口增长指标远比完成进口增长指标更为困难,因此扩大出口是完成外贸增长指标的关键,也是我国贸易顺差长期积累的主要原因。
在我国经济与外贸发展的不同阶段,由于经济发展形势和目标不同,促进出口和出口产品结构升级的手段也不相同,这对我国的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产生了复杂的影响。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外贸发展战略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出口换汇能力,支持国内产业发展,进而在国内产业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增加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产品出口提高出口换汇能力。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之后,我国外贸发展战略的主要目标是加速出口扩张,带动就业和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大规模引进外资、发展加工贸易,成为实现出口增长和出口商品结构升级的主要手段,出口商品结构升级又带动了出口的进一步增长。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外贸发展战略的主要目标逐步从促进出口数量增长转变为促进出口商品结构升级,外贸出口增长引起的资本供给改善,为大规模投资和设备与中间品进口创造了条件,从而提高了国内重化工业与先进制造业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为出口商品结构升级奠定了基础,也为国内产业发展和出口的持续增长创造了条件。
在外贸发展战略的影响下,我国对外贸易以比较优势为基础快速发展,这使我国经济在居民消费不振、产业技术基础薄弱的条件下,通过出口—投资循环加速了资本深化与技术进步,实现了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的长期高速增长。但是,这种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方式也削弱了我国出口和经济增长对就业与收入增长的带动作用,是我国居民消费增长缓慢、经济增长严重依赖外需的重要原因。这不仅是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是所有实施以“赶超”为目标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国家或地区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展望
当前我国外贸发展战略的主要目标,是加快贸易强国建设,而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关键,在于通过促进创新,培育新的出口竞争优势。因此,对外贸易“十三五”规划基于“我国技术追赶发达国家的空间收窄”的判断,将“支持企业原始创新”作为外贸发展的重要任务[31]。
通过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实现技术进步,与通过资本深化实现技术进步具有不同的性质和条件。原始创新源于知识的生产和人力资本投资,企业通过原始创新能够获得“技术创新租金”,[35]并引起经济整体的持续技术进步,使经济增长摆脱要素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限制,实现内生技术进步推动的稳态增长。原始创新需要两个基础性条件的支持。第一,完善的市场机制。企业通过研发与人力资本投资实现技术创新,主要是一个市场过程,是企业在竞争性市场环境下,对资本深化过程中资本收益率下降的反应,是市场“倒逼”的结果。第二,以居民消费需求为基础的内需市场的扩张。市场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的具体环境,会对企业生产经营行为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国内市场在推动企业创新方面具有国外市场无法替代的作用。波特(Michael E Porter)[36]分析了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差异,认为国内需求市场是产业竞争优势的第二个关键要素,我国学者还使用实证方法,证明了我国内需市场的升级和成熟对本土企业技术进步至关重要[37]。由此可见,通过出口—投资循环实现的经济增长,由于将直接的出口支持和廉价要素供给作为出口竞争力的重要构成,因而不利于充分发挥市场对企业创新的“倒逼”作用,也不利于国内企业以内需市场的扩张和需求结构升级为依托,不断增加研发投入,实现创新发展。
创新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及其实现条件表明,促进创新不仅是我国外贸发展的要求,也是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要求,减少对出口的直接政策支持,减少对以廉价要素供给为基础的低成本出口的依赖,更好地发挥出口对就业和居民收入增长以及居民消费和内需扩张的促进作用,是发挥对外贸易对国内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的必要条件。当前“世界经济再平衡”对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方式构成严峻挑战,使我国外贸发展战略思维的转变和相应的政策调整更为迫切。
由于以居民消费需求增长为基础的内需扩张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未来一个时期内我国仍然需要以出口弥补内需不足,拉动总产出增长,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因此我国外贸战略必须兼顾稳定出口和促进创新的目标,把巩固外贸大国地位和加速贸易强国建设有机统一起来。为此,我国外贸政策可以考虑进行相应的调整,适当增加对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支持,以此拉动国内就业和居民收入增长,扩大居民消费和内需,同时进一步放开消费品进口,通过消费品进口促进现有居民消费潜力的释放,并通过供求变化引导国内厂商的产品创新。在支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政策上,可以考虑在目前根据传统产业分类标准设定差异化出口支持政策的基础上,叠加出口产品的国内增加值标准,从而使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起到促进国内中间品(尤其是核心零部件)研发生产的作用,使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品出口真正发挥促进国内企业创新的作用。
注释:
①本文数据除特别说明以外,均来自于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统计司.中国贸易外经统计年鉴(2016)[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6.
②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的数据经计算得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7)[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