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咨询企业创新需求、特点及技术创新的体系构建

2018-11-15

中国勘察设计 2018年10期
关键词:科技成果咨询体系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随着技术更新速度的不断加快,企业间竞争日趋激烈,技术创新已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因素。工程咨询企业的技术创新与工业企业研发有形产品不同,其技术创新是与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研究开发、工程应用及商业化有关的技术经济活动,具有“无形性”的特点。工程咨询企业技术创新没有统一的模式,也没有成熟经验可借鉴,同时,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必须适应企业的发展现状及特点,工程咨询企业所处发展阶段不同,创新需求不同,必然导致创新路径、创新模式的选择也不同。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铁二院”)的前身是铁道第二勘察设计院,成立于1952年,一直是从事铁路(城市轨道、公路)勘察设计的事业单位,2006年改制后更名为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改制后的中铁二院,定位于建立“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国际工程公司,由此开始了公司治理结构与体制机制,包括技术创新体系的重塑与构建。经过多年发展,中铁二院构建了适合企业阶段发展的“两级四层”技术创新体系,建立了基于创新方法的“系统—减法”创新模式,搭建了科技成果“工程化”、“知识化”、“产业化”转化平台,提出了企业技术创新“三层两级”评价指标体系。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从而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和快速发展。目前,中铁二院已成为中国陆地交通领域工程咨询领军企业,同时,其海外业务迅速发展,产业链拓展延伸,在高速铁路、复杂山区铁路(公路)、城市轨道交通等多个领域树立了领先或比较优势,树立了品牌市场竞争力。

工程咨询企业技术创新需求与创新特点

工程咨询企业,以向政府、业主提供工程项目或技术的解决方案等智力服务为主,与其他企业相比有着显著不同的特点,其创新需求、创新特点也不同。

工程咨询企业的特点

工程咨询企业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技术人才密集。企业拥有大量的掌握工程相关知识和技术的人才;

二是固定资产规模小。技术和人才是工程咨询企业的核心资源,为轻资产企业;

三是任务不可复制。每个工程咨询项目的环境、条件、需求、规模等都不相同,无法完全复制已有产品;

四是利益相关方多。项目牵涉面广,涉及利益相关方多,需要协调处理方方面面的复杂多变因素;

五是对社会贡献大。参与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重大工程项目的决策和建设,将先进、适用的技术、工艺用于工程,在实现工程的质量、工期、效益目标中起关键作用。

工程咨询企业的发展阶段

工程咨询企业的发展一般经历3个阶段,即初始阶段、发展壮大阶段和跨行业全面发展阶段。

初始阶段:业务范围一般较单一,主要承担某一领域的单项工程或阶段工作为主,企业规模较小;

发展壮大阶段:业务范围不断拓展,但仍以承担某一领域的工程项目为主,企业规模较大,注重技术创新,具有一定行业领先或比较优势;

跨行业全面发展阶段:业务范围不断拓展,承担多个领域的工程咨询任务,业务形态也延伸,企业规模较大,注重技术创新,具有行业领先或比较优势。

工程咨询企业的技术创新需求

工程咨询企业发展阶段不同,技术创新的目标不同,技术创新需求也不同。

准时交货是初始阶段的第一要务。其技术创新的需求是能够向潜在业主提供性能优良、价格合理的工程产品系统解决方案;能够向潜在业主提供满意的技术服务;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能够实现准时交货。

树立技术领先或比较优势是发展壮大阶段的重点任务。该阶段企业必须关注如何持续打造企业核心技术和专有技术,如何树立企业技术的领先或比较优势,不断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

保持各领域业务的协调发展是跨行业全面发展阶段的根本任务。该阶段企业必须持续打造企业核心技术和专有技术,保持企业技术的领先或比较优势,拓展新领域、新业务,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工程咨询企业技术创新的特点

工程咨询行业作为技术密集型、智力密集型的服务业,与其他行业相比,其技术创新具有以下显著特征:

一是以工程为载体。以解决工程建设中的技术问题为主要目标;

二是以人员为对象。通过提高企业技术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提高企业生产效率、提高企业咨询服务的水平与质量的目标;

三是技术创新的社会效益突出。工程咨询企业技术创新形成的系列工程新技术、新工艺,与传统技术和工艺相比,为工程项目节约了工期、节省了投资,提高了项目建设水平,推动了行业技术进步,其社会效益远大于经济效益。因此,社会效益突出是工程咨询企业技术创新的一个显著特点。

工程咨询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要素分析

工程咨询企业技术创新,是工程咨询企业运营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与企业生产经营工作相结合,必须与企业管理体系相融合。因此,工程咨询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要与企业发展阶段相适应,着力解决制约技术创新的瓶颈问题。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构成要素

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要素非常多,但主要可以归纳为5大核心要素,即创新资源、创新组织、运行机制、外部协同和创新环境。

创新资源:是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各种投入,是开展创新活动必要的资源条件,包括人才、资金、设施和知识等,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基础保障。

创新组织:是有意识建立的具有明确目的的正式结构,是创新活动参与者或者行为主体,包括创新实施主体和创新管理主体,是企业技术创新的核心。

运行机制:是企业技术创新体系运行的内在机能和工作方式,表现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核心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程序和规则,关系到企业技术创新体系能否有效运转,具有引导创新资源在组织中的配置和流动方向的作用。

外部协同:是与企业外部组织建立合作和互动关系,包括与供应商、用户、各类研发机构、同业企业、国外资源之间的合作与协同,主要形式有技术创新联盟、产学研合作、国际合作等,是对企业技术创新资源的补充。

创新环境: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内部环境是企业内部的创新氛围,是企业创新的内部软环境,主要包括创新战略和创新文化。外部环境主要是政府通过各类政策为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提供的外部条件,支持和激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规范和引导企业技术创新行为,是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支撑条件。

工程咨询企业技术创新面临的瓶颈

工程咨询企业决定着工艺技术的应用、工程技术的优化以及新设备新材料的采用,是将先进、适用的新技术及措施应用于工程项目的关键环节,这要求工程咨询企业必须具有较强的集成创新能力。同时,面对工程项目的新需求、新问题,对于优秀的工程咨询企业,还应具备研究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能力。

目前,我国工程咨询企业普遍存在创新能力不足、不强的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存在主观认识问题,也存在客观瓶颈问题。

对于工程咨询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性,社会以及部分企业仍然认识不到位,尚存在工程咨询企业的任务就是按技术标准提供技术服务的错误观点。

工程咨询企业技术创新普遍存在以下瓶颈问题:

一是创新体系不健全。缺乏系统的技术创新组织及相应的体制、机制;

二是创新平台不完善。缺乏支撑研究开发的创新平台,普遍缺乏国家级创新平台;

三是创新人才短缺。研发人员配置不足,创新人才缺乏,对创新团队建设重视不够;

四是创新能力不强。研发人员未掌握创新方法,研究、试验等创新能力不强;

五是成果转化率不高。对成果转化重要性认识不足,成果转化率不高。

对于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工程咨询企业,如何结合企业自身特点,构建适合企业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补齐短板,尤为重要。

中铁二院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中铁二院于2006年改制成立后,确定了建立“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国际工程公司的愿景,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通过对工程咨询企业特点、创新需求、创新特点的分析,以及与国内外优秀工程咨询企业的对标分析,我们梳理研究了制约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瓶颈问题,主要包括:技术创新体系不完善;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不足;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技术创新评价机制与指标不完善。

为突破技术创新瓶颈,中铁二院制定了技术创新体系重塑的发展规划,2009年,中铁二院启动了技术创新升级版工程,持续开展了技术创新体系的重塑与构建工作。针对创新体系不完善,开展了创新组织完善、创新制度完善、创新投入保障机制、创新氛围营造等工作;针对创新人才和团队短缺、以及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开展创新方法推广应用、创新核心团队组建、技术创新模式研究等工作;针对科技成果转化力度不足,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研究、科技成果转化影响因素分析、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搭建等工作;同时,为持续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开展了技术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充分发挥评价驱动创新的作用。

创建工程咨询企业“两级四层”技术创新体系

通过完善技术创新组织和资源配置机制,构建了适合企业阶段发展的“两级四层”技术创新体系。如图1所示。

所谓“两级”,是指技术创新的规划、协调、统筹机构,以及技术创新的实施机构;所谓“四层”,是指基础和共性技术研究、应用技术开发、工程创优、产品研制4个技术创新的层次和方向。

“两级四层”技术创新体系,首次明确提出技术中心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动机,是企业创新资源的整合者,是企业技术发展的智力库,确定了技术中心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核心和主导地位。

围绕“两级四层”企业技术创新组织,中铁二院进一步开展了完善相关体制机制的工作:

一是优化创新组织机构。企业技术创新是以组织为基础的创新。优化建设创新组织,建立适应企业规模、分工合理、定位清晰的技术创新组织机构,是建设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基础。2009年,成立公司技术委员会、专业委员会;2011年,组建四川省院士(专家)工作站;2012年,成立中铁二院科学技术研究院,成立8家以成果产业化转化为主要目标的产业公司,联建“陆地交通灾害防治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2013年,联建“四川高新轨道交通产业技术研究院”,获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2014年,企业技术中心获得国家认定,成为首批工程咨询企业国家级技术中心;2017年-2018年,设立了中国中铁磁悬浮工程研究中心和“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工程研究中心。

二是完善创新管理制度。结合企业技术创新组织,围绕提高技术创新的积极性、规范技术创新活动等开展技术创新管理制度研究,形成了支持关键技术研发、鼓励科技成果产出及转化的一系列管理和激励管理办法。先后颁布了“中铁二院科学技术研究管理办法”“中铁二院工程技术标准管理办法”“中铁二院业务建设管理办法”“中铁二院科学技术成果评审及奖励办法”“中铁二院标准设计评选及奖励办法”“中铁二院知识产权管理办法”“中铁二院关于加强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过程管理的指导意见”等管理办法。

图1“两级四层”技术创新体系的组织机构图

三是构建创新保障机制。结合公司实际,特别是结合技术创新需求以及面临的外部环境,持续开展公司技术创新发展战略研究。每5年制定“中铁二院科技发展规划”,明确技术创新资源投入、技术创新工作的总纲和方向,并严格执行。

四是营造技术创新氛围。从突出创新价值观、创新模范、创新氛围等企业文化要素入手,持续构建技术创新文化,宣传科技创新事迹,树立科技创新标兵,大力营造技术创新氛围,发挥榜样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形成特色鲜明的企业创新文化。每5年召开一次科技创新大会,对评选出的重大科技成果、科技创新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进行重奖并宣传,树立创新典型。

创立基于创新方法的“系统-减法”创新模式

创新方法是用于辅助产生创新思维的策略和手段,可实现企业高效创新。结合创新方法应用和创新过程每个环节的特性,兼顾工程咨询企业的特点,中铁二院构建了基于创新方法应用的技术创新“三人”团队,创立了基于创新方法的“系统-减法”创新模式。

建立基于创新方法的“系统-减法”创新模式

(1)构建了技术创新“三人”团队

为解决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难以熟练掌握庞大、复杂的创新方法的难题,通过培养兼具创新方法和专业知识、能够充分理解专业问题和创新理论的创新工程师,构建了由工程技术专家、创新方法专家、创新工程师等3类人组成的技术创新“三人”团队。

工程技术专家:使创新目标定位在合理范围,保证创新方案的可实施性;

创新方法专家:以系统性创新理论优势,降低习惯做法和思维定势的影响,力求全面覆盖求解方位的逻辑性;

创新工程师:兼具创新方法和专业知识,能够充分理解专业问题和创新理论,将创新方法专家的思路和点子与工程技术专家的问题融合并落实为有效的技术方案。

为加强创新“三人”团队建设,公司持续推动创新方法的学习、培训,保证兼具创新方法和专业知识的创新工程师队伍维持在一定数量并不断强大,并着力培养自己的创新方法专家。

(2)建立基于创新方法的“系统一减法”创新模式

企业技术创新,总体上是一种在约束条件下进行的创新活动。“系统-减法”创新模式,是指技术创新方案的确定,需要按照一定流程,全面、系统、不遗漏地得出所有有价值的技术方案,然后根据具体的约束条件,综合考虑选择最优方案进行实施。

技术方案研究必须系统创新。技术创新方案的研究,必须系统推进,要以不遗漏有价值的方案为目标,采用系统性创新方法等先进的方法和工具,进行系统性创新。

技术创新实施必须注重成效,不能为创新而创新。技术创新的实施,需要根据企业约束条件,有针对性地开展。要综合考虑工期、资金、目标等约束条件对技术创新方案进行筛选,筛选的过程就是淘汰方案的过程,是做“减法”的过程。要满足工期、资金、目标等约束条件的要求,要注重创新成效,不能为创新而创新。

“系统—减法”创新模式,强调技术创新方案研究要“系统”,要树立系统性技术创新理念,在技术创新方案阶段应用系统性创新方法进行系统性创新;强调技术创新实施要做“减法”,要筛选满足约束条件、有创新价值的方案进行实施。企业技术创新,必须抓住这两个关键,注重创新成效、实效。

搭建科技成果“工程化”、“知识化”、“产业化”转化平台

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成果实现生产力的过程。工程咨询企业科技成果的产出方式,决定了其科技成果转化不能狭义地理解为形成实物产品的产业化,而是分为多种表现形式。

通过开展工程咨询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研究,中铁二院提出了工程咨询企业科技成果“工程化”、“知识化”、“产业化”的“三化”转化模式,并搭建了相应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一是“工程化”转化。“工程化”转化是将研发获得的新技术、新工艺、新结构等成果直接应用于工程建设,这是工程咨询企业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转化方式。“工程化”平台以设计部门为基础,能够准确把握实际工程问题的解决需求,并能够及时将研发形成的新技术、新工艺、新结构等应用于工程设计。

二是“知识化”转化。“知识化”转化是将研发形成的论文、工法、专利等知识性成果,通过传播促进企业及行业技术进步,其对提高企业技术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作用大,这是工程咨询企业科技成果的重要转化方式。为鼓励科技成果的“知识化”转化,公司制定了相应的奖励办法,并构建了技术交流平台。例如设立了科技图书出版基金、“中铁二院交子·技术大讲堂”,创办了国家级的《高速铁路技术》《一带一路报道》期刊等。

三是“产业化”转化。“产业化”转化是指研发获得的问题解决方案通过技术转移、自行生产或许可生产实现产业化。为加强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转化,公司成立了专门从事产业化管理的职能部门——产业部,建设了中铁轨道交通高科技产业园,成立了8家全资产业公司,设立了四川高新轨道交通产业技术研究院,设立了产业创投基金,牵头组建了国家轨道交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提出企业技术创新“三层两级”评价指标体系

从工程咨询企业技术创新需求、技术创新特点、创新成果产出形式等出发,将工程咨询企业技术创新评价分为总体评价和具体评价两个级别,其中,总体评价又分为企业技术创新的综合评价、创新能力评价及创新成果评价3个层次,具体评价细分为25个具体的评价指标。

一是综合评价。评价指标包括业务市场份额、行业营业收入排名、产品评价利润率、新产品贡献率、国家创新型企业、国家认定高新技术企业。

二是创新能力评价。评价指标包括专利技术、专有技术、驰名商标、研发平台、创新体系、研发投入、创新人才、领军人才、科技进步奖、工程创优奖、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

三是创新成果评价。评价指标包括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工程技术标准、通用参考图、专利、软件著作权、工法、论文、专著。

中铁二院技术创新体系实施成效

自2009年实施技术创新升级版工程以来,公司不断完善组织体系和体制机制,持续保持高强度投入,结合国家重点工程开展科技攻关,取得了丰富的技术创新成果,促进了企业转型升级,支撑了企业快速发展,提升了企业品牌竞争力,创新成效突出。

一是取得了丰富成果。2009年~2017年,企业累积取得科技成果702项,形成国际国家及行业标准37项,新增专利授权835项,出版学术专著30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4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04项,获全球FIDIC杰出工程项目奖2项。

二是支撑了企业转型升级。通过对中低速磁浮、悬挂式单轨等新制式轨道交通、BIM应用研究等领域的技术攻关,拓展了业务领域,公司成功获得了国内多项新制式轨道交通的设计任务,在业内树立了比较优势;成功中标深圳地铁13号线的BIM系统应用项目。公司共有100余项成果实现了产业化转化,2017年产品产业化板块实现营业收入8.7亿元,实现利润总额8141万元。

三是促进了企业快速发展。研究开发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方法在工程设计中大量采用,保障了诸如大瑞铁路、成兰铁路、渝利铁路和川藏铁路等重点工程的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开展中外铁路建设标准对比研究、铁路工程建设标准国际版体系研究以及科技情报等工作,针对莫喀高铁等项目工程技术难题开展科技攻关,组织编制海外项目前期研究作业指导书、技术风险防范指导意见等,支撑了企业海外业务的发展。

四是提升了企业品牌竞争力。通过持续的科技创新,公司在复杂艰险山区铁路减灾选线、复杂艰险山区高墩大跨桥梁、复杂环境隧道、特殊路基及地质灾害防治、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复杂条件城市轨道交通、轨道交通四电集成等多个领域保持了行业领先或比较优势。“高速铁路轨道平顺性保持技术”等4个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重庆至利川铁路”和“贵阳至广州高速铁路”获工程咨询行业最高奖——全球FIDIC杰出工程项目奖,进一步提升了企业品牌竞争力。

猜你喜欢

科技成果咨询体系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
服务与咨询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
健康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