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对不孕不育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
2018-11-15庄严
庄严
不孕不育是生殖医学中常见的疾病种类, 其中不孕是在性生活正常的前提下, 且1年内未进行任何避孕措施, 未成功妊娠[1]。其主要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原发性不孕是指未出现受孕情况, 而继发性是指出现受孕但后期不孕[2]。不孕问题目前已经成为常见的医学难题, 对多数育龄夫妇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不育是指妊娠后因早产、流产等因素未正常妊娠。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工作压力的增加, 不孕不育的发病率也逐渐增加。相关研究报道提出, 不孕不育患者大多数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负面心理情绪, 进而对怀孕产生影响[3]。因此在临床中, 有效的治疗方案结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提高孕育率有一定帮助。部分临床研究人员认为,心理护理干预的实施在不孕不育治疗方面也起到一定作用[4],因此本次研究为了提高不孕不育患者的护理效果, 就本院收治的150例不孕不育患者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与心理护理干预进行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6年10月~2017年9月收治的150例不孕不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患者均为女性。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75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3~36岁, 平均年龄(27.3±4.1)岁。观察组患者年龄24~36岁, 平均年龄(27.6±3.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 即对患者的用药和饮食进行常规指导。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干预, 通过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分析, 为其建立个人档案, 全面评估其心理、性格, 再结合其性格特点、实际心理状况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 并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分别实施心理护理干预。
1. 2. 1 内向型 内向型患者是在婚后很长时间一直未生育,这类患者存在较强紧张心理, 由于不育时间长, 因此患者会长期积压抑郁情绪, 且部分患者会产生恐惧、焦虑等情绪,不但对患者的正常生活产生影响, 并且对夫妻和谐感情造成困扰, 严重患者还会出现性生活障碍, 致使生育难度加大。护理人员针对此类患者首先需做好沟通交流, 言谈举止得当,态度温和, 鼓励其说出内心压抑的想法, 同时告知关于疾病的相关知识、引发不孕不育的原因、治疗过程以及护理措施,让患者充分认识到不良心理因素对病情治疗的不利影响, 日常护理中尽量关心患者, 对其心理述求尽量满足。护理人员需进行生育技术指导, 并为患者及配偶讲解关于相关生殖健康知识和胚胎受孕原理, 明确最佳受孕时间, 让其树立自信心, 排解不良情绪。
1. 2. 2 外向型 外向型患者的想法比较激进, 心态不稳, 希望治疗后尽早怀孕, 给自己的压力太大, 若未达到理想标准则很容易出现悲观、烦躁、易怒等情绪, 进而失去治疗的信心。护理人员针对此类患者首先观察其心理情绪变化, 通过适当的进行沟通交流缓解负面情绪, 鼓励家属增加与患者的交流,根据习惯和爱好进行选择性沟通, 增加其对治疗的信心。指导进行放松锻炼, 通过放松锻炼调节急躁、焦虑等不良情绪,如播放轻音乐, 吸气时紧握拳头, 呼气后全身放松。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根据本院自制的调查问卷展开评价, 共分为三个等级, 即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 护理满意度=满意率+一般满意率。②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 SAS、SDS 评分, 采用SAS[5]和SDS[6]对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情况进行评价。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0%, 高于对照组的73.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 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 SAS、SDS 评分比较 护理前, 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本组护理前, 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 SAS、SDS 评分比较(±s, 分)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 SAS、SDS 评分比较(±s, 分)
注:与护理前比较, aP<0.05;与对照组护理后比较, b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SAS评分 SDS评分观察组 75 护理前 51.86±2.62 48.76±1.63护理后 37.45±1.56ab 36.17±2.48ab对照组 75 护理前 51.28±2.87 49.44±1.73护理后 47.25±2.34a 45.36±2.08a
3 讨论
不孕不育属于较为常见的一种妇科疾病, 虽然对生命健康无影响, 但却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威胁。现阶段, 在临床治疗中实施常规护理不但无法排解患者的心理不良情绪,并且会加剧焦虑、抑郁等情绪, 从而降低治愈率[7-9]。对不孕不育患者实施心理干预, 不但在精神上得到了支持, 也加深其对相关疾病知识的了解, 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恐惧、焦虑等心理, 提升了自信心和配合度, 进而增加了治愈率[10-12]。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0%, 高于对照组的73.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 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 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本组护理前, 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对不孕不育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 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