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丙泊酚与舒芬太尼相互作用的药效学关系分析

2018-11-15卓睿卿陈进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31期
关键词:入室丙泊酚插管

卓睿卿 陈进华

舒芬太尼和丙泊酚是临床上最为常用的麻醉药物, 在具体的临床应用中, 均是按照等同效价进行, 欠缺一定的准确性[1,2]。为了进一步规范用药, 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 本文对丙泊酚与舒芬太尼相互作用的药效学关系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66例全身麻醉进行腹部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进行全身麻醉, 并进行腹部手术;②无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③无精神障碍;④无长期酗酒、药物滥用者;⑤自愿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按照舒芬太尼浓度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B组、C组, 每组22例。A组患者年龄33~47岁, 平均年龄(40.0±7.0);B组年龄31~46岁, 平均年龄(38.5±7.5)岁;C组年龄为32~48岁, 平均年龄(40.0±8.0)。两组患者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靶控注射丙泊酚与舒芬太尼进行全身麻醉, A组舒芬太尼浓度为0.3 mg/ml, B组舒芬太尼浓度为0.5 mg/ml, C组舒芬太尼浓度为3.0 mg/ml。当三组患者的效应室药物浓度与患者的血浆药物浓度达到平衡时, 按序贯法注入丙泊酚。记录三组患者意识消失时的丙泊酚血浆药物浓度、BIS值。待患者BIS值下降至60, 对患者给予维库溴铵0.12 mg/kg,1 min之后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

1. 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比较三组患者丙泊酚最大效应浓度, 气管插管时的HR、BP、MAP、DBP, 入室时、药物平衡时、意识消失时、气管插管时BIS值。患者睫毛反射消失, 对口头指令无反应, 轻拍患者的肩膀未出现反应判定为意识消失。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三组患者丙泊酚最大效应浓度比较 A、B、C组的丙泊酚最大效应浓度为 (4.18±0.21)μg/ml、(4.13±0.16)μg/ml、(3.58±0.11)μg/ml, C组丙泊酚最大效应浓度均低于A组、B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注:与C组比较,aP<0.05

表1 三组患者丙泊酚最大效应浓度比较(±s, μg/ml)

表1 三组患者丙泊酚最大效应浓度比较(±s, μg/ml)

组别 例数 丙泊酚最大效应浓度A组 22 4.18±0.21a B组 22 4.13±0.16a C组 22 3.58±0.11

2. 2 三组患者气管插管时的HR、SBP、MAP、DBP比较 气管插管时, A组HR、SBP、MAP、DBP均高于C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HR高于C组, SBP、MAP、DBP低于C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3 三组患者不同时刻BIS值比较 入室时, 三组患者BIS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平衡时, B组BIS值较入室时出现明显下降, 且B组低于A组、C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意识消失时、气管插管时, 三组患者BIS值均较入室时、药物平衡时均出现明显下降趋势,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三组患者BIS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2 三组患者气管插管时HR、SBP、MAP、DBP比较(±s)

表2 三组患者气管插管时HR、SBP、MAP、DBP比较(±s)

注:与C组比较, aP<0.05;1 mm Hg=0.133 kPa

组别 例数 HR(次/min) SBP(mm Hg) MAP(mm Hg) DBP(mm Hg)A组 22 98±7a 143±7a 109±8a 81±10a B组 22 71±7a 115±6a 83±8a 70±5a C组 22 67±4 125±5 99±9 75±7

表3 三组患者不同时刻BIS值比较(±s)

表3 三组患者不同时刻BIS值比较(±s)

注:与入室时比较, aP<0.05;与药物平衡时比较, bP<0.05;与B组比较, cP<0.05

组别 例数 入室时 药物平衡时 意识消失时 气管插管时A组 22 98±1 96±2c 71±4ab 57±4ab B组 22 98±1 87±2a 73±6ab 52±4ab C组 22 97±1 94±1c 69±5ab 54±5ab

3 讨论

在临床用药中, 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尤为重要, 对于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否则, 在具体的用药过程中, 一旦忽视了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将会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所谓的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主要是在具体用药过程中, 一种药物的药效受到另外一种药物的影响而出现相应的改变[3]。通常, 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分为相加、协同和拮抗三种。相加就是两种药物合并效应与期望效应相等;协同就是两种药物合并之后, 其效应大于相加作用;拮抗就是两种药物合并后, 其效应小于相加的作用[4,5]。

舒芬太尼和丙泊酚是临床上最为常用的麻醉药物, 在具体临床应用中, 均是按照相加的原则进行用药, 对于两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并未进行深刻的研究。甚至在不同的研究中, 出现不同的研究结果, 在冯锐等[6]的研究中, 证明两种药物时简单的相加。而在其他相关的研究中[7,8], 则证明两种药物之间存在协同效应。

为了分析舒芬太尼和丙泊酚两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本文研究结果表明, 随着芬太尼浓度的不断增加, 丙泊酚意识消失最大效应浓度呈递减趋势;三组患者在入室时BIS指数基本相同, 证明在临床用药中, 可以通过调整舒芬太尼的用量达到维持患者血压、意识消失的目的。本研究结果显示,气管插管时B组HR高于C组, SBP、MAP、DBP低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B组患者各项指标最接近与健康者。

综上所述, 在舒芬太尼和丙泊酚的临床用药中, 两者之间具有更强的协同作用, 且以舒芬太尼用量在0.5 mg/ml基础上调整丙泊酚至有效剂量, 临床效果最佳。

猜你喜欢

入室丙泊酚插管
入室盗窃案
入室盗窃案
疑点重重
入室盗窃案
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或咪达唑仑在老年人无痛胃肠镜检中的应用
丙泊酚复合不同药物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现状
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血清白蛋白和膈肌移动度与二次插管的相互关系
观察七氟醚或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
急诊内科危重患者气管插管时机与方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