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荒诞派戏剧在一度创作中的特性

2018-11-15

散文百家 2018年8期
关键词:荒诞派贝克特戏剧性

邢 浒

四川传媒学院

荒诞派戏剧20世纪五十年代兴起于法国,六十年代流行于欧美。它属于从贝克特的《等待戈多》(1952)起到由涅斯库的《国王死去》(1962)为止的那个狂热的十年。那是“冷战”的十年,是东西方国家间的关系极度紧张的十年。1961年著名英国导演、戏剧评论家马丁·艾思林在关于法国作家加缪的随笔中借用了“荒诞”一词,并以此来命名这一戏剧流派。荒诞派戏剧是西欧一部分中产阶级知识分子对大战充满恐惧,对人的存在意识持怀疑态度的精神危机的深刻表现,对战争期间产生的毒气室和原子弹的一种虚无主义的反应。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家有法国除荒诞派创始人贝克特,还有西德的彼得、魏斯、席尔德斯和海默,及英国的品特,美国的爱德华、奥比尔等等。

下面我们就从哲学基础、戏剧性和表现手法三个方面看看荒诞派戏剧的一些特性。

一、哲学基础

荒诞派戏剧以存在主义为理论基础。存在主义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流派,先由丹麦哲学家和戏剧家让·保罗·萨特通过戏剧形式在欧洲传播,影响极大。真正把存在主义之人生无奈感与荒谬感会为一种戏剧存在方式的,是二战后的一批荒诞派剧作家。

存在主义者把“自我”看作是存在的核心,世界万物是自我的表现、补充和阻碍,人的社会同样是荒诞的、冷酷的。道德,良心,忠实,谦虚都是互相争夺的手段。人生是痛苦的,毫无意义的,自然界和社会折磨人类,阻碍着他的自由意志,人是意识到自己要死亡的,因此死亡的恐惧一直伴随着他,人应当在痛苦和死亡的恐惧中领会人的存在意义。存在主义者探索人类生存的目的和意义,他们认为人所能存在的周围世界是荒诞的,冷酷的。自然界的存在没有意识,没有目的,没有理性,因而亦是毫无意义的。自然界对人是无情的,将永远做为对人类生存的敌对力量存在下去。而这种情况是永恒的,谁也无法改变。

荒诞派戏剧在存在主义理论基础上否定人类存在的意义。荒诞派剧作家们认为人与人的互相阻隔是造成人的孤单和痛苦的原因,必须通过人的主动行为来证明自我的存在。他们认为社会的黑暗根源在于“人”这个存在的本身,得出人是痛苦无望,一切荒诞的结论。

在荒诞派戏剧家看来,人类想从生活的死胡同中走出来是很困难的。所以,他们的戏剧结构是“圆形”的。比如在荒诞派戏剧的开山之作贝克特的《等待戈多》。

二、戏剧性

戏剧具有双重性,具有两种生命。也就是说它的一种生命是在文学剧本中,另一种生命存在于舞台之上。我国的世界级文豪鲁迅先生曾说过:“剧本虽有放在书桌上的和舞台上的两种,但究以后一种为好。”不能拿到舞台上演出的剧本不是好剧本,那是纯粹的纸上谈兵。文学构成中的戏剧性为舞台呈现中的戏剧性提供了思想情感的基础、灵感的源泉与行为的动力;后者赋予了前者以美的、可感知的外形。

戏剧性的两大特征是:动作性和冲突性。

第一,动作性。“戏剧,就其本质来说,是动作的艺术。”美国戏剧家约翰·霍华德·劳逊认为:“动作是喜剧的根基。”美国戏剧家乔治·贝克说过:“通过多少个世纪的实践,认识到动作确实是戏剧的中心。”演员扮演角色,使得剧本塑造的人物形象在舞台上活起来,主要靠的是人物自身的动作。戏剧在发展进程中曾经形成了不同的表演流派,比如体验派、表现派等等。各派对演员创作角色的过程各有不同的主张。但是,他们都承认:动作是表演艺术的基础。但是,并不是任何动作都是有戏剧性的。

第二,冲突性。冲突使人物的动作具有了明确的目的性、不断地发展;人物富于表现力的动作让冲突及其发展进程具体、直观地体现出来。动作和冲突不可分割,两者辩证统一,构成戏剧艺术特有的魅力。演员得从人物性格出发展开冲突和发展情节,这样才能避免一般化的表演。从实质上说,所谓“戏剧冲突”,就是“性格冲突”。

荒诞派戏剧的艺术特点之一就是它的反戏剧性。反对艺术传统。在结构上、语言上、情节上都表现反传统的戏剧。他们反对有结构的,逻辑性强的,连贯的故事。他们提倡所谓“纯戏剧性”。他们反对作家通过艺术形象对生活进行概括,他们把这个称为“说教”,“非本质”的东西,因为他们认为世界即是没有目的的,没有理性,没有逻辑的,人类生活过程亦是如此,只能按照生活原型,用艺术形式反映出来。

三、表现手法

现实主义戏剧是在接近客观现实生活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加工,演员要体验生活、体验角色。而荒诞派戏剧往往用象征、暗比的方法来表达剧本的主题思想。

要了解荒诞派戏剧的表现手法就必须得了解它的艺术特点。在上文中已经谈到了荒诞派戏剧的其中一个艺术特点——反戏剧性,下面是它另外的两个艺术特性。

象征手法。他们往往用象征、暗比的方法来表达剧本的主题思想。他们反对戏剧中的任何间接的介绍说明,不让人物述说自己的感受,总是用人物的精神状态和人的心理活动,即用道具、布景、音乐、动作把人物的精神“加以深化”。

喜悲剧。极端荒诞的景象赤裸裸地展现在舞台上容易造成观众的反感。因此,他们几乎普遍采取了滑稽剧的手法,他们发现笑是解除观众警惕性的最成功的技巧。然而这种笑中是没有欢乐的,而是用轻松地喜剧形式来表达一个严肃的悲剧主题。贝克特曾说:“观众必须有对社会的悲观意识,才能欣赏荒诞派戏剧中的幽默。”从一般意义上讲,荒诞派的喜剧形式只是幽默和讽刺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他们认为人们的行动本来就是滑稽可笑的。因此,反映它的艺术亦只能用这样的形式。

猜你喜欢

荒诞派贝克特戏剧性
这下麻烦大了
戏剧性十足的巴洛克艺术
美国自白诗的“戏剧性”
抖音:“滤镜”下的戏剧性与自我缺失
荒诞派演出
崩溃的剧场
《诗集:贝克特全集1》
维特根斯坦的梯子:语言哲学视阈中的斯泰因和贝克特
普希金的南方叙事诗中戏剧性故事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