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情境创设在语文教学中的奇效

2018-11-15佟荣春

散文百家 2018年7期
关键词:刘禹锡创设课文

佟荣春

辽宁省盘锦市辽河口实验学校

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有效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活动中去,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和掌握知识,陶冶情操,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它重在一改以往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生由过去的“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这样就大大的提高了学习效率。

一、创设导入情境,营造乐于学习氛围

1.设计音乐情境。

所谓的音乐情境就是利用学生爱听歌曲的心理,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设计一种反应学生生活同时又与新知识密切相关的歌曲,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社戏》一课时,我们事先用多媒体展示台湾校园歌曲 《童年》: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的叫着夏天,草丛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止上面——用这首学生耳熟能详的歌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每个人的童年都有快乐和烦恼,那么鲁迅的童年生活是怎样的呢?本节课我们就走进鲁迅的童年生活《社戏》。又如,学习朱自清的《春》的时候,先播放少儿歌曲《嘀哩》(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青翠的山林里,这里有红花呀,那里有绿草,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学生一下子就融入了朱自清的《春》的情境中。

2.设计故事情境。

所谓故事情境,就是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讲故事的形式,将与新知识相关的故事衔接起来,设置一种由生活、童话或神话中选出的有浓郁趣味性的故事情境,使学生受到强烈刺激,各种感官得以调动,激发学习动机。例如,在学习《陋室铭》这课时,同学们对刘禹锡的事知道多少?给学生讲刘禹锡的故事:贞元九年(793),刘禹锡中进士后,官至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可谓官运亨通。后因他参加王叔文的永贞革新运动,得罪了当朝权贵宠臣,被德宗皇帝贬至安徽和州当通判。按当时地方官府的规定,他本应住衙门三间大厦的官邸。可是,和州的知县是个势利之徒,他见刘禹锡贬官而来,便多般刁难。先是安排他住在县城南门,不久,又要他搬至北门,由原先的三间屋缩小到一间半,不久又要他搬居城中。半年之间,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狭小,一次比一次简陋,全家老小根本无法安身。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刘禹锡提笔写下了《陋室铭》这篇文章,并请他的好朋友,当时的大书法家柳公权书碑勒石,立于门前,以示“纪念”,一时轰动朝野。

现在,一千多年过去了,没有人会记住那个势利的县官,但刘禹锡的这篇《陋室铭》,却光照历史,留传千古。由此,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

3.设计图画情境。

所谓创设图画情境,就是利用美术与语文之间的可联系之处,通过画面使课文内容具体形象、立体可感,易于学生接受和理解。如我们在讲授李白的诗句时,用多媒体展示出图画:对面高山倾泻的瀑布,和远处站立着的衣带飘逸手捋长髯的墨客,让学生观察这是哪位诗人的哪首诗,引起学生对古诗文的记忆,去走近潇洒飘逸的李白,观看庐山秀丽的风景,香炉峰瀑布的壮观,体会诗人兴奋的心情,感悟轻轻的水气变成了紫色的薄雾,给学生营造一种朦胧的美感。激发学生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欲望。再看一看李清照的《如梦令》,多媒体展示:一幅清新淡雅的水墨画首先映入眼帘,明丽、轻悦的古筝声作为背景,一古典女子轻摇小舟,从荷花池中缓缓驶出,一飞鸟从荷花丛中腾空而起……整个过程让人如痴如醉,仿佛自己被带入宋朝,带入诗人“沉醉不知归路”的那个傍晚。又如在学习柳宗元的作品时,用多媒体展示图画:江边的独船儿,披着蓑戴着笠在雨中独钓的老者,让学生思考这是哪位诗人的诗作,然后把学生引入柳宗元的《江雪》:渔翁寒江独钓意境中,体会诗人虽处境孤独,但仍傲岸不屈的人格魅力。这正如《语文课程标准》中所述:“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为学生营造一种热爱语文的氛围。

4.设计时令情境。

所谓时令情境就是利用季节的变迁,巧妙的与新知识链接起来,达到水到渠成之功效。例如在讲授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时可设计导语:昨天,我们刚刚从朱自清的繁华似锦、芳草怡人的《春》里走出,今天,老师带领你们穿越时空隧道,去走进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看看《济南的冬天》又给我们展示一个怎样的世界。用一个精美的合乎时令的导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将学生自然而然的带入新课教学氛围中。

二、创设过程情境,激活主动学习意识

1.创设声音情境,强化学生思维。

在进入新课教学的环节时,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是教师范读课文或是学生朗读课文,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现代教学可设计多媒体展示:课文朗读,用标准的普通话,抑扬顿锉的声调、准确、传神地传达出课文的感情基调。无论是快乐明朗的、缅怀追忆的、慷慨激昂的,都将课文把握地非常到位。朗读配有音乐、文字、图片,文字根据朗读速度滚动,图片根据课文朗读的进度而自动切换,朗读声情并茂,可以渲染气氛,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系统。音乐、画面、声音的辅助手段,无形中丰富了课文的审美空间,增加了课文的表现力。整个音乐、文字、声音、画面造成了巨大的情感磁场,真正营造了一个可感、可知的情境,让人如临其境,深受感染。帮助学生很好地把握课文的情感,感受全文,体会文章的基调。

2.创设问题情境,增强小组合作意识。

在教学中,根据新课的内容,设计出难易适度的问题,最好是既能解决知识要点又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分组研究讨论协商,使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这样学习者的反应就会越积极主动。

3.创设参与情境,激发表现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出让学生亲身参与的情境,会让学生永生难忘。例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这一课时,让学生作一个课本剧,学生自导自演,选择合适的角色:愚蠢的皇帝、随声附和的大臣、天真无邪的孩子,既加深了对课本的理解,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表现力。

创设运用教学情境这种手段,可使学生在探究的乐趣中学习动机得到持续激发;可使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在学习、探索知识中;可使学生在美的情境中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思维能力得到充足的发展;可使学生真正变被动学习主动学习,由老师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使学习语文变成乐趣。

猜你喜欢

刘禹锡创设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赏牡丹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刘禹锡 陋室铭》
背课文
刘禹锡与《陋室铭》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