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共图书馆法》浅析县级图书馆的发展与管理
2018-11-15李智琴山西朔州朔城区图书馆
■李智琴/山西朔州朔城区图书馆
2017年11月4日,为了促进图书馆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推行《公共图书馆法》对区县馆的发展是个有力的推动。面对当前如此利好的形势,区县馆的运行方式和管理模式也要紧跟时代发展,积极寻求变革。
一、区县图书馆发展现状
就目前而言,区县馆由于没有经济自主权,依靠政府财政拨款,地方政府对其的重视程度不够,缺少经费的支持,直接导致区县馆的馆舍设施、文献信息资源的建设和服务水平、硬件技术支撑等方面受到影响。亟待解决地问题层出不穷,需要新的办馆模式的建立。人才匮乏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知识结构不够全面,工作人员大多不是本专业人才,缺乏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未来图书馆员的角色定位绝不仅仅局限在所谓的“图书管理员”,需要的是信息资源的管理者、信息分析与组织者、信息提供与传播者、信息利用的导航者、信息知识的培训者等多种角色的切换,对于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因此对于图书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是关键。这些因素,大大制约了区县图书馆的事业发展。区县图书馆可持续发展也受到了阻碍。因此,对于区县图书馆管理与发展上的创新迫在眉睫。
二、《公共图书馆法》中对区县图书馆的发展战略要求
(一)加强基层公共图书馆建设的重要性
在《公共图书馆法》中强调了加强基层公共图书馆建设的重要性,将基层总分馆制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从而形成了我国基层图书馆“以县级公共图书馆为总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村(社区)图书室等为分馆或者基层服务点”的多级总分馆体系;充分考虑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与均等化的要求。为县级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建设提供法律保障。
(二)《公共图书馆法》中对区县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根本保障
《公共图书馆法》条例指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公共图书馆事业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公共图书馆建设纳入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加大对政府设立的公共图书馆的投入,将所需经费列入本级政府预算,并及时、足额拨付”,对于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对区县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的管理职责进行明确规定,有利于区县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三、实行机制管理,培养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一)制定考核机制,激发工作人员学习积极性
针对当前区县图书馆缺乏图书情报专业的专门人才,文化业务水平高低不平衡,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工作人员的文化水平和业务能力的培养是重中之重,应该开展有目标、有计划、有措施的全员继续教育工作,尤其参加图书情报专业的理论知识学习,并将其作为工作人员考核的指标之一,为对工作人员的各方面能力进行考核,使得真正做事,履行职责的工作人员不会被埋没,考核指标应当量化,避免考核内容和标准的单一,要明确岗位职能,职责分工详细,将考核结果作为考核、聘用、职称评定的依据,涉及到工作人员的切身利益,这样才能引起工作人员的重视,向图书馆研究型馆员努力提升。
(二)实行竞争机制,发挥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以本馆实际出发,制定年终评优评先的制度,按照全年工作人员的表现来定,在制度中明确全年工作安排,工作职责和职能,使得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从而鞭策工作人员在岗位上努力工作,刻苦钻研业务,发挥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鼓舞士气和热情,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敬业精神。多种激励机制的制定和实施,有利于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更好地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为读者做好信息服务和参考咨询服务。
四、创新读者服务工作,更好地发挥图书馆社会教育职能
(一)大力开展宣传活动,创新活动形式
图书馆服务效能的体现离不开文化宣传活动,在“全民阅读月”“世界读书日”等节日节点举办阅读推广活动,使得读者在参与活动的同时享受阅读的快乐,在参与中真正了解图书馆的功能、服务内容等,让其走进图书馆,更好地利用图书馆;其次,应将知识讲座,公益展览作为常规服务,区县图书馆应与同行业协作、引入社会合作等方式开展读者喜闻乐见的活动。读者活动的内容、形式的创新至关重要。再次,发挥媒体效应,跟进活动的相关报道、资讯、动态,扩大宣传力度,引领全民阅读新风尚。
(二)提高图书馆利用率
区县图书馆应每年在购书前推行“读者荐书”活动,了解读者需求情况,在选书采购时依据征求到的读者意见,有选择性采购读者受欢迎的书籍刊物,这样就大大提高文献的流通量。
区县图书馆应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坚持“以人为本”,发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示范作用,积极推进区县图书馆工作的创新与发展,使得文化便民惠及千家万户。
[1]李雪峰.浅谈区县图书馆工作创新与发展[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3(5).
[2]严子健.区县级图书馆管理改革的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