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政治参与对青少年公民意识的提升作用
2018-11-15张浩浩
张浩浩
网络环境为青少年提供了政治参与的途径,能够有效提升青少年公民意识。研究网络政治参与对青少年公民意识的提升作用不仅能够优化青少年网络政治参与,提升青少年公民意识,而且对我国政治文明建设有着深刻意义。
一、网络政治参与对青少年公民意识的提升作用
(一)促进青少年公民参与意识的成长
网络政治参与的主体十分广泛,无论是高校学生还是社会公民都通过网络平台参与政治。并且,网络政治参与的形式丰富多样,网民不仅可以在门户网站的新闻后面跟帖,还可以在论坛对政治事件进行讨论并发表见解。同时,网民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向各级政府机构来表达自己的政治见解。多样化的网络政治参与方式提高了网民的政治参与意识。由此可见,网络为青少年公民提供了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政治参与的对象,能够有效提高青少年的公民参与意识。
(二)促进青少年公民权利意识的成长
网络政治参与对青少年公民权利意识的成长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在网络时代,人们更加重视自身权利的维护,并善于运用法律武器和政治政策来维护自身权利。这是因为,随着手机、电脑等设备的普及,互联网已经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社会进入了网络时代。公民可以将自己所遇到的权利被侵害的事件发布到网上引起社会的关注,利用社会舆论的力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促进青少年责任意识的完善
公民的责任意识是公民对自身角色的认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公民责任意识主要包括国家责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及他人责任意识。而网络政治参与对青少年的责任意识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网络政治参与能够使青少年充分认识自己的公民地位,并积极承担公民对国家、社会和他人的责任,通过网络对社会事件进行讨论,并通过网络表达自己的观念,以提高青少年的责任意识。
(四)促进青少年法律意识的成长
青少年的政治参与离不开法律的约束与规范,网络政治参与能够有效培养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坚定青少年的法律信仰,使青少年能够在政治参与中遵守法律规定。具体来讲,网络平台对我国法律的宣传和普及有着重要作用,青少年可以通过网络中的典型法律事件和法律知识宣传加强对我国法律的了解,充分认识到法律对公民生活和政治参与的重要性,了解法律对公民政治参与的规定。
(五)促进青少年平等意识的提升
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网民都是独立的个体,不受现实生活中地位和身份的限制,网民能够借助网络环境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念,搜索需要的信息,网络空间为网民提供了一个具有平等性的环境。因此,网络政治参与能够有效提升青少年的平等意识。青少年可以通过电子投票的方式参加网络政治参与,网民的投票行为是平等的。并且,在网络政治参与过程中,人们会忽视青少年的社会地位,只是将青少年作为普通公民来对待,青少年能够在网络参与过程中充分发挥公民的作用,平等地享受公民的权利。
二、完善网络政治参与提升青少年公民意识的策略
(一)健全网络政治参与法律机制
健全的法律机制能够使青少年的政治参与得到规范,提升青少年的公民意识。因此,我国应积极健全网络政治参与法律机制。具体来讲,我国应积极制定网络政治参与相关法律规定,加强对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约束,避免公民网络政治参与中的违反犯罪行为。并且,我国应积极推行网络政治参与法律问责制,对违反网络政治参与法律规定的网民进行法律责任追究,突出强调公民在网络政治参与中的法律责任,使用法律武器来规范青少年公民的网络政治参与。
(二)完善网络政治参与互动机制
虽然网络为公民提供了政治参与的途径,但是网络政治参与也需要政府的引导,因此,我国需要加强政府与网民之间的沟通,形成政府和网民之间的良性互动。为此,政府应重视网民的政治参与,在事件发生之后要及时与网民进行活动,听取网民的相关建议,充分尊重网民的政治参与。并且,政府部门针对重大决策的实施与网民进行交流,确保网民对重大决策的知情权,消除网民在政治参与中的负面情绪,集中网民智慧促进政府决策实施。
(三)构建网络政治参与责任机制
针对网络的虚拟性与网络政治参与的非理性特征,我国应积极构建网络政治参与责任机制,明确规定公民在网络政治参与中的责任意识,规范公民的网络政治参与欣慰。为此,我国应积极推行网络实名制,要求网民为自己所发表的言论负法律责任,防止部分网民在网络上散步谣言、恶意攻击他人。另外,我国应积极构建完善的网络政治参与理论体系,加强对网络政治参与理论的科学研究,对网络政治参与中的网络价值、人本思想等进行深入研究,肯定网络政治参与的社会价值,规避网络政治参与的消极影响,促进网络政治参与的科学开展。
[1]熊光清.中国网络政治参与的形式、特征及影响[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7(03).
[2]柯艺伟,郭周睿.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问题探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08).
[3]王雁,王鸿,谢晨,王新云.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认知与行为的现状分析与探讨——以浙江10所高校为例的实证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