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本插图的有效应用

2018-11-15孟铁牛

散文百家 2018年10期
关键词:隐者人物形象语文课

孟铁牛

江苏省沭阳县七雄中心小学

在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中,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漂亮的插图。对于课本插图不同方式的使用,在达成教育教学效果方面,表面看、短期看差距不大,实质上却大相径庭。不合理地使用插图,很可能偏离语文教学的本质目标,转移学生对文本的注意力,束缚学生想像力的自由发挥,使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把握、人物形象的理解、诗词意境的感受方面千人一面。如果在教学中巧妙、策略地利用插图,突出发挥其辅助功能,就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下文拟就上述几类插图使用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作简要阐述。

一、主次分明,重点突出

主次不分问题就是喧宾夺主的问题。首先必须明确的是,语文课必须是语文课,它不是美术课,必须遵循语文学习的认知规律,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为归宿,不能把语文课上成图片鉴赏课,弱化课堂的语文特点,冲淡学习效果。

当然,几乎不会有人反对,语文课上语文目标的达成方式主要应该是凸显语文特点的“读写听说”,也就是说,学生只有通过与典范的语言材料的亲密接触,才能培养良好的语感,深入理解文本,创造性的感受人物形象的特点或者文本意境。图片哪怕再精美,由于上述的接受方面的特点,其作用应该是辅助性的。

有位教师在公开课上教读陈毅的《青松》一诗,花了大量的时间让学生仔细观看、描述课本插图,这还不够,还在其课件上每一页都附上不同姿态的青松的图片,使得学生在聆听老师朗读的过程中还对画面指指点点,转移了对文本的注意,这种做法显然削弱了课堂的语文性,值得商榷。

二、诗词意境插图和人物形象插图的使用策略

人物形象插图和诗词意境插图在类型和使用上有共同点,因而放在一起说明。在语文课堂上,是先由插图到课文,还是先从课文到插图,看似无关紧要,实则区别甚大。

一次班级讲故事活动,有一个学生给大家讲《三国演义》里的“赤壁之战”。学生讲得绘声绘色。我注意到学生主要是根据电视连续剧《三国》的镜头来描述这个故事的。在他讲完之后,我就特意提了一个问题,请他描述一下曹操的形象。他的描述结果很显然就是演员鲍国安饰演的曹操形象,并且他也承认不是通过小说和故事书而是通过电视了解赤壁之战的。

这个例子发人深省。从电视画面的形象入手把握曹操这个人物形象,学生头脑中的人物基本是画面给定的,固定的人物造型和性格。即使他长大之后阅读《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他对曹操这个人物形象的理解大概很大程度上仍会受到影视图像――演员扮演的人物形象的束缚。反之,如果他首先接触的是以语言文字为媒体的文本,他对人物形象的理解首先就是主动的、创造性的、个性化的,此后无论是图画还是影视形象,都只能是对他的个性化解读的补充、完善。因此,在教学当中,课本中人物形象插图和诗词意境插图的使用,适当的顺序很重要,即先让学生充分接触文本,进行主动的、创造性的、个性化的理解,然后再细读插图,对插图作描述和品评,对自己个性化的或不全面的理解作丰富、补充或修正。

苏教版小学教材五年级(上)第三课《寻隐者不遇》一课,文本页旁边配有一幅诗意插图。这幅插图的画面色彩淡雅清新,境界高远。近景是几颗高大的苍松掩映,松间小径之上,一位老者斜挎包袱,背插雨伞,正在向童子询问着什么,童子手持树枝应答,身后跟着一只小狗,面对来客正警惕地张嘴吠叫。远景是云雾笼罩中隐约呈现的高大山峦。由图片引入课文:初读古诗时,教师先出示根据课文插图制作的幻灯片,配上舒缓的民族音乐,教师进行范读。接着让学生对照幻灯片、自读古诗来进行说话练习。结果,学生几乎全盘接受了来客与童子的人物造型,包括形象、年龄、装束等,甚至包括插图中的一条小狗。

由文本研读到图片欣赏,在充分朗读诗歌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文字进行大胆想象:谁问?问了什么?童子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回答问题时是一种什么样的语气?师傅有没有出现?寻隐者而不遇,师傅没有遇到,但是你有没有感受到隐者形象的存在?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对照插图,看看插图上少了什么?评价插图是否充分表现出了诗歌的情景?

由此一来,人物的朝代、来访者的年龄、身份、衣着、来意,学生们都莫衷一是,对童子的年龄、身高、衣着、身边有没有狗、回答问题时的神态动作也态度不一。有的学生认为仅从图片是不能感受到隐者形象的,但是结合诗歌的内容就能想象出图画中所没有能表现的隐者的形象。对于诗歌主旨的探讨也是动态性的,个性化的:有的学生认为通过对话感受到了隐者的高洁的品质,作者对隐者非常仰慕;有的学生认为诗人的情绪变化很大,由充满希望到失望,到还有一线希望乃至最后绝望;有的学生认为虽然诗人没有探访到隐者,但是置身于这云雾迷蒙的景色中,心情还是愉悦的……

同理,对于课文文本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插图,使用策略及其依据与诗词意境插图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猜你喜欢

隐者人物形象语文课
寻隐者不遇
《寻隐者不遇》续篇
如何做好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可怕的语文课
论近年来中国网络剧人物形象创新
语文课里挣分忙
寻隐者不遇
语文课应该培养什么?
辛弃疾田园词中的人物形象
巧用侧面描写,丰富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