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化的批判和批判的异化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异化论变化
2018-11-15赣南师范大学
■吕 敏/赣南师范大学
一、异化的概念
“异化”一词来源于法语“alienation”,其本意是“转让”或者“出卖”。异化作为一个哲学概念是指独立的社会关系或社会状态,即人们创造出来的产品总是与人的主观愿望相背离,成为与人相对立的异己的力量。在近代西方,异化是作为“转让”来解读的。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就使用了“转让”意义,这种转让是政治权力的转让,异化概念在政治领域探讨。继卢梭之后,爱尔维修、傅立叶等从经济、伦理等层面进行了探讨。异化概念最初是在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内使用,并没有普泛化。将异化概念普泛化的是德国古典哲学的费希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
费希特是第一个使“异化”概念具有普遍的、抽象的思辨意义的哲学家。自然界和人类历史是“自我”创造和异化的产物,是“非我”。世界就是一个“自我——非我”的异化过程。在费希特笔下,异化具有了哲学内涵。异化概念在黑格尔那第一次得到了系统的阐述。在客观唯心主义者的黑格尔看来,异化就是一种客观化、对象化。异化是一个中性概念,是用来描绘精神自我演化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是普遍存在的现象。继黑格尔之后,费尔巴哈抛弃了黑格尔的精神异化思想,他从人本主义出发关注人的价值、人的本质。“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把宗教世界归结于它的世俗基础”,宗教就是人的本质的异化,人将自己的本性交于宗教,人的价值与尊严发生了异化只能匍匐在上帝的脚下。费尔巴哈的异化具有强烈的道德批判与人本主义色彩,异化成为了一个价值范畴。
马克思的异化概念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立足于当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提出了劳动异化,劳动异化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产物。劳动异化概念的提出将抽象的异化概念还原为具体的劳动,摆脱了神秘抽象的面纱。异化是人类社会特定历史阶段产生的特殊历史现象,具有历史阶段性能够为人类所扬弃。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异化的批判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异化批判的内容
1、统治异化
与以往社会直接的政治统治形式不同,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是一种启蒙理性与技术理性统治的社会。启蒙精神与技术理性是人类用以增强本质力量与实现人的普遍自由的手段,但是现代社会对于启蒙与技术的崇拜使得启蒙与技术成为了新的神话,国家机器借助于启蒙精神与技术理性走向集权主义,人成为机器上的一个环节,按照所谓的科学程序进行运转。在启蒙理性与技术理性的统治之下缺少主体性与价值关怀,人的需要被忽视,人完全淹没在这种普遍异化的世界之中。技术理性与启蒙精神并未使人获得自由,反而成为扼杀自由与个性的异化力量,成为新的统治形式。
2、消费异化
消费活动按照弗洛姆在《资本主义异化问题》中的理解应该是“一个具体的人的活动,我们的感觉,身体的需要,我们的美学欣赏应该参与的活动。”在消费活动中,主体应该是具体的、感觉的、感情的、有判断力的人,消费活动是一个创造性的体验过程。但是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消费仅仅是对人为刺激所引起的满足,人们消费并不是自由自主地选择商品,实际上人们是在虚假需要的操纵下购买特定的商品,这种需要“取决于个人所无法控制的外力;这些需要的发展和满足是受外界支配的。”人应该具有的独立的真正消费活动异化为一种外在的虚假行为,人本身成为发达工业社会控制下的一个被动消费者,成为工业产品的奴隶。
3、心理与艺术异化
现代社会不仅存在经济上的压抑,现代人的心理具有压抑性特征;人类在面对自由带来的责任时产生的对自由的恐惧与不安,产生了对自由的逃脱心理。人们丧失了真实的需要与人格,丧失了人应该具有的心理上的真实感受和鉴别力,失去了作为人的本质的自由选择力。艺术作为一种批判性、否定性的力量,在现代社会中异化为大众文化,失去了其应有的批判维度,“对既定秩序起着巩固而不是否定的作用。”艺术在现代社会的技术作用下异化为一种大众化、商品化的东西,创造性为齐一化、虚假的个性所取代,成为欺骗性的大众文化,赞美现存社会,消解对现实的不满,操纵人们的审美感受。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异化批判的特点
1、基于社会异化现象表层的伦理批判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提出劳动异化理论后,并没有从伦理道德的层面对异化现象进行批判,而是转向社会经济政治问题研究,从社会生活的本质中去寻找隐藏在异化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接受了异化的概念,却并没有接受马克思研究异化的方法。卢卡奇的物化理论虽是在研究商品拜物教的基础上提出,但是其理论批判是主客体的分离、主体性的丧失,带有浓厚的黑格尔思想印记,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色彩并未得到重视。卢卡奇之后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则更是从文化、哲学、心理学等上层建筑领域进行异化批判,对异化现象的认识仅从社会现象表层进行,批判也是一种人本主义的道德伦理批判。
2、异化批判视域的扩大
从基于商品拜物教的物化的批判到霍克海默的启蒙精神与工具理性批判再到马尔库塞的压抑性理论,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异化批判视域逐渐扩大。资本主义社会商品拜物教的批判,异化研究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下展开,着眼点也是基于阶级社会的对立,因而卢卡奇能够重视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作用。对启蒙精神、工具理性、文化、消费等的异化批判在扩大批判视域的同时,也将异化现象永恒化与普遍化,异化不再是特定历史形态下、特定社会制度下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异化成为人类共同所面临的问题。
3、异化理论框架的开放性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异化批判理论虽然继承了马克思的异化批判理论,但是其理论框架并不仅仅是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论构建在人本主义大框架的指导下,糅杂了黑格尔、马克思·韦伯、弗洛伊德等人的理论。西方马克思主义想通过异化理论构建区别于正统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但其理论框架的开放性使其逐渐偏离了应有的方向,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成分逐渐丧失,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极大的矛盾性与非系统性。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批判的异化
(一)异化概念的异化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从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出发,从劳动者与劳动产品的异化、劳动本身的异化、人的类本质的异化与人与人的异化四个方面阐明了劳动异化理论,是经济生活中的不合理状况,本质与现实的冲突。在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那里异化的概念不再与经济生活中的不合理状况相联系,异化成为一种个体主观的变异体验,是人在现代社会中的一种生存方式,异化是现代社会的“常态病理”。
(二)异化批判理论现实基础的异化
青年马克思的异化理论虽有不足,但是他的异化问题研究的立足点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制度,关注的是现实的社会经济生活,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和客观现实对人本质的制约与异化。在马克思笔下,异化产生是有其社会经济基础的,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随着历史的发展异化是能够被扬弃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看到了社会上的异化现象,但是他们的理论分析并没有立足于现实的经济基础,而是转向哲学、美学、文化艺术等上层建筑领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分析脱离了社会经济基础,没有认识到异化产生的现实基础,认为异化是人类社会自古以来就有的一种现象,是永恒的、普遍的。
(三)异化批判理论落点的异化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不断转向强调主体的能动性与主观意识,寻找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之间的中介物,关注与个体生存相关的消费、文化和心理活动等。理论视角不再是宏观社会研究,越来越聚焦于上层建筑内的某些社会历史现象,理论落点不再是寻求社会制度的不合理性根据,从而为社会变革提供理论依据。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聚焦于消费的异化、艺术与心理的异化等等具体微观的异化现象,更多的是一种对社会制度某一方面不满的宣泄。在这种宣泄中,异化批判理论的落点也不再是理想化的人类理性与主体的复归,理性成为批判理论的对象,非理性与主观随意性所带来的是使具有现实性的异化理论成为空洞的理论分析。
[1]陆梅林,程代熙.异化问题[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6.
[2]张一兵,胡大平.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逻辑[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