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宁:精品水果助力脱贫攻坚
2018-11-15胡玉山
文_当代贵州融媒体记者 / 胡玉山
镇宁自治县依托自身独特的气候资源,大力发展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把水果产业打造成为当地脱贫攻坚的主抓手,成为远近闻名的水果之乡。
日前,记者走进镇宁自治县良田镇乐丰村的火龙果种植基地,红彤彤的果实映红了一片片山坡,果农们来回奔走忙采摘,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近年来,镇宁依托自身独特的气候资源,大力发展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围绕“一廊、六园、三区”规划,建设由北至南的百里产业长廊,逐渐形成了以“樱桃、蜂糖李、火龙果、芒果、百香果”五大精品水果为主,辅以菠萝、甘蔗、芭蕉、石榴等的水果产业布局。如今,水果产业不仅成为镇宁脱贫攻坚的主抓手,还让镇宁成为远近闻名的水果之乡。
做强产业聚活力
走进良田镇万亩精品水果生态观光示范园区,从河岸边沿着山坡延伸到山顶都种满了火龙果,翠绿的火龙果枝条上挂满了红色的果实,让人垂涎欲滴。“园区内种植了热带精品水果4.45万亩,其中火龙果种植面积1.5万余亩,连片种植面积大、品质优,是全国品种较全的火龙果资源圃,从7月初进入采摘期对外销售开始,时间能一直延至冬季。”镇宁农业局局长张志荣说。
2012年以来,镇宁重点打造包括良田镇、简嘎乡在内的北盘江河谷万亩精品水果生态观光示范园区,共发展火龙果种植2.28万亩,已进入丰产面积1.3万亩,预计2018年火龙果产量为1.56万吨,同比增长20.9%,总产值将达9360万元,成为当地贫困农户脱贫致富的主要产业之一。
“春采樱桃夏尝李、秋品百香冬芒果”。如今,水果产业已成为镇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一大亮点。
“镇宁气候特殊,跨多个气候带,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湿暖共节等特点。依托立体型气候,狭长地带的地理分布区域,形成了多元化的水果蔬菜资源和种植特点,在四季都有丰富的水果品种填补市场。”张志荣介绍。
“镇宁樱桃聚集了气候、品种、采摘、口感四大优势,有早春第一果的美誉。我们已将其列入‘一县一业’来打造,并在2017年成功申报了国家地理标志。”说起镇宁樱桃,镇宁自治县委副书记、县长潘登岭如数家珍。2018年,全县樱桃产业产值达2.8亿元,按照该县“十三五”规划,2019年樱桃种植面积将达8万亩。
和镇宁樱桃同样名声在外的还有“镇宁蜂糖李”,2017年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其果实大、果顶平、核小离核、味甘甜如蜂蜜、果肉致密酥脆、香味浓郁,常年供不应求。每到蜂糖李收获的季节,省内外的客商纷纷涌向六马、良田等地进行采购。
镇宁自治县以良田镇、简嘎乡为核心区,发展百香果产业,覆盖带动贫困户2526户11061人。图为简嘎乡种植户采摘百香果。(周庆子 / 摄)
为做大做强蜂糖李特色产业,镇宁以六马镇为中心建立了贵州省级高效农业园区——镇宁蜂糖李产业示范园区,辐射带动全县10多个乡镇发展李子产业。今年,全县种植有蜂糖李、四月李、六月李等李品种,面积达17.32万亩,产业总产值达9.03亿元。其中,蜂糖李种植面积6.6万亩,投产3.5万亩,产值达6.48亿元,成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脱贫路上果飘香
近段时间,在六马镇打帮河,河道两岸的芒果树上挂满了诱人的果实。
“今天要采摘两万多斤芒果给客商运过去,现在差不多采摘了1万多斤。”北盘江芒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芒果种植大户杨盛金正忙着采摘芒果。
杨盛金的合作社所在地纳建村地处打帮河特色水果农业示范园区,该园区自2017年开始筹建,并于今年1月成功申报为省级示范园区。
“我们合作社通过种植芒果,年利润达到100万余元。现在大家的干劲很足。”面对记者的镜头,杨盛金笑得很灿烂。
据了解,打帮河特色水果农业示范园区内的芒果种植面积达1.8万亩,投产1.5万亩,全年可采5000吨,产值达2000万元以上,覆盖贫困人口420户1884人,带动就业2500余人(次),成为农户增收脱贫的主要渠道之一。
“下一步,我们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减少种植户的生产运输成本;同时扩大宣传,做好市场的保质和产品销售工作;引进深加工,对产品进行附加值的提升。”对于下一步如何扩大产业发展,让农民增收致富,六马镇政法委书记韦自平如是说。
镇宁自治县北盘江河谷万亩精品水果生态观光示范园区种植火龙果2.28万亩,已进入丰产期的有1.3万亩,成为当地贫困农户增收致富的主要产业之一。图为果农采摘成熟的火龙果。(曹业辉 / 摄)
百香果作为镇宁新引进的精品水果,近年来的发展也是风生水起。
“这几天正是百香果的成熟期,又有一个绿色产业能让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了。”简嘎乡党委书记饶思红开心地告诉记者,今年当地有200多亩百香果挂果成熟,亩产可达3000斤,按保底每斤3元的收购价计算,收入很可观。
据张志荣介绍,镇宁将以良田镇、简嘎乡为核心区,发展百香果产业,今年全年将完成9000亩的种植面积,覆盖带动贫困户2526户11061人增收。
作为镇宁品牌水果的樱桃,在带动脱贫攻坚方面也是成效斐然。
“以前家里的地都是种玉米,生活入不敷出,自从在村里带领下栽种樱桃树后,收入逐渐增加,生活条件也越来越好了。”白马湖街道永和村村民张元虎现在已经成为村里的樱桃种植大户,家里的30亩土地都用来栽种樱桃,丰果期的收入能达到十几万元。在他的带领下,周边的其他村民也跟着一起栽种樱桃,逐步走向富裕。
永和村之前是省级一类贫困村,通过规模化带动樱桃产业发展,2017年实现了整村脱贫。
“村里共修建了14.6公里的机耕道,方便樱桃的栽种和运输,今年还将完善基础设施,修建采摘便道,通过农旅结合的方式,提升樱桃的产业价值。”永和村村支书张元明介绍。
2017年,镇宁樱桃种植规模达5.2万亩,产值达2.16亿元,带动农户4333户19501人,其中脱贫2103人,成为当地农业产业扶贫的一大助力。2018年樱桃产业产值达2.8亿元,按照该县“十三五”规划,2019年樱桃种植面积将达8万亩,发展前景更为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