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谷陇镇减贫记

2018-11-15袁航

当代贵州 2018年40期
关键词:黄平易地乡镇

文 / 图_当代贵州融媒体记者 / 袁航

极贫乡镇黄平县谷陇镇过去1年多时间里,减少了贫困人口1.3万多人。

作为贵州20个极贫乡镇之一,黄平县谷陇镇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7653人。2017年以来,谷陇镇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易地扶贫搬迁、产业扶贫等举措,不断夯实发展基础,帮助贫困群众增收致富。过去一年多时间里,谷陇镇减少了贫困人口1.3万多人。

路畅通 天地宽

在谷陇镇万头肉牛养殖项目基地,快速运作的各类机器正书写着谷陇镇的新变化。

该项目由谷陇镇引进的龙头企业贵州黄平农博翔有限责任公司运作,按照“企业+贫困户”的发展模式,解决贫困农户150人就业,并带动100户贫困户通过养牛和种草联动发展。

为何选择谷陇?贵州黄平农博翔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猛讲了两个核心因素:一方面黄平是贵州畜牧生产大县,养牛产业是黄平“一县一业”的主打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另一方面谷陇镇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完善,为公司在谷陇发展提供了支撑。

路不通、路难行一度制约着谷陇镇的经济社会发展。

2016年8月,谷陇镇编制了《黄平县谷陇镇定点包干脱贫攻坚实施方案(2016—2020年)》,从夯实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入手,按照“一乡镇一对策、一乡镇一规划”原则和“两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四年脱贫困”要求,整合极贫乡镇子基金、部门资金等约10亿元建设县乡道路、通组路、产业路共计470余公里,目前该镇已全面实现“组组通”全覆盖,打通了谷陇至黄平县城的交通瓶颈。

道路通后,村民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不少村民改变以往不出远门的习惯,纷纷走出去,寻找脱贫出路。

鱼良村驻村第一书记刘太照说:“现在村民们有的学习种植养殖技术、有的外出打工挣钱、有的跑运输、有的搞电商,不少百姓盖起了新房,生活条件发生了很大改变。”

克麻村把蔬菜卖到了镇上及周边乡镇,改写了全村多年来的贫困历史,于2017年成功出列。

住新居 能就业

“我是第二批搬过来的,本来在第一批搬迁计划中,但担心搬进来后找不到工作便拒绝了。”6月底刚从大寨村搬到谷陇镇大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村民杨富民告诉记者,让他打消顾虑搬进来的,是谷陇镇举办的一次参观活动。

5月5日,为了让贫困群众加深对易地扶贫政策的理解和对易地搬迁安置点建设情况的了解,进一步消除对易地扶贫搬迁的思想顾虑,谷陇镇组织符合搬迁条件的贫困户到安置点参观。

在移民安置点观看完宣传展板、安置点规划图、房屋平面图和样板房效果图、就业展板后及正在建设的新社区办公楼、银饰街、饮食街、民族工艺品市场等基础设施后,杨富民和23户贫困户当场签下了愿意搬迁和拆除旧房承诺书。

在安置点斜对面的谷陇镇忠源圣服饰有限公司里,6月底搬进来的贫困户杨中荣正在把布料叠放整齐,准备回家吃中午饭。

“来这里上班一个多月,已经领了2800元工资。”杨中荣说,“以前早出晚归种庄稼勉强够维持生活,根本没有闲钱,现在在厂里上班,一个月轻松不说,还能挣不少钱。”

记者了解到,在谷陇镇忠源圣服饰有限公司一百多名员工中,有80多名是从各村搬迁过来的贫困户。该服装加工厂项目是谷陇镇极贫乡镇脱贫攻坚子基金项目,总投资1100万元,主要承接服装、民族服饰、文件包、鞋业等设计和加工。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将解决800余名贫困人口就业。

按照大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规划,将搬迁贫困户1258户6372人。为拓宽搬迁贫困户的就业渠道,谷陇镇还整合安置点周边资源,积极打造民族服饰一条街、民族银饰一条街、民族饮食文化一条街“三街”项目。

谷陇镇副镇长陈杰表示,该项目将直接提供就业岗位2000余个,确保搬迁贫困户每户有1人以上就业,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立志气 奔小康

轻轻翻转辣椒树,拔掉几棵杂草后,杨阿桑老人把地上的坐垫往前移了移,小心翼翼地把辣椒上的虫子扔出了棚外。

杨阿桑是谷陇镇克麻村人,今年初,她说服家人来到克麻村“大球盖菇+蔬菜”循环产业化扶贫项目基地务工。她表示,每天70元的收入让她很满足。

“以前生活条件不好,付出再多也只够填饱肚子,现在不一样了,靠自己的努力就能过上好日子。”岁月变迁让杨阿桑更具智慧与哲思,她拔掉一棵杂草后,笑笑说,“既然赶上了好时代,我要再拼几年。”

靠自己的努力就能过上好日子,这是克麻村人以前不敢想、也不会去想的事,多年来的贫穷生活似乎磨掉了他们的志气。一年多前,许多贫困村民还过着“等靠要”的懒人生活;如今,全村人都像经过训练的战士一样,在村里基地务农、自己搞养殖、或是通过村里的介绍到县城务工,每个人都投入到改变自身命运的战役中。

2017年10月,克麻村“大球盖菇+蔬菜”循环产业化扶贫项目建成,采取订单收购形式,由黄平县阿仙萝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负责技术指导,并实行保底价回收产品,贫困户按照规范化技术进行种植,覆盖了克麻村贫困户125户586人。

克麻村支书雷金文告诉记者,该项目主要采取“龙头公司+村集体公司+贫困户”扶贫模式,形成利益共享联接机制,村民不仅可以分红,还可以到基地务工增加收入。

产业扶贫是扶贫开发工作的核心和关键,是解决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生存发展的根本手段。谷陇镇以“助农增收”为核心,着力抓好产业扶贫,建成食用菌、白茶和蔬菜种植基地及生猪、肉牛、蛋鸡养殖基地,实现全镇贫困户产业全覆盖。

在鱼良村,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做好产销对接,改变了传统种植模式,糯小米种植成为覆盖全村212户贫困户的脱贫产业。

在谷陇镇白芨产业种植驯化基地,建成苗木驯化大棚80个,辐射翁勇村、青塘村、山坪村等10余村1000余贫困户,种植白芨3000亩,可带动贫困户1000余户4500人脱贫……

“我们希望通过各种产业发展形成脱贫合力,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稳定增收。”陈杰说。

黄平县谷陇镇克麻村“大球盖菇+蔬菜”循环产业化扶贫项目采取订单收购形式,覆盖了全村贫困户125户586人。图为村民正在查看番茄长势。

猜你喜欢

黄平易地乡镇
我国乡镇污水处理模式的探讨
联合应用经鼻高流量吸氧与优质护理干预在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乡镇权力能否跳出“虚化陷阱”?
陕西易地扶贫搬迁报告
抚州市脱贫攻坚图片展
不喜欢下厨的女人 也可以玩转餐饮业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四大看点
易地扶贫搬迁将投入6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