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英语学习需求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分析
2018-11-15付颖
付 颖
(牡丹江师范学院西方语言学院 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要提高大学生的英语水平,改善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充分地考虑到学生的学习需求。只有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才能将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使学生愿意去学习英语,从而提高教学有效性。
一、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学生的积极性不高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许多教师和学生都没有摆脱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认为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取得相应的证书,为学生以后的就业提供更多的保障。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学生学习英语并不是因为兴趣,也不是因为有实质性的需要,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再加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基本是对单词、短语、语法等进行分析讲解,使英语课堂比较枯燥,所以会降低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二)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差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在大学英语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形成思维定式,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存在明显的距离感,两者在课堂上的互动很少。于是,对于教师所讲解的内容,许多学生都不敢质疑,其在学习过程中也表现得十分被动,不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在学习过程中本身就应该多交流,才能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应用能力。如果师生、生生间的互动性太差,就会导致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大打折扣,也无法真正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学生英语学习需求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策略
(一)提高教学针对性
基于学生英语学习需求视角的大学英语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出发,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大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需求各有不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尽可能地丰富教学形式和内容,使大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都能得到更好的满足。比如,有的学生英语基础比较牢固,教师可通过微信、QQ等平台,为其提供难度更大的英语阅读资料,并要求其完成相关的阅读题目,写读后感等,以提升其英语综合水平;对于在听、说、读、写某一方面比较欠缺的学生,教师则可将学生分类,针对不同类别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提升。如将口语表达能力比较差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通过不同的主题让其进行口语练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
(二)培养学生英语兴趣
在大学英语学习中,学生对英语的兴趣是非常关键的,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越浓厚,其学习需求越多。反之,当一个学生对英语缺乏兴趣时,其就会感觉到英语没什么可学的,学习需求也会比较少。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比如,在“The Meeting of Two Old Friends”的教学中,教师可先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播放一段有关老朋友见面的小视频。当多年未见的两个人突然见面,可能会有些尴尬,可能会充满惊喜,每个人的内心感受都会不同。通过视频的播放,能让学生想起自己与多年未见的老同学、老朋友相见的情形,促使其想要了解文章中两个老朋友见面是怎样的情况,从而将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激发出来,提高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积极性。
(三)丰富英语教学方式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为更好地满足学生对英语的学习需求,教师需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让具有不同学习需求的学生都能够进行更加高效的学习。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不仅能给学生带来新鲜感,保持学生对英语的学习热情,还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比如,采用多媒体、电子白板、英语网络学习平台、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而教师则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指导。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疑问时,可随时向教师请教,也可随时与同学讨论。与传统固定时间和场所的学习模式相比,这些现代化的学习方式能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能更加轻松。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有多样性,因此,大学英语教学的不断创新,要注意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并丰富英语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在不同的教学模式下保持对英语的学习热情。同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合理选择学习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在大学英语学习中的效率,促进学生英语综合水平的提升。
[1]汪红霞.学生英语学习需求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研究[J].校园英语(中旬),2016,(10):37.
[2]王红霞.学生英语学习需求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学策略研究[J].海外英语(上),2016,(9):91-92.
[3]安杰.学生英语学习需求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探析[J].大陆桥视野,2016,(24):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