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下大学生综合竞争力的有关思考
2018-11-15吕宵宵范天月
吕宵宵,范天月
(1.扬州大学 广陵学院,江苏 扬州 225127;2.扬州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实训中心,江苏 扬州 225009)
一、当代社会大学生综合竞争力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作为我国重要的就业人群,他们的知识、素养、能力和竞争力都作为就业和个人成长的重要因素。随着社会发展,尤其是人工智能不断进步的当下,当代大学生在提高个人竞争力的提升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大学生的综合竞争力现状主要有如下几方面:第一,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在思想上,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存在心理和人格认识上的不健全。随着当前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化、智能化、全球化和社会化不断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间接导致了大学生在就业和个人成长方面产生了极大的心理压力。加之升学与就业本身的巨大压力都给大学生的精神和思想造成负面影响。这些问题致使大学生心理更加脆弱,甚至人格扭曲。第二,大学生在自我培养竞争力上对自己的认识不够明晰。这表现在:
(一)不能正确地确立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当前大学生的理想往往向金钱和成名倾斜,如有的人渴望以后成为明星、政治家、科学家等。而这些所谓的理想却又很难实现。在确立个人理想时,不能把自己的个人目标与国家、社会和人民群众联系在一起。
(二)把考试成绩作为衡量个人成长的重要手段。不少大学生不断在各类证书、职业考试、就业考试之间奔波。他们把这些作为自己身份转变和自我提高的重要手段。长此以往,很容易导致个人产生较强的功利心。
(三)尽最大努力争取各类证书。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有的用人单位认为证书是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反映,因此对各类证书较为看重。由此,考证书也成为大学生大学期间的重要任务。很多人认为,各类证书可以帮助其在就业上增添一份筹码。很多大学生为此放弃了休息时间到处打工积累“经验”,如家教等,在毕业之际还一并将这些兼职当作自己的“工作经验”写在了简历里。第三,学生在自我认识上存在一定问题;同样,学校在培养学生方面也存在一定的误区。在新的发展形势和要求下,现代社会要求培养出更具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和应用性人才,为国家的经济社会服务。可是,很多学校的理念在培养人才方面往往会表现得十分死板,甚至脱离了社会的需要,以考试分数为基准培养学生。
二、人工智能背景下培育与提升大学生综合竞争力的策略
人工智能的时代背景下,创造性是智能时代的重要标志。计算机、互联网以及人工智能本身就是人类创造力的结晶。产业的发展需要有更多的创造力和创新力。因此需要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和激发人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培养热爱学习、静心思考的学习技能,而在实际中就应该深入思考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如何提升自己的综合竞争力。
主要策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学生要切实加强对自我人格、自我能力、自我认识的深刻剖析,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并培养强大的自我认识能力,从而对社会和生活做出明晰的分析与判断。这些能力是一个完整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同时,学校、社会、家庭都应该为培养合格和优秀的大学生分别做出相应的贡献。毕竟这是一个长期和全面的工程。
(二)在人工智能环境下,培养大学生过硬的专业素养,使之具有一技之长,充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是学校和大学生都应该为之努力的方向。
(三)人工智能时代,强调创造力和创新力。大学生应该从这个方面入手,着重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创新、创造对于国家、社会、企业乃至整个人类都具有重要作用。学校在培养学生方面,要把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性作为培养的重点。
(四)对于大学生自己而言,要具有敢于突破、敢于创新、敢于尝试的能力,要不断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和实践素质。要把自身学习的知识与国家发展的实际需要、信息化时代发展的环境结合起来,充分认识人工智能环境,清晰地把握大学生综合竞争力的培养方向。在实现自我培养,要更新观念、改造旧思想、创造新思想、强化自身素质的提高,切实将自身的提高融入到人工智能环境中去。
三、结语
众所周知,在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创新力和创造力成为人工智能时代的品牌,大学生作为一个具有活力和创造力的群体,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素质较高、能力较强、具备一定创新力的大学生是人工智能大背景下的客观要求。人工智能掀起的是资本对劳动的替代,这无疑将触发新的质变。所以,大学生在这种环境下,要切实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提高自我素质、强化个人优势,在人工智能环境中实现自我提升,在就业上胜出一筹。
[1]蔡洁芬,黎文婷,谭小龙.关于高职院校学生课外能力素质培养的思考[J].才智,2014(5).
[2]姚圣梅.大学生创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与提升[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7):114-117.
[3]王翠华.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及应对策略[J].社会观察,2009(22):23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