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遇《青春》
2018-11-15傅宁军
口 傅宁军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青春》杂志如一匹黑马腾空问世,屡有佳作在读者群中引起巨大反响。记得一个雨后的周末,我骑着自行车穿过闹市,来到路旁一个书报亭前,掏出零钱买下一本《青春》,那是卖报大婶手头的最后一份。印象中,当期杂志刊登了《今夜有暴风雪》,这篇有强烈纪实风格的小说,看得我血脉偾张。
由此,我在《青春》感受到了真实的力量。《青春》是有魄力的,把我们现实生活写进了文学,又把文学带到了我们身边。那时读《青春》就如同结识文学挚友,字里行间闪现着青春光芒,尖锐而温暖。力透纸背的青春感觉,让平凡人在琐碎庸常里仰望星空。
也就在那时候,我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从散文写作转向报告文学创作,重新审视生活的馈赠。与《青春》结缘是编辑部给我打来电话,约我去张家港采访一位创业者。那时能有《青春》约稿,倍感荣幸。编辑强调稿子的要旨,不要其营销数字,要写出一个人的成长和他打拼的青春岁月。
那时我还有工作,趁周末有空,赶紧跑去采访。没有高铁,我挤进绿皮火车咣当了数小时,又转乘四面透风的私营面包车,颠簸在乡村土路上。终于,我来到张家港南丰镇一家箱包厂,和一个农民企业家交朋友,倾听江南水镇的草根梦想。回到南京,我到《青春》编辑部面谈,编辑很忙,坐下来简单聊了聊,听我说已经采访到本人了,就说你先写吧。我能感觉到编辑对作者的信任。我利用几个晚上时间,很快写出了稿子。那时没电脑,要想留底,就用印蓝纸夹着誊写清楚,上面一份送给编辑部。
如今《青春》依然坚守着一方阵地,发扬着青春的文学理想。有幸的是,我跟《青春》依然延续着缘份,依然是它的读者也是作者。《青春》一直重视非虚构作品,我采写的《亲历震区:谁在感动我们》《异乡客:生存之道》《大学生军嫂》等纪实文学,先后在《青春》头条发表。《大学生军嫂》是我关注走出校园、报效祖国的大学生群体的创作实践,在此基础上我补充采访,写出《淬火青春:大学生从军报告》,获得第13届全国“五个一工程奖”。
祝福《青春》,永远年轻!
编后语:《青春》创刊于1979年,40年来,数以千计的写作者在这里留下青春的梦想和呼喊。为迎接本刊40周年大庆,特开设此专栏,邀请您来讲述“我的《青春》故事”。专稿邮箱15654383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