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刀光剑影山海关

2018-11-15华东政法大学杨云天

散文诗 2018年4期
关键词:小庙红丝马道

华东政法大学/杨云天

自古以来,山海关便是兵家必争之地。这里扼守住了中华的命脉,抵挡住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入侵,保卫了紫禁城的安全。今天,我来到了这里。

一进景区,“天下第一关”五个大字便耀眼醒目地出现在眼前,笔锋遒劲有力,其中的“关”字恰似一条飞龙直冲云天。走向城墙,两边有阶梯,中间便是宽敞的马道,足以容十辆马车疾行。听随行的导游说,阶梯是供文官走的,中间的马道便是武官骑马巡视之路,可以八匹马并排行走。走在上面,仿佛听见了当年文官相互窃窃私语、战马嘶鸣、士兵谈笑之声。

到了城墙上的门楼,从垛口往下望,燕山山脉起起伏伏、凹凸有致。山下便是一大片的防护林,它的青绿与燕山的土黄造就了一幅奇异之景。风一吹,林子便沙沙地叫,站在垛口后的我,感觉吴三桂就站在我身边,眼前的林子便是关外的清兵,正呼啸着。后面是李自成的农民军在关内作战,正为中国的改朝换代而忧愁着。

向海边走去,一股夹杂着古老气息的海风扑面而来。戚继光和徐达的点将台一前一后在海关上屹立,虎虎生威。再往前走,三座炮台沿海搭放,炮台上的铁锈和残缺不齐的炮座,依然在跟我们诉说着它当年的英勇,展示着它抗击倭寇时的飒爽英姿。

炮台下有一段用玻璃罩住的城墙,这段城墙不同于我刚才见到的,他不用青砖搭建,而是用燕山上的黄泥土混着蛋清、加上戍边战士所流下的汗混建而成。身子一靠近,便感觉一股强大到可以吞噬一切的力量在身边徘徊,仿佛昔日北洋舰队的喘鸣就在耳边;倭寇的弩箭正从眼前飞逝而过;匈奴铁骑沉重的马蹄震撼着边关。

在这,似乎只有“定远号”所激起的浪花打着脚下的礁石;戚继光佩剑上的寒光闪花了双眼;李鸿章的悲叹旋绕身边……

土墙上黑硝尚存,虽然隔着一层很厚的玻璃,但依然能够嗅出鲜血和火药浓浓的腥味。上面还残存着弹孔,一个个小小的深深的黑洞好像正向我们诉说着那些年它的辉煌,十万兵众,戍边守墙;千艘战舰,横渡大洋。

跨过炮台,踏向边墙。不知是蒲公英还是对面燕山的柳絮,正在天空飞舞,好似天女散花,又好似烈日下的纷雪正在飘飞。轻轻刮在脸上,很痒,很舒服。毛茸茸,暖呼呼。刚准备用手去抓,又调皮地飞走了,融进了白色的海洋。不一会,后背,手臂,脚下、手腕都留下了它们的气息。在白色世界中,不时传来钟鸣,优雅而古朴,原来是城墙角楼上的小庙传出来的。走近一看,庙的四周全挂满了一条条红丝带,越往里去,时代就越旧。在庙中央,原本红得耀眼的丝带早已被风霜剥削得一干二净,只剩下残缺不齐的金字和点点泛旧的红。穿行其中,从里到外,由外到里,仿佛正在中国的历史中行走,倾听着那些红丝带主人所留下的家庭琐事。

庙里供着各种神仙,每种神仙都各尽其职,守卫着这段蜿蜒万里的城墙。踩着厚重的木板,来到小庙二楼,便看到了关外的城荣繁市,灯火辉煌。忆当年,塞外黄沙万丈,鬼哭狼嚎,夹杂着匈奴对中原王朝的窥探。

出塞的军队都到脚下的这座庙来祈求神明保佑,能够平安回家团圆,但等待他们的却是一条藏身黄沙的无归之路,只有风中起舞的红丝带才能表达他们的思家之情。

想当初,蒙恬率十万大军夺取河套地区;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为大汉王朝赢来了数十年的和平;杨家将也在抗击匈奴的战争中留名百世。

而今站在这儿的我,站在这浸过千万道鲜血城墙上的我,望着远处飞沙走石的燕山,是该坐下来低吟一首绮丽的小诗,还是该眺望远方,思忆关外所留下的豪情壮志呢?

燕山间一朵红日升起——照亮了这段世界上最伟大石墙的开端,照亮了华夏文明的开始。

在这城墙上的我,仿佛跨入了另一个世界,一个刀光剑影、万马奔腾的世界。

猜你喜欢

小庙红丝马道
人不能舍弃被理解的渴望
河北赤城县马道口钼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
举人村
——灵水
小庙
A potential germ cell-speci fic marker in Japanese flounder,Paralichthys olivaceus: identi 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lymphocyte antigen 75 (Ly75/CD205)*
红丝砚美甲天下 即墨侯俊冠九州——论青州红丝砚
有魔力的红丝带
“小庙”就别请“大和尚”
马道成宫
基于体育场馆照明的马道设置方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