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坐对一条河

2018-11-15江苏

散文诗 2018年4期
关键词:世事沧桑苏东坡

江苏/马 浩

时光是隐形的,河流让时光显露了形象,坐对一条河,其实,便是直面时光,回忆在水光中闪动,过往如影子映在面前,云影落在水里,变幻莫测,无疑是充满神秘的未来,而思索逡巡在岸边,守护着自己,坐标着当下。

面对一条河,每一个时间点的空间维度,都会被故事充满着,故事让时间鲜活如初,散发着无穷的魅力,这就是为何有故事的人总是要历经沧桑,沧桑这东西好像是块调色板,人生起始时的那一纸空白,让时光慢慢地涂抹,可否是漫画的初心?

坐对一条河,我常常无法抑制自己的思想,望着河流中的倒影,拣点着过往岁月中的我,它让我相信,人是有灵魂的,它仿佛存在于无以言说的感知里,呈现一种精神,故事就像一面镜子,表面看上去是面对着自己的影像,实则是自我精神的交流。

一条河缓缓地流着,如同寻常的日子天天地过,曾经是天大的事,随着时光慢慢地冲刷,再回味起来,多会觉得云淡风轻,一切都已无关紧要了。

迟子建有一文,讲述她闲翻青春时期的日记,日记中记载有不少令当时的她十分震撼的大事,当她读这些日记时,却怎么也想不起来那些所谓大事的始终了。看来,事情无论大小,能抵触到心灵的事,多能氤氲着灵魂的气息,就像袁枚回想与妹妹一起读书、捉蟋蟀,就像归有光项脊轩院中的枇杷树,就像朱自清忆念父亲的背影……

坐对一条河,多是面对着自己的心灵,是在跟自己的心灵对话,一花一世界,一颗灵动的心,往往反映的不仅仅是自私的一己,更折射着眼中的世界。

人生要有生意,生意总是要与世界发生联系的,如果物质生活需要果的话,精神生活一定是花来充当。世上,或有不结果的花,却鲜有没花的果。也许有人说无花果没有花,那也只不过是名叫无花果而已,无花果是有花的。我意不在此,不想在此科普。

苏东坡的诗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一个“宁可”,一个“不可”,如生活的天平的两端,其倾斜度,一目了然。

苏东坡可否受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影响,不得而知,不过陶潜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的生活态度,却被悠悠岁月打磨成了处世哲学倒是真。

人活一口气,活着,要有种姿态、面貌,精气神不可或缺。我们该以怎么样的精神状态面对世界?这个问题没有固定的标准答案,这需要每个人坐对一条河,扪心自问。

俗话说,抬头三尺有神灵。这个圣灵,其实,不在你的身外,而在于自己的内心,心灵无法桎梏,看不见,摸不着,可它隐约着你对生活、对世界的态度。

人心需要温暖,温暖有时却并不代表着火热,北方人都有这样的经验,冬天玩雪的时候,会用冰冷的雪热热手,双手抓着雪互搓,不一会儿,手就感觉不冷了,与外部世界达成了和谐。

人生于世,经历世事沧桑,似乎看透了这不尽如人意的世道,或许正因为如此,人生舞台上演着的世间百态,我更欣赏那种世事洞明、人情练达后的淡然,看透绝非看穿,穿了便破了,而看透,是对世事了然于心的包容,不跟自己过不去,安然自得的与自己相处,你就是世界。

坐对一条河,面对着滚滚红尘:

多一份自知;

多一份恬淡;

多一份澄澈。

猜你喜欢

世事沧桑苏东坡
The Landscape in His Mind
苏东坡突围
苏东坡《献蚝帖》
无 题(1)
一头在沧桑岁月中老去的驴
盐道沧桑——湘粤古盐道勾沉
何冀平 世事本是大戏一场
阳光下的沧桑(外一篇)
《苏东坡·定风波》
苏东坡学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