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彦,一个村庄的新生
2018-11-15那朝庆
■那朝庆
对于村庄的认识,我停留在了故乡。
在苍茫山河间,每个人都能指出一个原点。这个原点就是故乡,那是自己的出生地,也可以说是眷恋的家乡。从山村里走出来的每一个人,都对村庄有着深刻的认识,还有刻骨铭心的思念。我的故乡在一个小山村里,我对故乡的认识到现在仍然是山、沟、崖,数不尽的山头,走不完的小路,说不清的沟。离开故乡快三十年了,我想,村庄的模样大体如此,不会有什么新奇。
然而,一次偶然的机会,改变了我的看法。那是9月11日,当大家还在留恋秋天的美景时,我跟随省作协“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采访创作活动小分队来到班彦新村,簇新的村舍、柏油铺就的村道、清一色的太阳能路灯、别具民族特色的村居、公共设施配套齐全的新村广场,颠覆了我对乡村、村庄的认识。是的,二十多年过去,乡村已变了样,村庄已发生了蜕变。
细细回忆,最早到访班彦,是在1998年夏。三年师范毕业后,我们这些中师生就被撒在了乡村的每一个角角落落,落在了乡村的每一处犄角旮旯,真正成为了建设家乡的生力军。快三十年了,我们这一代中师生还在乡村小学校发光发热,献了青春献汗水。应该说,这一代中师生真正为建设家乡奉献了一切,应该讴歌他们。但今天,我想要说的是世世代代居住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他们为建设自己美好的家园,一代代,一辈辈,从未放弃,从未懈怠,因为他们的坚持与执着,才有了班彦村的今天。他们才是我们所要敬佩和歌颂的,他们应该是这个时代的弄潮儿。那年夏天,我们几个同学相约去五十班彦小学看望同班同学小李,毕业六七年了大家除了书信来往,很少聚在一起谈天说地,相约去看望他乡的同学是美事一件。我们几人从县城骑着自行车出发,过卡子沟,翻东垣山,一路说说笑笑,二十多公里三个小时的路程,没觉得有多远。同学小李毕业后先是在五十寺滩小学任教,接着又到甘滩、北庄、拉日好几个学校,1998年又调到班彦小学,相对来说,班彦小学无论在地区还是在校舍建设上都是比较好的一所学校。我们到学校后,小李和他的同事热情接待了我们,小学校新修的教室、宿舍,带有土族民族特色的四合院落令我们羡慕不已,在这样的学校任教,小李是三生有幸,我们除了感叹还是感叹,要知道那时的学校大部分都是土担梁,教室墙面上还斑驳着毛主席语录。听小李介绍,班彦村是一个土族村庄,8个社、369户、1360多名村民都是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的,民风淳朴,民族传统习俗浓厚,保留完整,从马背的动荡回归田野的宁静,土族群众还保留着马背民族的豪放、热情、善良、好客。小李还说,班彦村居平大公路要冲,地理条件相对优越,村前有占山,村后有靠山,村西边有从甘滩一路奔腾而来的河水,这里解放前出了不少秀才,近些年还出了县长,是个出人才的地方。事实上这应该与当地村民重视教育有关。
对此,我进行了走访了解,班彦村虽然封闭落后,但村民历来重视教育,从古时的私塾到现代的学堂,这里从未拖过后腿,重视家庭教育、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大力支持教育发展是这个村落一直兴旺的原因之一。
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被世界各民族所敬仰。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当其他文明消亡在历史的尘烟中时,唯独中华文明还在熠熠生辉,这与尊师重教的传统、与重视文化的传承、重视文字的传承不无关系。
班彦小学辐射周围十几个村社,一百多名学生,还有一个教学点,那就是沙沟山教学点,一人一校,八九个学生,两个年级。山村的教育就这样走过了年年岁岁。班彦村沙沟山,两个社,129户480多人。小李说,沙沟山教学点离小学七八里地,来回两三个小时,当时我们有一种冲动,很想去点上看看,但因路途不熟,自行车又去不了,未能成行,这成了我心中的一个向往,以后许多次都想去这里,但都没有去成。2016年,再次去五十乡时得知沙沟山已被列入搬迁计划,正在规划搬迁,没有去成。如今沙沟村搬迁到新村后,原村落和学校已全部被拆迁,教学点已不复存在,去沙沟村、沙沟教学点成为了永远的遗憾。
班彦新村是当地党委政府统一规划,在征地搬迁原班彦村沙沟山的129户村民的基础上建成的,建成后立即成了当地易地扶贫的典型,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在新村建设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到新村视察易地扶贫工作,关心关注村民的生活及搬迁扶贫情况,班彦村是幸运的,班彦村的村民也是幸运的。面对新生活,他们充满了憧憬与期待,他们勇敢地站在了时代的前沿,改变生产生活方式,一心一意奔小康。行走在班彦新村的巷道,处处能感受到新生活的气象,传统生活与现代生活交织体现在每家每户的生活中,巷道里多了一分商业气息,盘绣坊、酩馏酒坊、民俗农家院都在热情地接待每一位到访的客人。变化从一点点开始的。
显然,班彦村的变迁是一个缩影,是一个村庄的新生,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农村变化的一个着力点。班彦新村的建设,是扶贫工作与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