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浚南宋时期民族关系思想初探

2018-11-15郗志新烟台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长江丛刊 2018年33期
关键词:孝宗宋史高宗

■郗志新/烟台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张浚,字德远,汉州绵竹人,坚定的主战派代表,南宋抗金名将,靖康之难后高宗于南京应天府即位,张浚奔赴应天,任枢密院编修官、侍御史,苗刘兵变助高宗复位有功,官拜枢密院事。建炎初年提出“中兴当自关陕始”的主张,出任川陕宣抚处置使。绍兴五年(1135年),出任右相,后因郦琼叛逃事件引咎辞相,绍兴九年(1139年)因宋金和议达成大赦复官,多次上书反对与金议和,备战抗金而遭贬谪,任福州知州,贬往永州居住。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秦桧死后被重新启用,因复言北伐之事再次遭贬,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在金军南下攻宋已成定局的背景下,张浚被启用措置两淮,全面负责江淮防务。孝宗即位后,张浚积极组织北伐抗金,以失败告终,后见北伐无望,请求致仕,于隆兴二年(1164年)病逝,谥号忠献。作为坚定的主战派,张浚的人生起伏总是同北伐、和议联系在一起,其任职期间提出的一系列主张反映了其对当时民族关系的认识与建议,具有极高的现实价值。

一、中兴当自关陕始

建炎三年(1129年),张浚出任川陕宣抚处置使,高宗以天下大计问于张浚,张浚提出了“中兴当自关陕始”①的主张,认为“汉中实形势之地,前控六路之师,后据两川之粟,左通荆、襄之财,右出秦、陇之马,号令中原,必基于此。”②陕西之地除具有天然的地理位置优势,能够限华戎,决内外,还能够作为交通要道,起到补充军备、战马的重要作用,因而,保有关陕能够使中兴大计事半功倍。这一观点贯穿张浚从政生涯始终,成为其经略关陕的重要依据。而正因为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张浚断言金会入陕以取蜀,则东南之地不可保。为扼守关陕防线,张浚到任便“访问风俗,罢斥奸贼,以搜揽豪杰为先务”③,展开精密部署,具体措施包括:

其一:经略川陕,目的在于抵御金军对川陕的大规模进攻,保住东南半壁江山。为牵制金军,阻止金军南下,张浚上书高宗建议川陕防线转守为攻,主动出击,建炎四年(1130年)九月,张浚闻兀术将发兵陕西,遂以刘锡、孙偓、刘琦、赵哲、吴玠之兵共四十万人,马七万匹集结于富平,与金兵决战。决战之初,王彦曾以五路大军上下之情未通为由建议张浚先屯兵驻守,以固根本,待敌深入,再行进攻,张浚亦自知仓促出兵实为冒险,但因东南事急,不得不为。最终因张浚军队调度不当,南宋大败,金军占领陕西前线大片疆域,自是关陕不可复。从富平之战中张浚的表现来看,其以东南形势之所急为要务,力图速战速决,保证川陕防线不失,战略部署上却因进士出身的书生意气而或错失良机,或急于求成,这也是其民族关系思想中存在的缺陷。客观来说,富平之战作为南宋与金正面交锋的一场大规模战役,虽以失败告终,却牵制了金军主力,加上张浚听从刘子羽建议“……留驻兴州,外击关中之望,内安全蜀之心……收集散亡,分布隘险,坚壁固垒,观衅而动……”④死守四川要隘,凭险设防,与金军展开对峙之势。张浚在关、陕三年,训练新兵,招抚叛亡,“关、陕虽失,而全蜀安堵;且以形势牵制东南,江、淮亦赖以安”⑤,使金军无法南下攻宋,保卫南宋半壁江山,以致金将完颜宗翰病势沉重之时感慨道“自吾入中国,未尝有敢撄吾锋者,独张枢密与我抗。我在,犹不能取蜀;我死,尔曹宜绝意,但务自保而已。”⑥可见,张浚关于经略川陕的理论对宋金对峙过程中双方均势的维持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其二:措置两淮,目的在于进一步北伐。伪齐政权与金军联合南下,高宗无奈之下仓皇启用张浚为枢密院事,张浚立即会诸将以议防秋,将士见浚,勇气十倍。张浚措置两淮的具体措施包括“命韩世忠据承、楚以图淮阳;命刘光世屯合肥以招北军;命张俊练兵建康,进屯盱眙;命杨沂中领精兵为俊后翼以佐俊;命岳飞进屯襄阳以窥中原。”⑦如此安排,两淮沿线战略部署渐趋完备,进一步形成北伐之势,故而张浚提出有进无退的口号。其后,刘豫进一步逼近合肥,高宗下诏令张俊、刘光世、杨沂中等退还保江,张浚为维持两淮严密的军事布局提出反对意见,并上奏道“俊等渡江,则无淮南,而长江之险与敌共矣。且岳飞一动,襄、汉有警,复何所恃乎?”⑧主张据守两淮,反对退缩避祸。在丧失川、陕之地后,张浚充分重视两淮的战略地位,再次将其作为东南防线不失的屏障。并且,总结富平之战失败的教训,对两淮的战略布置更为具体,“今临淮要地俱未措置,高邮巢县家计亦复未立,而乃欲驱兵卒但于江干建筑城堡,岂不示虏削弱,失两淮之心,堕将士之气?或有缓急,谁肯守两淮者?不若先城泅州便。”⑨指出于泗州筑城防御,以此凝聚士气,为北伐做准备。

二、及时扫荡

孝宗即位后,与孝宗“北伐复仇”思想相契合,张浚提出“及时扫荡”边患的主张,在处理与金的民族关系时表现的更为激进。韩元吉、参赞军事唐文若、陈俊卿等都向张浚提出反对意见,认为应养威观衅,而张浚认为“中原久陷,今不取,豪杰必起而取之”,仓促出兵,合江淮兵号二十万,实为六万,发动符离之战,以失败告终。隆兴二年(1164年),张浚以右仆射身份视师淮上,再次提出北伐主张,遭到孝宗反对。隆兴和议即将谈成,张浚仍坚持认为和议不可行,隆兴三年(1165年),针对战守之说,张浚上奏说道:“今之议者,孰不持战守之说?其下则欲复遵旧辙,重讲前好。以臣观之,战守之说是也。然而战守之道,本于庙胜。君天下者,诚能正身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用之战则克,用之守则固,理有决然者矣。今德政未洽于人心,宿弊未革于天下,揆之庙算,深有可疑。臣愿陛下发乾纲、奋独断,于旬月之间,大布德章,一新内外,尽循太祖、太宗之法,使南北之人知有大治于后。人心既孚,士气必振,于以战守,何往不济?”⑩张浚认为,是战是守的根本在于统治者能持身中正,以仁义为本心,做到修明内政,“人主之学,以心为本,一心合天,何事不济?所谓天者,天下之公理而已。必兢业自持,使清明在躬,则赏罚举措,无有不当,人心自归,敌讎自服。”11认为只要统治者兢兢业业,赏罚得当,少数民族政权自当归附,但是,现实情况是人心浮动,德政未修,宿弊未革,所以张浚指出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法,主张效仿宋太祖、宋太宗,以军事手段取得远人自服的效果。

在张浚的民族关系理论中,既存在合理性的因素,又有受时空条件的限制而具有的局限性,而其领导的多次对金战争失败未得尺寸之地,竭民力、耗国用,使得孝宗最终放弃对张浚的信任,而张浚的民族关系思想也失去了施展的空间。

注释:

①脱脱.宋史·卷三百六十一[М].北京:中华书局,1975:11300.

②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张浚经略关陕[М].北京:中华书局,2015:699.

③脱脱.宋史·卷三百六十一[М].北京:中华书局,1975:11300.

④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张浚经略关陕[М].北京:中华书局,2015:703.

⑤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张浚经略关陕[М].北京:中华书局,2015:704.

⑥脱脱.宋史·卷三百六十一[М].北京:中华书局,1975:11301.

⑦脱脱.宋史·卷三百六十一[М].北京:中华书局,1975:11303.

⑧脱脱.宋史·卷三百六十一[М].北京:中华书局,1975:11304.

⑨朱熹.朱子全书》少师保信军节度使魏国公致仕赠太保张公行状[М].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⑩朱熹.朱子全书·少师保信军节度使魏国公致仕赠太保张公行状[М].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4423~4424.

⑪脱脱.宋史·卷三百六十一[М].北京:中华书局,1975:11308.

猜你喜欢

孝宗宋史高宗
孝母
明弘治时期的藩王赏赐与国家财政
明弘治时期的藩王赏赐与国家财政
测字先生——谢石
“情—理—情”模式与《宋史·苏轼传》文本的形成
皇帝为何要禅位
Contents and Abstracts
《宋史》中的宋代宗族义庄考
千眼观音
基于电流矢量和开关表格控制的异步电机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