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外俄语经贸教学”体系构建模式的研究

2018-11-15霍晓晶

长江丛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俄语经贸外贸

霍晓晶

一、前言

社会需求是高校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高校要从培养人才的基点出发,契合社会发展趋势,树立新型的人才培养观。目前市场经济需要的不再是知识结构单一的外语人才,而是知识层面广的复合型人才。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全球化脚步不断加快,我国外向型经济也在迅猛发展,中俄两国之间的经贸活动日趋频繁。特别是在国家推出了“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后,对于经贸俄语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大。今年四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作出了重要批示,“希望广东为全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供支撑。广东,正以“一带一路”为重点,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

统计数据显示,广东近年来与俄罗斯贸易逆势增长,就今年1月-2月,双方进出口值达6.3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7.2%,茂名地区在“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中的发展潜力也不可低估,加之茂名本身具备很重要的石油化工产业链,与“一带一路”的资源型产业相对接,产业优势十分明确[1]。而作为广东省唯一的一个以石油化工专业为龙头的本科院校,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学校的二外俄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特别是在俄语人才的培养上,不应该只是传授俄语基础知识,还应该增加相应的经贸内容,使学生了解外贸常识,熟悉俄语贸易术语,培养学生的俄语外贸工作基本能力。

二、我校外语学院二外(俄语)教学现状

我校外国语学院自2011年开设第二外语俄语课程以来,大二第二学期开始供学生们选修,一共三个学期目前已开设五年,在这五年俄语教学中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归纳如下:

(1)俄语是外语系学生进入大学后新选修的一门外语,俄语作为第二外语,课时有限而知识量大,加之俄语本身语法复杂,单词难记。经过这几年的俄语教学实践,发现大部份学生对语法的理解和单词的记忆还可以,但是口语和听力水平相对较低,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和翻译能力有待提高。

(2)教材对俄语的教学影响因。我们最初选用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黑龙江大学俄语系编写的教材。但是该教材没有单词表,缺乏系统的语法知识介绍,而且多语言基础,少经贸内容,缺少经贸合同,谈判口语,外贸电函以及市场营销等实际应用性内容,明显和当今社会脱节。而目前国内的经贸俄语专业教材都是适用于俄语专业大二大三学期的,对于俄语作为第二外语的学生来说,难度又明显偏大。

(3)教学方法和手段难以保障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目前二外俄语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普通的外语教学方法一样,基本上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语言知识为重点。课堂上过多强调单词讲解和语法分析,虽然辅以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部分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学习效果不理想。

(4)学生实习场所缺乏,从而影响到学生专业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的能力的显现。学生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途径就是充分利用实训场所和毕业实习环节。目前学校缺乏实训场所,没有自己的实习基地,很多学生采取自己联系单位的做法。使得专业实习的走过场,难以达到预期的实习目标,严重影响了学生在今后从事社会经济活动的实际操作能力的施展。

三、二外俄语经贸教学体系设想

众所周知,教育的根本问题,是人才的培养。外语课程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当今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二外俄语虽然不是我校外语专业课程,但它也应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顺应目前高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求[2]。二外俄语在俄语基础知识之上增加经贸俄语内容,如专业词汇,外贸常识,商业文书等。这就要求我们在二外俄语教学针对性地加入经贸俄语内容,把一些经贸常识和概念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明白外贸业务的一般操作方式方法,增强学生动手解决外贸活动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培养目标明确,课程设置合理

“经贸俄语”课是在我国对外经济和对外贸易迅速发展,社会急需即懂外语又懂外贸的复合人才的背景下,面向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而设置的,同样也是高校外语教育改革的任务。二外俄语教学的目标必须瞄准市场,才能适应就业市场的实际需求,才能为社会培养出外贸型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和能胜任外贸工作。因此,合理的布局俄语外贸课程,至关重要,要把课程建设在大学外语教学改革中重要位置。在课程设置上,应该有“经贸外语”的一席之地,势在必行。

(二)选择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教材

目前我校的第二外语俄语的教材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过去的课程内容偏重俄语基础知识,缺少经贸俄语内容。在新教材的选择上必须要是内容新颖,形式多样,适用于第二外语零起点教学的教材,以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和工作中的再学习。全方位的,主体的。既能使学生增长知识,又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既考虑到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特点,又着眼于当前社会需求。从教材的体系结构到内容的设计,在选材时要结合国内外市场调查状况补充适当的知识点,案例来辅助教学。让学生熟悉掌握经贸活动基本规则。

(三)优化教学手段与模式,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

“二外俄语经贸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经贸知识和俄语能力的有效结合,培养学生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初步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教师要利用多媒体网络和制作PPT课件等现代科技教学手段,同时要加

入有着具体内容的“场景式”教学模式(例如“商务谈判”),并组织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参与其中,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等多种感官来获取信息。打破传统的俄语教学将重心放在背单词,学语法和读课文等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此同时,“二外俄语经贸教学”的课堂教学则需要进行一些国际经贸基本知识的解疑释惑,国际商务文献的学习与翻译等实例教学[3]。以培养学生的基本工作技能,经贸俄语的操作与运作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和信息与网络应用能力。

(四)建立并充分利用好课外实践操作平台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中主导的状况,克服重理论轻实践的做法。着重加强对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强化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到外贸企业进行教学实习和毕业实习,以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4]。在实习中让他们体验到贸易洽谈的氛围,形式和过程,同时也了解外交礼仪和纪律。鼓励学生在实训期间充分利用广交会,进行现场观摩见习,或直接参与商务活动,以丰富他们的经贸知识。作为教师则要利用广交会等外贸商务活动更好的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具体要求,有助于在日后的教学中对教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使复合型俄语人才培养模式更有明确的方向与目标。

四、结语

目前,社会需要大批高级复合型俄语人才,而这种懂外语又懂经贸的复合型人员更是极为短缺,尤其是在国家“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中的一些沿线国家的重要项目上更是如此。二外俄语经贸教学课程的设置与开设具有前瞻性,正是弥补了培养了解俄语又懂得一些相关外贸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的社会急需。事实表明,课堂内外的有效结合,可以有效增长学生的知识与才干。所以高校外语人才培养策略从教学理念,教材研究,教学法,课程设置等方面有待改进。作为一名高效俄语教师,更应在理论上更新教育理念,不断完善教学方法。以最新社会需求为导向,全力培养能够满足社会实际需求的复合型外语人才,以促进“一带一路”战略的发展。

[1]霍晓晶.把茂名经济融入到“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中的探索[J].广东教育,2015(9):109.

[2]马骊.通识教育理念下的公共俄语教学实践[J].中国俄语教学,2014(2):67~70.

[3]李德祥.“经贸俄语”:经贸知识与俄语能力有效复合的教学探索[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0,21(2):105~106.

[4]王庆.对高校经贸俄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8(1):146~148.

猜你喜欢

俄语经贸外贸
山东外贸,跑出发展“加速度”
我国外贸进出口连续14个月同比正增长
2021年上半年我国机电外贸运行情况
澳中经贸促进会“慈善之光”系列公益活动圆满举行
中美经贸摩擦的四种应对措施
中美经贸变局将走向何方
70年外贸大事记
信息时代背景下关于针对本科生的俄语学习APP的思考
里加市长因讲俄语屡被罚
改进俄语教学方法 提高俄语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