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学生传统文化传承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2018-11-15承德护理职业学院承德市避暑山庄小学
■周 玲 刘 丽/.承德护理职业学院;.承德市避暑山庄小学
为了落实十九大号召,支持响应国家教育方针,现将我国医护院校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教育与继承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根据实际情况找出并完善医护学生传统文化学习提高教育质量的对策。选取了承德医学院、承德护理学院、华北理工大学护理与康复学院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访谈调查法、问卷法、实地参观考察法对3所学院的教育管理者、教师、学生进行了调查。三所学校分别为一类本科、二类本科、高职高专,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典型,从而推断目前医护院校对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医护院校里面普遍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1)重视专业课,文化课程重视程度不够,文化课程课时被严重挤占的问题。被调查的三所院校均存在课程设置问题,虽然分别有开设古代医学史、医学文秘基础、护理礼仪、护理人际沟通课程,但没有一所院校开设专门的传统文化课程。选修课偶见开设传统礼仪课程,但宣传力度不够,学生参与度不够,致使传统文化教育未收到明显效果。
(2)医护学院教育方式、课程内容存在问题,传统文化的继承不能单单只靠文化课程进行宣导,而应该是融入到每一门课程里面,华北理工的一位医学老师就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她利用作践自缚这个成语给我们精辟概括了骨细胞变成成骨细胞的过程,至今都让我们这些非医学专业的老师记忆犹新,这种专业课与文化课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即生动形象,又通俗易懂便于记忆。但是具备这能力的老师很稀缺,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具备较强的文化工作在备课期间要有意识的将传统文化融入到课程当中。
(3)课程教学目标没有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期间。教育部明确指出要将立德树人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项重点工作,作为医护类院校也应该把“仁心仁术”作为培养目标,将立德树人切实地落实到每一节课中去,通过教育工作者的言传身教讲解宣传达到“医技”“医德”并举的教育效果。
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首先要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在医护学生职业道德塑教育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我国古代名医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优良品德,唐代的孙思邈在《大医精诚》里面就精湛的论述了“医技”“医德”并重的观点,“仁心仁术”应该是医护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中的永恒。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医德有的助于树立学生健康向上的职业道德观,我国医学史上有名的扁鹊、华佗、孙思邈、张仲景、李时珍等都通过一生的努力,身体力行在我国的医学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这些苍生大医都给医护学生的医德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典范教育。其次,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对学生培养严格律己的自律精神有很大帮助。荀子《劝学》中就有“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论语》也有“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可见自省对人的日常行为的规范具有指导作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对医护学生形成正确的义利观也有很大的助力作用。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也说“义,人之正路也”。现如今很多医护人员趋于利而忽略了义,医护行业中“索取红包”、“过度检查”、“抗生素滥用”、“天价药单”等现象层出不穷,致使医患关系紧张,老百姓大喊就医难。如果医护人员可以把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借鉴我国以义取利的传统医德理念,在今后的工作中主动抵制利益第一的行业不正之风,将对我国现如今紧张的医患关系具有改善作用,,同时对我国医卫事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综上,对我国医护院校学生的传统文化学习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课程内容要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我们不仅要引入西方医学的伦理学、人道主义思想,更应该将我国传统文化中“仁心仁术”灌入到课程中来,使我们的医护学生学习内容更完备,目标更明确。教师在授课内容准备上注意与文学相结合,努力做到将枯燥的医学知识与生动想象的文学知识相贯通。
第二,在医护学生的教育中开设中国传统医药方面的多种选修课。目前我国传统文化课程多在中医院校或中医学科开设,传统文化教育辐射面积过小。通过调查,医护学生对传统文化课程的渴求度还是很高的,可以开设中医大家介绍、中国传统医德教育、中国古代医学史、以及中国传统医学的基础知识与特点等课程。
第三,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我们可以充分融入传统文化教育。比如利用宣传板报,开设知识竞答、知识辩论活动,还可以举办中医文化节,校园广播、校园网都可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宣传。还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开设中国传统医德教育专号,积极听取学生意见,开设论坛讨论,提高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
通过本次调查活动,希望对医护院校开展传统文化的继承工作有所启示,同时也希望更多的医护学生能够重视医德问题,在日常学习中注重医德的塑造,弘扬“仁心仁术”的传统医德理念,发扬传统文化精神的同时共建和谐的医护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