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壮锦文化资源活态性保护与现代化发展研究

2018-11-15逯书焓

戏剧之家 2018年16期
关键词:壮锦广西民族

逯书焓

(广西艺术学院 广西 南宁 710021)

一、前言

广西壮锦起源于汉朝,在广西罗泊湾汉墓出土的纺织机械中发展了壮锦的最初模样,在两千年的唐宋时期逐渐发展形成,当时的壮锦被当地人称为“葛布”,现在的壮锦原料主要有蚕丝、苎麻、葛、麻、木棉、树皮等,在古代它被列为贡品。虽然广西地处中国边陲地区,经济不如内地发达,但是在当时的棉麻丝的编织技术上还处于领先水平。如今,壮锦与云锦、蜀锦、宋锦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锦,与当地的绣球、坭兴陶成为广西“三宝”,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明清时期,壮锦发展迅猛,从工艺审美到日常使用都具有极高的价值,至今都在使用。壮锦是来自广西民间的手工艺术文化遗产,壮锦作为工艺美术织品,是壮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和民族文化、精神的体现,其色彩鲜明,对比强烈,材质多用绵、麻为底为经,彩线做纬交织而成,主要产地分布于广西靖西、忻城、宾阳等县,是广西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文化遗产。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壮锦主要有生活日用品、艺术品和旅游纪念品等三大类,有20多个品种和50多种编织图案,壮锦独特的样式给日常用品增加了当地独特的民族特色。中国解放之前,壮锦由手工编织而成,效率低产量低,地理位置偏僻等客观原因限制了壮锦的发展。解放之后,壮锦得到一定发展,但是随着自由市场经济的发展,生产效率低且缺乏样式创新等问题极大地限制了壮锦的现代化。

二、广西壮锦文化资源活态性保护发展现状及问题

在民族文化资源活态性保护方面各个学科的专家学者都在做着各种努力,记录保存了许多即将灭亡的珍贵的文化遗产,越是无形的文化资源流失速度也越快反而也较难保护。然而在广西壮锦文化资源活态性保护发展中我们面临众多问题:

壮锦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当地民族的风土人情,颜色对比强烈的图案和花纹展现了壮族人民的性格和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寄托,但是现代化机器大工厂的发展方式对这种古老的低效率低产出的手工艺织品形成强大的冲击,广西是中国最早掌握植物印染技术的民族之一,壮锦的颜色就是出自如此技术,制作工序多达8道,这使得其制作中的手工、人力、时间成本不断提高。然而随着青壮年对大城市的向往和追求,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当地年轻人普遍放弃当地民族特色的服饰和生活方式,古老的手工艺后继无人,年轻人不再有耐心地坐下来长年累月地制作壮锦手工品,只有老妇人和家庭妇女才会从事这项活动,然而她们长期生活在大山和城市的偏远地区,只能互相交流学习,没办法接触新鲜创作元素的思想,脱离时尚潮流脚步的问题让壮锦成品和功能缺乏创新性吸引力,知名度不高缺乏创新品牌的营销宣传让壮锦销量低迷,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在转换成经济发展资本的过程中产生断裂,壮锦的制作并没有给当地人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人们无法靠制作壮锦维持生计,其意义只能作为一种民族工艺美术品来为人们所接受。这让壮锦面临年轻劳动力不足的尴尬境地,高成本低产量,繁琐的制作技艺使得壮锦很难作为日常消费品出现在人们生活中。再加上当地人淳朴的性格,对壮锦文化资源开发的自觉性不高创新性不足,壮锦资源分布分散不利于形成规模集聚的效应,影响力不足,制作方式的特殊性使得壮锦不易大规模普及化生产,只能靠手工制作,器械方面壮锦编织过程复杂,需要制作专门的机器来纺织,难以进行机械化大生产。近年来发源地之一的忻城作为国家级贫困县收到国家政府扶持,但是当地政府财力有限,加之并未对壮锦进行大力的推广和宣传,使得壮锦的发展一直不温不火,如今亟待转型升级和创新。

三、广西壮锦文化资源现代化发展路径

民族地区的发展离不开一个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的整体性提高,对广西壮锦文化资源进行活态性保护并促进其发展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经济意义,这将对广西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产生必要的积极影响。广西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民族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国家经济的提高,国家经济的发展也会带动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二者是相辅相成,彼此互补的。促进民族文化资源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政治意义、经济意义,对国民具有一定的的审美教育功能,在维护国家文化地位提高文化软实力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少数民族经济因为其经济发展阶段、制度背景、社会人文因素、地缘特征、区位条件及资源禀赋等特点,决定了其经济现代化的特殊性。因此在民族地区我们要审时度势深入分析该地区所特有的文化资源优势,将其他地区所不具备的资源优势转换成经济优势才是民族文化资源得以存续发展的根本。

整合壮锦文化资源,优化升级壮锦文化产业链。壮族地区和壮锦生产地应尽可能的团结一切人力、物力、财力,试图建立壮锦文化资源主题园,集劳动力教育培养、手工加机械化生产、研发创新、宣传包装公司为一体,转变壮锦产品定位,尝试走高端定制之路。形成集聚效应和抱团式经营发展,促进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

增强品牌效应,改善建设资金来源和支持渠道。发挥本土壮锦公司“广西金壮锦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织绣发展研究会的带头作用,联合当地高校教育。不能只做到展示壮锦产品的展览,如今金壮锦公司每年都会对广西其他地区主动织锦的妇女进行补助教学,然后收集制作成品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的“壮锦屋”展览销售,这不利于提高壮锦的创新性和积极性,仍无法吸引年轻力量进行创新。应该在在整合文化资源基础上,避免和降低本土壮锦产业生产之间的竞争,由内团结走向全国。

拓宽宣传渠道,动态静态双管齐下与横向纵向传播相结合。静态保护方式,结合现代大众传媒主要有文字记录、博物馆收藏陈列、拍摄人类学影视或纪录片、撰写民族志、出版书籍、录音记录口头传承等方式。动态保护方面着力打造和精准扶持壮锦文化资源主题园,举办有关壮锦的活动比如节庆活动,将壮锦和当地旅游相结合,将壮锦文化贯穿于整个广西文化和生态建设之中。纵向传播是真实客观的记录壮锦文化资源,为后代宣传壮锦文化提供史料保障。横向传播主要是,壮锦与其他民族间、壮锦与现代化元素、壮锦与国际之间的交流合作,以保护优先开发为辅为宗旨。

提高壮锦成品的创新性,结合当代审美制作图案。不进行工业化的民族是必然灭亡的,不能创新也将走向灭亡。创新意识的培养基础是文化自觉的培养。在国家和政府的支持下,只有壮族人民自己从内改变壮锦的发展模式,壮锦才能产生不一样的影响。壮锦只有成为当地人可以维持生计的手工艺才能延续扩大。理查德· 弗罗里达在《创意经济》一书中提出了创意经济发展的3T原则:技术(Technology)、人才(Talent)、宽容(Tolerance)。一个地区的后物质价值主义越强、越宽容、越能接受新观念,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的就越好。壮锦应围绕技术、人才、意识的提高而发展。因此壮锦的发展必须敞开大门迎接新的改变才能持续发展。

[1]施正一.民族经济学教程[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

[2]李沛新.文化资本运营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3]刘永佶.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

[4]李沛新.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新思维——以广西为例[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6.

[5]吴伟峰.壮族织锦技艺[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壮锦广西民族
我们的民族
帛锦时韵*
保护与创新:非遗视角下壮锦创造性转化研究
披着“壮锦紫”的地铁三号线亮相
壮锦献给毛主席
多元民族
广西广西
广西尼的呀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
广西追歼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