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期技工学校语文教学改革
2018-11-15刘晓鹏潮州市饶平县技工学校
■刘晓鹏/潮州市饶平县技工学校
一、新时期技工学校语文教学改革应遵循的原则
(一)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课外是对课堂教学有效的补充和延伸。对于语文学科来说,语文是个体在社会活动中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因此语文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语文教学必须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社会实际相联系,教师要善于开辟生活化的学习领域,在生活中语文学习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二)技能与职业实践相结合
技工学校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就业成为学校的发展导向,各科教学也要为此服务,因此使得技工学校的语文课程与其他院校有所不同,职业性质突出,根据专业的不同,语文教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达到技能性、实践性相结合。
二、新时期技工学校语文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改革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学生之所以选择技工学校,是想通过学习掌握一门真正的技术,以此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证明自己,而语文是最基础、最重要的一门学科,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途径,但在现今的语文课堂上,教师仍然在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方法,课堂乏味、枯燥、死板,阻碍了学生的发展,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错误的认识,认为学习语文意义不大,实际效用不突出,掌握好专业知识就行了,这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极为不利,只有积极改革语文教学,才能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帮助学生更好的就业和发展。
(二)改革才能满足形势的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人才竞争愈演愈烈,各个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重要性认识越来越深刻,人力资源是企业中最重要的资源,它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现在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和企业的需求不相符合,造成企业聘用他们后还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去培训他们,企业成本大大增加,企业发展受到阻碍,同时也使社会、企业、学生对技工学校的教学不满意,影响学校的形象,对学校发展不利,为此,改革技工学校的教学,才能适应企业、满足新形势的需要。
三、新时期技工学校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
(一)提高学生的实用能力
学生选择技工学校是为了能够学到促进自身发展的实用性知识,帮助自己在工作中不断进步、不断前进,学生在学校学到的专业知识和掌握的技能,是学生在工作中、在社会上立足的根本保障,因此,技工学校的语文教学应该以家长、学生的需求为目标,在教学中突出实用性特点,把实用知识的传授和运用能力的提高作为重点,技工学校语文课程定位要准确,它是为专业课服务的,这与普通高校是不一样的,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注重专业知识和生活实践的有机结合,可以适当增加与专业有关的科学小品等内容,也可以将复杂的文言文进行删减,更好的提高语文学习的实用能力,在教学中把书面阅读和口语表达以及应用写作三种能力作为重点,培养学生的思考、交流、学习能力,保障学生从容应对复杂多变的竞争,并立于不败之地。
(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仅利于学生在校知识的学习,更是为了学生以后的发展,社会在进步,知识的更新日新月异,没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未来的发展将会很困难,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首先培养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学生普遍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教师应活用教材,调动积极性,使他们“愿学”。 还可以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其次,改善教学方法。不要在采用灌输式、填鸭式教学,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他们不再只是知识的“接收器”,使知识更好的激活和内化,可以组织学生成立学习讨论小组,调动学生的参与性,积极发表个人看法,思维得以发散,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三)注重思想品德教育
社会的发展不可避免的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尤其是一些不良社会风气,对正在成长阶段的技工学校学生的思想造成了冲击,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还不够成熟,极易受外界影响,导致一些学生身上贪图享受、意志薄弱、纪律散漫、自私狭隘等问题明显。因此,在语文教学改革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掘教材中的美,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感受美,使学生受到熏陶,在历史悠久的文化宝库中不断汲取营养,使我们的民族精神代代相传,使学生明辨是非,弘扬正能量,区分善恶,形成正确的思想品质和健康的心理品质。
四、结语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它与人们的生产以及生活密切相关,尤其是技工学校的语文教学也要做到与时俱进,积极改革创新,让技工学校的语文教学焕发出勃勃生机。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积极引进全新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课堂效率,使语文教学更加专业化,更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1]胡兰芳.关于技工院校语文一体化教学的思考[J].祖国(教育版),2013(8):112.
[2]郑慧,王爱霞.对我技工院校开展一体化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国职工教育,2014(10):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