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今校园戏剧的现状与问题
——以北大、武大、南大三校发展情况为例
2018-11-15欧阳娇睿
欧阳娇睿
(武汉大学艺术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2)
话剧作为中国戏剧历史上的“舶来品”,起源于校园,其中心人都是学生,中心点都在校园。随着历史的发展,校园戏剧在抗战时期渐渐与政治表态混合,随着文革走向低谷。改革开放以后,它才由上海大学生文艺汇演时的剧目吹响了复兴的号角。本文所研究的校园戏剧,并不指向专业院校内的排演,而是以综合类大学内校园戏剧的发展,透视出校园戏剧的价值,展望校园戏剧的前景。
一、发展现状
(一)戏剧社团众多,剧目演出频繁
武汉大学从演中文话剧为主的“沉思者”“踪点”“文化”,到复盘西方经典的“莎士比亚剧社”,可谓一应俱全。与其他学校所不同的是,武大的校园戏剧社充分利用了地理位置。表演场地并不局限在报告厅内,而是登上了珞珈山,在天然场地内进行演出。大有“复古”古希腊传统戏剧的探索精神。
北大剧社每一年排演的剧目达到了3-4部之多,这个频率和专业戏剧社团相差无几。音乐剧社团的发展也走在国内的前列,排演全剧、演唱会或拼盘多种形式,保证一年一场大戏。此外,北京大学还有“剧星风采大赛”,分为初复决三轮比赛,一票难求。北大的校园戏剧也面对外界售票,得到社会人士的反馈,促进其往更加专业化的程度发展。
《蒋公的面子》作为当今校园戏剧的成熟作品,从内部展演到全国巡演,南京大学俨然成为如今校园戏剧的金字招牌。获益于南大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优秀加成,其校园戏剧氛围极浓。他们有意识地“走出”校园,积极参加大学生戏剧节等多种比赛,不满足于校内的展演。更加有意义地让戏剧“走进”校园,每年都会有外部专业戏剧社团进校商演,相互促进学习。
(二)学生领导运转,表演经典剧目
当今校园戏剧主要是以“校园剧团”的方式活动,缘于戏剧的综合艺术特性,“社团”成了校园戏剧最佳的模式。在我们对各校社团负责人的采访中得知,剧社大多已经成立超过十年,运转机制固定为一年一次或两次换届,通过学校的社团招新进行。
排演大多由学生“导演”或是“制作人”负责,演出的经费将会由他们进行控制,包括排练的时间、频率。有关排演剧目的选择,三个学校的成员都给出了一致的答案,那就是经典剧目的排演。一来是为了保证剧目的演出质量,不接受原创剧本;二来是尊重了戏剧表演的本来特性,以“导”的二次创作来创新。
二、存在的问题
在采访中被提到次数最多的是经费问题,戏剧的演出需要一定量的舞美进行帮助。经费来源大多是进社时期缴纳的社费,或是由制作人自己贴钱。由于剧目版权的限制,也难以在学校内外得到一定的赞助,或是在票价上做些文章。使得校园戏剧往往捉襟见肘,难以在质量上提高。
剧社内的成员大多并非戏剧专业,难以在繁忙的学习生活中平衡好排练时间。使得校园戏剧的发展呈现“松-紧-松”模式,在大戏来临前会有一两个月的紧急排练,大戏结束后到下一次大戏之间,往往囿于考试等现实压力,比较涣散。未能深入了解戏剧知识,只是停留在简单的排演表演上。
校园戏剧的排练借鉴当下流行的我国专业戏剧,好处是可以尽可能地靠近标准化流程。但我国当今专业戏剧发展参差不齐,一些缺陷通过校园排演更为放大。如推崇剧情跌宕狗血的剧目,用诙谐或是反串等形式吸引观众,造成艺术性不高。
但是,校园戏剧中的很多参与者,就业时会尽可能地靠向他们所喜爱的艺术形式。为我国的专业戏剧注入了新鲜血液,当他们走出校园之后,仍然会选择观看戏剧。我国的戏剧观众比起影视而言,是十分小的,以至于戏剧教育和水平迟迟没有显著提高。受众的拓广从何而来?校园戏剧就是绝佳的尝试。
校园戏剧往往不被戏剧史所关注,认为它不算是真正的戏剧,只说是校园文化的一种。事实上,戏剧史的发展既有历时性的,从南戏到宋明戏曲再到今,也有其共识性。它的历时性是显然意见的,对于非专业的戏剧人来说,他们对现有戏剧进行模仿和一定程度的创新,在已有的戏剧形式上予以一定程度的发展,如同专业戏剧的一面镜子。
但同时,戏剧的发展也是有共识性的,“类人猿”“婴孩”“成人”等不同形态,广泛在当下存在。对专业戏剧而言,可能已经到了“成人”的阶段,校园戏剧的发展,还走在从婴孩到成人的过程里,它的状况也是值得关注的。
如今大学校园内强调通识教育和审美教育,戏剧得到了不仅是相关学科的学生关注,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校园戏剧社团的形式感受到了校园戏剧。辅以中国专业戏剧市场的繁荣,大学生戏剧节、乌镇戏剧节等文化品牌的创立。我们有理由相信,我国校园戏剧的明天,将会更为灿烂。
[1]桂迎.校园戏剧档案[M].中国戏剧出版社,2000.
[2]张佳蕾.当代校园戏剧剖析[D].上海戏剧学院,2006.
[3]陈治.校园戏剧研究[D].厦门大学,2009.
[4]杭程.大学生戏剧:纯粹、热情但不鲜明[N].北京青年报,2003-7-20.
[5]康保成.五十年的追问:什么是戏剧?什么是中国戏剧史?[J].文艺研究,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