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悲剧美学意蕴

2018-11-15董秋荣

电影文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女战士黎明悲剧

董秋荣

(吉林师范大学,吉林 长春 130000)

2015年4月24日,战争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在俄罗斯上映。该电影改编自苏联著名当代作家鲍里斯·利沃维奇·瓦西里耶夫的同名小说,这是该部文学作品第二次被搬上银幕。不同于1972年上映的第一版电影所采用的诗意叙事手法,最新上映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使用去浪漫化的叙事表达记录了一场激烈残酷的森林阻击战。电影以集中刻画战争环境中的女性命运与情感为焦点,将于国家危难之际奋勇抗敌的女战士的柔弱与坚强表现得淋漓尽致,从而使战争英雄人物的呈现栩栩如生、个性鲜明,既饱含无尽艰难,又承载无限崇高,深度展现了女性个体生命价值在抗争与死亡中的涅槃之美,使电影充满令人震撼的悲剧精神与悲剧美。

一、电影故事的悲剧美学呈现

关于悲剧,亚里士多德曾言:“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这种模仿能够“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可见,悲剧可定义为一种美感体验,其可划归为美学范畴。一出悲剧通常由剧中人物遭受的不幸引发观者的悲感体验,进而通过触发观者的怜悯与恐惧之情促成其情感得到宣泄与净化并获得心理平衡。诚如王国维曾在《〈红楼梦〉评论》中提道:“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它的美学特性是壮美与崇高,它的审美价值是教化与解脱。”

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故事背景是卫国战争时期。卫国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发生于1941年至1945年,其规模之庞大、战况之激烈、伤亡之惨重堪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所有战争之最。卫国战争作为苏维埃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的不仅是俄罗斯民族团结自强的不屈精神内核,更背负着国家政府重振旗鼓、人民祈获新生的种种企盼。在这一特殊且残酷的战争背景下,五位女主人公的设置不仅使电影故事多了些温情与感动,也无限放大了这部电影的人道主义精神,电影对人性的极尽歌颂,震撼观众心灵的同时,使电影在极强的悲剧效果下尽显美感。

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题材与背景都在残酷的战争映衬下备显残忍,然而电影着重刻画的人物形象却是原本碌碌无为且柔弱不堪的妇女,二者间的强烈冲突将战争的无情推向极致,却也高度诠释了苏联红军战士的大无畏英雄气概,使人道主义精神穿透战争的阴霾扑面而来。另外,战争时期本是崇尚英雄的年代,电影却将探寻的触角伸向普通女兵群体,以刻意表现女兵的柔弱甚至缺点的方式将英雄形象平民化。比如,丽莎还未消灭一个敌人就在回部队找援兵的途中被沼泽淹没而亡;加丽娅在战场因无法抑制恐惧而在敌人枪口下慌忙窜逃,不幸中弹身亡。所有这些都活化表现出了普通人面对战争时的无助和胆怯,当这些加诸为国而战的士兵身上,不但不会抹杀他们的英雄色彩,反而使英雄形象变得更加令人感动、亲近且熟悉,不仅使无情的战场闪耀人性的光辉,更使电影体现了基于个体生命关怀的悲剧美学韵味,告诫着人们,平凡才是崇高的真谛,而英雄的本质则是平淡无奇的,甚至伴有瑕疵的血肉身躯。

二、美之解构与重建

静悄悄的黎明是充满和谐的生命世界,然而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中,黎明却被战争的血腥包裹。女性个体出现在战场,则象征了女性身份的剥离,女性所代表的纯洁与爱沦为被摧残和异化且带有强制性的国家机器符码,预示着和谐将被摧毁,悲剧即将衍生的残酷命运。导演此举将战争与人之间的悲剧氛围烘托到极致,既揭露了战争的残酷规则,又挑拨起了人们奋起而战的悲愤感,诚如郭沫若所言:“悲剧的价值不是单纯地使人悲,而是在具体地激发起人们把悲愤情绪化而为力量,以拥护方生的成分而抗斗将死的成分。”

战争实为血与火的碰撞,“战争令女人走开”是亘古流传的名言,然而,千百年的历史证明了,战争,从未让女人离开。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中,女性是战争舞台的娇艳舞者,她们从幸福与宁静中脱离,扛枪而战的身影像是一出戴着冰冷脚铐跳出的狐步舞,溢满沉重的萧瑟与凄凉。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小说原作者鲍里斯·利沃维奇·瓦西里耶夫在慨谈作品创作初衷时曾坦言,将小说的主人公设置为穿军大衣的女兵,并未违背生活真实(这与卫国战争中大批女性投身军营、卷入战争的事实并无出入)。瓦西里耶夫还提到,一名士兵在战争中牺牲,无论看上去多么令人痛心与痛苦,都仿佛是一场严酷的斗争不能避免的,然而,如若倒毙于敌人枪口下的是一位年轻的姑娘,那么,这就是违反常理的、令人发指的悲剧,会引起观者特别的痛苦。原因在于,姑娘们本是为了爱与繁衍来到人世,让她们献身战场则赋予了作品突出的道德意义与尤为强烈的感情色彩,这样做会使作品洋溢深刻的激情。电影中,当五位战士为战争献出宝贵的生命,战争的暴戾与狰狞充分暴露,电影借由美之覆灭对法西斯战争发出强烈谴责与控诉,这正是女性之纯美在电影战争场景中的解构与重建,表达了电影创作者对战争中女性命运的关注与关于战争的反思。

三、女战士之死的死亡审美

美学史上将人体看作自然美之最高形式,死亡表征生命的终结与美的毁灭,从这一角度而言,将死亡归结为丑之范畴并不为过,然而,在艺术表现中,死亡实质上是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的。陆杨在其著作《死亡美学》中提道:“通过艺术的中介可以化死亡的恐怖为美感……通过艺术的筛选和抽象,可以进一步强化一些特定的死亡行为和现象先已既有的审美价值。”

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中五位女战士之死具有至高的美感。战争中,当男性之死被女性之死所替代,女性之死所表现出的不仅是死之壮美,更蕴含无尽凋零的柔美之感。主要原因在于,古往今来,以生育来延续生命是女性之使命,而死亡与战争本应是女性不能承受之重。然而电影中,五位可敬的女战士则用死亡谱写了一幅绝美画卷。

美国作家爱伦·坡认为,一位美丽女性的死亡,是世上最富有诗意的题材。电影中,热尼娅作为美丽与果敢的化身,直面德寇来袭,与敌人抗争到生命的最后一分钟,中弹坠落山间的一刻,她用高傲的脸庞与坚定的目光,表达了其对残忍敌方种种恶行的指控,她的美在死亡的刹那化为永恒。同热尼娅一样,其他四位女战士的生命在战争中悲情谢幕,她们的死亡犹如鲜花陨落,带给人无限伤情的同时,也于瞬间将美丽定格,表达了电影对战争的强烈谴责。

四、结 语

女性,是莎士比亚戏剧当中最为脆弱的生物,然而在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中,女人却不得不与男人在战争的舞台上共舞,勇敢杀敌,直面死亡。无情的战争夺走了女战士作为女性的玲珑之美,却又使她们焕发出超然的雄壮之美,她们在战争的硝烟中覆灭,却也将永恒之美定格于人们心间。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将女性作为战争的渲染主体使其成为一部不折不扣的悲剧,然而其站在一定的思想高度上痛诉战争无情的同时,也充分描摹出了俄罗斯战士抵抗敌人的不屈决心,将关于战争的悲壮与死亡之美刻画得丝丝入扣,可谓一种高层次的艺术体现。

猜你喜欢

女战士黎明悲剧
父子接力为女战士守墓80 年
父子接力为女战士守墓80年
伟大的悲剧
黎明之光
黎明之子
泄洪的悲剧不能一再上演
美若黎明
黎明
猫的悲剧
近视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