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思维逻辑能力的培养
2018-11-15王维
王 维
辽宁省朝阳市北票市蒙古营镇中心小学
根据新课标要求,九年制义务教学小学阶段数学教育的出发点是重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促进小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这就要求我们的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树立学生是教学的主体的意识,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以此为基础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多方面的思考问题,争取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去解决问题,从而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一、小学数学逻辑思维的一般方法
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一般最常应用的逻辑推理方法就是演绎和归纳,这种方法主要是帮助学生把数学的特殊知识向一般的规律进行推理,小学数学中的很多公式和法则就是用这种方式推理而得来;小学数学教学中一般还应用到分类法,它是研究对象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进行归纳比较分析,有效的拓展人们的思维能力;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还应用到概括和抽象法,概括法是将同类事物的本质属性总结成统一的规律,而抽象法则是把事物的许多属性中的非本质属性剥离出去,而找出一般的相同规律和共同的思维方法。
二、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意义
小学数学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这是由小学数学学科的性质特点决定的,它也恰恰和小学生的思维特点相契合。我们说,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而创新思维的基础就是逻辑思维,如果人的逻辑思维能力没有得到拓展与提高,创新意识就不能够建立与发展,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就十分不利,因此,在小学数学实践活动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按照小学生生理与心理发展的规律,制定科学合理的计划逐步进行。
小学高年级阶段的数学教学,一般来说是利用教具的演示与操作,从而展示数学的问题以及解决一般问题的规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直观的演示与具体的动手操作,会对数学问题形成直观的印象从而加深对相关内容的理解与记忆,同时促进了形象思维能力的拓展与培养。在对新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应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找出旧的知识和新知识中一般规律和联系,使两者能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非常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小学数学教学加强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措施
1.重视数学问题的引导。
思维是通过问题来引发的,数学学习从本质意义上来说就是一种思维活动。小学数学课堂教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发现问题和质疑问题,然后应用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是数学教师培养与发展学生逻辑思维的重要环节。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离不开数学教师通过数学问题的积极引导。例如,在进行圆周率的教学时,教师进行如下的引导:同学们,圆周率是我国的祖冲之在1000多年前就计算出来的,它要比其他国家的计算早好几百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其实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你用简单的工具只要经过认真精确的计算,也可以推算出来。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动手去精确的操作测量,准确得进行数学运算,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2.科学选择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要想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效的培养与发展,数学教师就要选择科学的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每一节数学课的具体教学环节,在每一个具体的环节都能够有生动有趣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索激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把新知识和旧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形成系统的知识链条,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时,要先让学生温习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割补法和矩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再来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进行推理研究,从而导出它的计算公式。
3.结合学生个性化差异,培养学生逻辑思维。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该急于向学生讲解解题的具体方法,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特点,引导学生通过逻辑思维对于知识点展开合理的想象与思考,引导学生主动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同一个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有多种多样,教师要结合具体问题对数学的严密逻辑进行具体的讲解与分析,引导学生对于同一个问题不局限于停留在一种固定的解决方法上,应该积极拓展思路寻求更多更好的解决方法,找出一般性的规律。例如,对于数学的应用题,一般来说既可以用数学的方法进行解决,还可以用方程式来解决。数学的方法是采用逆向思维,通过条件经过计算找出问题的答案。而方程式是用正向思维的方式,假设出问题的答案代入方程式中去求得解决。这样通过两种不同的解答问题的方式的学习,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结语
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对于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工作过程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合理而高效的解决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从小学阶段就要重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要结合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巧妙地创设条件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积极创新的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