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解构式”称谓语“吃货”
2018-11-15陶贞安
陶贞安
“解构”一词由钱钟书先生翻译,是解构主义者德里达提出的一个术语,它源于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中的“deconstruction”一词,原意为分解、消解、拆解、揭示等意思,是后结构主义提出的一种批评方法。
本文认为“解构式”称谓语指的是那些人们通过解构传统上语义单一化、色彩固定化的称谓语,而建构出来的新时期符合社会民众面貌及心理且语义色彩具有多层性、灵活性的称谓语。最常见的手段是将原先贬义或褒义消解掉,并在此基础上增添新的褒义或贬义蕴含其中。本文通对“解构式”称谓语“吃货”语义色彩演变历程的举例分析,来探寻称谓语“吃货”一词被解构、重建过程的语言、社会、心理层面原因。
一、语言分析
“吃货”由对人的贬称、蔑称成为调侃性自称、对亲人朋友的昵称,产生这一转变的关键是“货”字。在《说文解字》中“货”字被释为:“财也,从贝化声”。《汉语大词典》(第6版)对“货”的解释是:(1)货币;钱。(2)货物;商品。(3)指人(骂人的话)。(4)《书》出卖。(5)姓。
“货”的语义由最初的财物、商品、待售的货物义扩大到指一般的物品;由质量低劣的商品引申出品行低劣的人,再扩展到单纯的指人。由此得知,用“货”字来比喻人时应不同时代的需要而赋予其褒贬之别是有其语义上的依据。
二、语用分析
首先,符合语言使用原则。用双音节词的“吃货”指人时语义生动简洁,符合语言表达的省时省力原则,不但能大大节约键盘打字、口头表述的时间,还能形象生动、意简言赅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其次,符合幽默表意原则。“吃货”指人时在语义、色彩上由先前的贬损、挖苦之义,转变为中性偏褒义,且更增添了一种调侃之意、亲昵之情。
再次,符合大众心理需求。当“吃货”风靡网络、叱咤商坛、人气暴涨之时,其实更多的动因在于社会大众的接受度。对于广大消费者而言,通过吃美食、找美食、聊美食来解压、交友,也不失是一种好的消遣娱乐方式。
三、社会心理分析
首先,在对饮食的态度上,反映了由看重维持基本温饱的生理需求到倡导追求品质精致、色香味俱全的味蕾享受。
“吃”在人类生存中是第一位的。历史上面对经济落后、物质匮乏的局面,人们看重的是“吃”的结果以维持生存;而当今社会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富裕,人们越来越重视吃的内容与方式。不仅要吃得营养与健康,还要吃得精美与风味;不仅要吃得有品位有格调,还要吃得有文化有内涵。
其次,在对价值观念的判断上,反映了由强调受制权威、压抑本性到推崇反叛传统、追求自由、张显个性的人生信念。
过去对于能吃者、会吃者人们大都嗤之以鼻,训斥为“吃货”,这一称谓往往杂糅了败家、贪婪、无耻之意。而如今是一个张扬个性的时代,作为社会主力军的年轻人富有反叛精神,消解了它的贬损义“光会吃不干活”,并使之华丽转身,“吃货”反而成为一种品位和身份的象征。
再次,在市场运作模式上,反映了由昔日的生产型社会向如今的消费型社会的过渡转变。
当今中国经济迅猛发展,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物产的日益丰富,消费已成为当今社会的新时尚。在利益化的商业运作下,贸易市场、商业机构纷纷打着“吃货”的旗号来推动其所意指的群体来进行消费,最终打造出具有褒奖、时尚之义新时代“吃货”一词。
最后,在自我身份的认知上,反映了由较单一的固化思维向多元化、多维度的反思与探寻。
法国当代著名思想家鲍德里亚认为,正是在消费中,人们获得某种特定的符号认同。你进行一种消费,也就意味着你可以分享那些使您与另外某个团体有所不同的那些同样的符号。
当用“吃货”表示美食家、美食客成为一种时尚潮流、一种身份象征之后,从众的心理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频繁地使用“吃货”。这种从众的心理需求,一方面,不断通过对新制符号的学习从而紧跟潮流;另一方面,人们对自我价值的认知往往是从某一特定称谓所指称的一类群体以及所塑造的形象特质之中寻求自我存在感。
总之,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和思想观念的转变,人们对称谓语“吃货”一词进行了解构,消解了传统的贬损义,重建了当代的褒奖义。“解构式”称谓语“吃货”用来指代“能吃会吃懂吃爱吃各类美食的人”,贬词褒用本身标明了对过去的反叛与超越。
注释
:①[法]让·鲍勃里亚,刘成富、全志刚译.消费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代译序):7.
[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0.
[2]《汉语大词典》编纂处.汉语大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