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力戒“浮言”

2018-11-15马洲兵

杂文月刊 2018年16期
关键词:担子做官号子

□马洲兵

古语云,“口可以食,不可以言”,告诫人们言语需要谨慎。曾有媒体调查显示,公众最为反感的十种形式主义,首当其冲的便是“领导讲话假大空”。

当领导的要“领”、要“导”,自然离不开“言”——口头的抑或书面的。“言”得好,“为世用者,百篇无害”;“言”得不好,“不为用者,一章无补”,其害处同样不可等闲视之。

现如今,一些领导干部“言”兴颇浓——逢会必讲,动辄大讲特讲;然而“言”值颇低——讲的多为照例敷衍的浮泛之言,“讲了也是白讲”,甚而“讲还不如不讲”。那些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虚言”,那些故弄玄虚、装腔作势的“巧言”,那些趋炎附势、讨好奉承的“媚言”,那些东拉西扯、颠三倒四的“赘言”,那些抄来抄去、人云亦云的“庸言”,那些似是而非、半通不通的“作言”……能有多大益处,怎不令人生厌?

“最没用的,往往最难写”,浮言虽为费言,但颇费时费力。本来只需原原本本传达学习,却硬要浅入深出讲出“有思想”的高谈阔论;本来只是部署某方面具体工作,却硬要面面俱到讲出“有分量”的鸿篇巨制;本来只须作适当阐释简要说明,却硬要妙笔生花讲出“有味道”的精神大餐……如此以讲“虚”为高、讲“大”为能,大做特做少米、无米之炊,岂能不难?有的领导为起草个人讲话,组织几班人马集中办公,架起投影仪、没日没夜推敲,算一算人力物力成本账,真可谓一字千“金”。

浮言之害,甚于歪理邪说。“歪”“邪”的东西,明白人不会信它理它,正派人还会批它驳它。而对于浮言,人们都知其无用,却很少思其深层之害。甚至觉得,浮言虽不痛不痒,但“稳稳当当”;虽于事无补,亦于人无伤。讲浮言,反而落一个“成熟”“老练”的好印象。如此一来,浮言自然成了臭豆腐,在台下“闻”时憎之恶之,到台上“吃”时喜之爱之。如今,甚至连有的“村官”讲话也惟恐不高不大,“民话”也学起官腔官调。“观点求工整”“无三不成文”“段落要相仿”,俨然成了撰写讲话的“准则”。似乎不这样,就是“不懂材料”。“浮言废行,浮行废事,浮事废政,浮政废世”。浮言之风不刹,怎么了得!

“文章乃枝叶,道德其根株。”纠治浮言,说到底还是要引导干部做官为做事。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文章,为何那么“抓人”“解渴”,不乏“黄土地的风格”?因为他手里握着带领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接力棒,心中装着我国今后30多年发展的美好蓝图,所以他的言语极富思想含量、充满精神能量,落到地上都能砸出个坑来。领导干部的讲话是思想的表达、行动的宣示,必须言由心出、言出必行。不想做事,只想“做官”,不思“是”“事”,光抠“字”“词”,或者“上级说啥我说啥,我跟上级不差啥”,这样的讲话怎可能“有思想”“有分量”“有味道”?“行不及言,可耻之甚”,为讲而讲,无异于春蛙秋蝉。

不禁想起以往农忙时的“劳动号子”。农民兄弟肩上挑着担子、嘴里喊着号子,号子喊得越欢,担子挑得越欢。领导干部讲话亦当如此——有说有做,边说边做,说做一致,千万不可把“劳动号子”当戏演。

“文以纪实,浮文所在必删;言贵从心,巧言由来当禁”。浮言之风,实该休矣!

猜你喜欢

担子做官号子
呐喊中的精神力量——东台弶港渔民号子
“做官”的目的是什么?
做人做事做官“十不如”
担子越重越要爱护挑担人
唱起号子走汉江
一场直面问题、压实担子的大考
立心守正——做官不可“厚黑”
搬运号子(龙骨坡抬工号子)
川江号子(重庆)
向党要副担子挑在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