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年轻干部也需『墩墩苗』

2018-11-15

杂文月刊 2018年19期
关键词:安陆中举破格

●肖 蓟

墩苗,就是抑制幼苗茎叶徒长,促进根系发育,让庄稼能耐得住旱涝、扛得住风雨。

墩苗是广大农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一种简单易行、行之有效的苗期管理措施。其作用在于“历练”幼苗,促使植株茁壮生长,协调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提高后期抗逆、抗倒伏能力。如同庄稼不墩苗,就没有好收成一个道理,培养年轻干部也需要“墩墩苗”。

用人之道的最高境界是——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当其时。毫无疑问,对德才兼备、成熟较早的年轻干部,不但要大胆使用,而且要破格使用。但“大胆使用”,不是“火箭提拔”;“破格使用”,并非“不设门槛”。选人之风,影响干部作风,乃至影响党风。培养选拔年轻干部,也要把握好度。反之,“一帆风顺步青云”,可能导致“头重脚轻根底浅”。换句话说,年轻干部成长,也要有一个“墩苗期”。

由此想起顾璘“耽误”张居正的轶事。顾璘和张居正都是明朝官员,但他年长了张居正近半百。张居正自幼聪明好学,在荆州府颇有些名气,人称“江陵神童”。嘉靖十六年(1537),13 岁的张居正从荆州到武昌参加乡试。当朝著名才子、身为湖广巡抚的顾璘,得知“将要录取的头名”,是少年秀才张居正时,反复琢磨着:一个人13岁就中举,以后可能会因为自满而消磨了上进的志气,不利于健康成长和长远发展。于是,他极力主张给张居正一些挫折,让他记住,促其发奋。最终,张居正未被录取。

一晃三年过去。嘉靖19年(1540),16岁的张居正如意中举。恰巧这年顾璘在安陆督工,张居正遂赶往安陆拜见。顾璘高兴地解下腰间的“犀带”,送给张居正:“我耽误了你3年时间,这是我的错误。但我希望你要有大的抱负,要做伊尹、颜渊,万万不可做一个仅会舞文弄墨、吟风唱月的腐儒。”后来,张居正果然做出一番事业,不仅没有因被“耽误”而断送仕途,反倒成为国家栋梁——明代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张居正对顾璘的“耽误”,毫无怨言、心存感激:“感公之知,恩以死报,中心藏之,未尝敢忘。”

今天看来,假如张居正当年顺利中举,也不过早了3年时间。但不经历那次挫折,不给他一点刺激,未必会静下心来发奋读书、博取众长储备能量。从这个角度讲,对年轻干部有目的、有意识地“耽误”,何尝不是一种明智的“墩苗”?

猜你喜欢

安陆中举破格
敢“破格” 不“出格”
《徽州写生》系列
马中举陶瓷艺术作品
马中举陶瓷艺术作品
[长江图]
欧洲“破格”欢迎中国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