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算逻辑下的风险评估与管理
2018-11-14徐赓
徐赓
每个人都应该通过研究、把握、运用风险管理的知识,实现个人财务资源的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地创造、转化、实现价值,从而满足自我的财富需求。
在日常人际交往中,我们常常祝福对方万事如意,我们的愿望简单而朴素,预期每年薪酬福利增加、职位得到晋升、生活品质提高,憧憬着明天更美好,谈论风险并不是个讨喜的话题。
事实上,生活往往由许多的不确定性组成。经济学作为一门经世致用之学,很多时候研究的是事与愿违的风险因子和变量所诱发的成因和结果。而精算作为经济和金融的理性派,则通过数据经验和未来发展预期来识别、定义和评估风险,通过分析控制权重并给出定价来为个体或单独事件分散和规避风险。精算在风险管理领域应用广泛,在企业发展层面从宏观外部环境、经济周期到微观领域的技术风险、生产风险和人事风险均有运用;个人健康层面从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及重大疾病等进行研究。在此,笔者仅对个人理财方面的财务盘点、现金流管理展开讨论。
风险评估
财务评估就是对自己财务状况做一个准确的诊断,具体包括个人资产、现金流盘点,在预期方面做好对未来生活的规划。
个人资产
你的固定资产多少、负债多少,现金和投资款项有多少。这里的资产评估不仅是对金额多少进行评估,还要考虑资产的变现能力。例如名下的汽车和房屋是自用还是投资,变卖是否会影响你的生活质量或幸福指数。这些资产同时也是融资的杠杆工具,你可以随时将它们抵押给金融机构,如果在投资标的风险较低而预期收益较高(大于贷款利率)的情况下,也可能存在套利的机会。
现金流
在盘点现金流时要掌握财务充足率的概念。
财务充足率=〔(工资收入+自雇收入+被动收入)/生活支出〕×100%
如果这个数值低于100%,说明生活支出太大,已经无法做到量入为出;如果高于100%,说明你的收入还有结余用来投资和支付额外的开销,财务状况处于健康的状态。
建议财务充足率超过130%,否则很难改善个人长期的财务状况。如果没有达到这个数值,那么就从减小分母着手,减少生活支出;或者加大分子,通过开源的办法多赚钱,例如提升人力资本增加工资收入,通过延长劳动时间获取报酬,还可以通过投资让钱生钱。如果有一天,当你的被动收入(被动收入是指投资的收入,如固定资产的租金收入、存款利息、股票的升值、可以自动运行的生意的利润等)大于生活支出时,就达成了财务自由的目标。
风险管理
可以通过预期管理和未来规划两方面进行风险管理。
自主性预期管理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讲,财务增长率需要超过CPI指数,个人财富才不会缩水贬值,跑赢GDP增长率,生活才能更加幸福。要想提升生活质量,首先要弄清楚自己的财务预期,问问自己:我每年的薪水会增长吗?什么时间进入人生下一阶段?对财务开销的需求是多少?我已经最大化利用自己的所有财富资源了吗?想追求什么样的生活?与现实的差距还有多少?是提高效能还是降低预期?对于投资而言,经历全球货币大宽松后,在房地产、股票、债券,互联网金融的热度投资后,理财渐渐回归价值投资。对于多数个体来说,需要从目标日期如3年之后付房款首付,到每年固定旅游资金需求、退休后的养老生活方式需求,和重病、突发事件的目标风险等各个角度来决定具体的资产配置比例,并根据时间进行调整。
投资预期
你的投资理财目的是什么?面对这样一个问题,相信绝大多数人的回答都只有一个:赚钱。而对于量化的指标,例如是否了解底层资产风险(合规性)、大概赚多少(预期收益率)、多长时间赚(投资期限)和潜在风险(可能的最大回撤),多数人并没有系统、科学的认识,造成很多投资者盲目追逐高收益的产品。如近期集中爆发的P2P行业;交易过于频繁造成费率过高如证券类市场的追高放低;对预期收益的盲目乐观造成杠杆投资如投资房地产等。
其实,在经济形式相对不够明朗的今天,我们更需要关注风险,完善属于自己的风险管理意识。投资理财不应该追求做常胜将军或一夜暴富,而应选择细水长流的不败之法,保持最高程度的安全性、流通性,同时布局有潜在爆发力的投资标的。
在投资前,市场上有些潜在的风险是可以预见的,作为一名合格的风险管理师,一定要意识到投资标的风险点,平衡自己的收益预期。我们常常存在一些误区,认为市场上高回报的产品一定是高风险的,低回报的产品往往意味着低风险。近几年,P2P行业接连爆雷,截至2018年7月22日,仅过去42天中已有108家P2P平台爆雷,涉及金额数千亿元之多,波及之广史无前例。在受害群体中不乏年轻白领,他们用每月的工资收入、未来结婚买房的存款甚至是借贷资金进行投资,还有全职妈妈把准备给孩子出国留学、未来改善生活预期的款项投放到P2P平台,最后血本无归。在高收益的诱惑下,我们的侥幸心理输给了理智。投资前一定要三思而行,不妨多问自己:我投的到底是什么?底层资产安全吗?这个项目有资金被挪用的风险吗?这个收益合理吗?这些都是基本的盡调。如果受限于自身的时间和精力,不妨把这些事交给专业人士去打理。
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北美精算师协会的标语是Risk is opportunity(风险即机会),这意味着忧患和风险本身并不是坏事,分析、防范和管理风险才最重要。毕竟一个人连危机意识都没有,还谈什么转机?每个人都应该通过研究、把握、运用风险管理的知识,实现个人财务资源的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地创造、转化、实现价值,从而满足自我的财富需求。其实,每个人都应该做自己的风险管理师,毕竟自己最了解自身的财务状况和财务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