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化激趣教学策略探讨
2018-11-14万夏
摘要: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是注意力难以集中,课堂关注力不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重视用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引导、激发学生发现数学问题的兴趣,获得数学认知,形成思考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本文就小数数学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教学策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兴趣的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数数学;生活化教学;激发趣味;学习质量
现在教学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心理和特点,重视激起他们对数学知识认知和学习的兴趣。这里,我们的教材也体现着素质教育的要求,重视通过贴近生活的主题图等的认识,让学生对新知内容有学习的兴趣。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如何实施生活化教学,如何突出学生自主学习、思考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呢?
一、 重视预习和预设,让学生有生活感知
小学数学学习内容是比较简单的,但是对知识匮乏、理解思考能力尚未形成的小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难以理解和接受的。因此,我们要养成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和方法就要多让他们接触、认知数学。因此,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之前要多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数学。如在低年级的一些可以在生活中找到直观数学模型的知识学习中,就可以让学生走进生活,获得第一手的学习资料和资源。如在《克与千克》的学习中,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到超市、菜场看看,用手掂掂不同物品的重量,对“克与千克”的知识有初步的认识。同时,还可以让他们看看各种秤,以及物体重量称量的方法和原理。如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就有备而来,也有参与课堂互动、交流的热情,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
生活化教学还需要我们预设一些生活的情境。因为小学生有好奇心和很强的表现欲。因此,我们在课堂的导入环节除了引导他们谈谈课前预习的情况之外,在推进学生深入的自主和探究学习活动中,我们还要预设情境,让学生思考。如在“认识几分之一”这一内容的学习中,我就让学生先谈预习中的发现和思考,然后,出示一些水果模型的教具,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分类,先进行可以整除的分法,然后让学生思考不能整除的分法,如3个苹果2个同学怎么平均分,怎么表示?如此,通过学生对“一半”“三分之一”等的理解及用分数表达引导学生学会分。如此,他们就能够快速掌握平均分,理解分数的读与写的方法。
二、 突出重难点突破,创新生活情境施教
我们在课堂教学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而教学目标的达成就是引导学生获得新知识、掌握新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新思维。而这些教学目标就是教学的重难点。因此,我们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理清课堂教学的目标,思考如何引导学生发挥主动性地解决学习的重难点。而让学生解决这样的重难点的一种可行的方法就是创设学生有认知的生活情境。如“百分数”应用题的学习中,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是通过综合练习来巩固合理运用百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考方法,及百分数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在具体教学中,我们可以联系生活,我们学生曾经到一水果种植大户的果园参观过,我们就以之为情境设计问题:该大户种植园今年秋季收水果50000千克,十月份卖出了35%,十一月份卖出了40%,那么,还剩下多少千克?这样的问题学生通过阅读教材,通过生活中数学的感悟是能够解决的。再次,在问题解决中,我们引导学生发现百分数应用題的特点,从而学会要明确百分数的单位“1”是什么,数量间有怎样的相等关系?从而能解决此类型的百分数应用题。之后,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联系生活的超市购物消费的问题、绿化植树成活率的问题自己设计问题并解决,获得这一教学重难点的有效突破。另外,再如圆柱体表面积计算的问题,我们可以先让学生看压路机的工作情境,然后设计问题让学生解决,这样,学生就能较好地掌握圆柱体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或者这些学习重点的把握。
可见,针对小学生抽象思维不很活跃的情况,我们在教学中要多引导他们关注生活,通过生活中包含数学信息的现象,让他们在对具体的现象的感受中,思考数学问题,获得学习的兴趣和效果。
三、 重视生活实践与运用,提高学生数学思维
生活处处有学问,生活处处有数学。我们数学学习的目标之一就是为生活服务。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更要在生活中运用数学。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生活实践和运用。如低年级学生学习10以内加减法、认识人民币等知识之后,我们就可以在课堂设计让学生实践的商场购物的情境,让学生们寓教于乐的进行数学知识的运用实践。再如在高年级长方体、正方体等知识学习中,我们就让学生回去自己思考实践做一个长方体或者正方体,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就会发现这样的例题图形的长、宽、高、面等特点,这比我们教给他们更有效。再如“比例”的学习中,就让他们自己设计如步测教室的长度和宽度、设计比例、绘制图形等,如此,学生能够发挥主动性地将理论知识联系实际的运用,使得知识学习得有效而且扎实。
另外,我们在生活化情境实施中,还要教学学会主动的联系生活,将一些数学问题形象化。如有些学生对物体的平移和旋转感到不好理解。那么,我们就让他们多对生活中平移和旋转的一些现象进行比较,自己得出平移和旋转的特点。在一些问题的学习中,要学生能够画图。如植树问题,如果学生能够在题目文字理解的基础上,画出简单的示意图,那么,他们就能根据图形是否闭合,从而找到棵数和段数的关系。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特点,多用他们的生活中出现的情境和现象,引导他们去思考,发现,获得数学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以生为本的素质教育的达成,提高课堂教与学的效率,促成学生数学学科的素养形成。
参考文献:
[1]方庆达.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做到激趣教学[J].数学大世界,2017(07).
[2]虞建扬.浅谈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7(49).
作者简介:
万夏,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市洪泽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