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的实施

2018-11-14王上正

考试周刊 2018年98期
关键词:高中体育模式合作学习

摘 要:如今的高中课程教学中,先进的教学理念越来越得到重视,高中体育教学得到很好的诠释,“自主探究、自主合作”结合的新型学习模式得以在课中得到实践。合作教学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很好地得到开展,同时取得很好的成效,不仅能培养好学生间的协作能力,也会提高学生相互帮助的次数,既能增加她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也能具备探究实践的实力,这种先进的教学模式在高中课堂上产生深刻的反响。

关键词:高中体育;合作学习;模式

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使高中体育新课程的标准也随之提高,围绕着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理念在体育课程中得到全面运用。高中的体育课程不像初中、小学一样单一,高中体育不仅要求加强体育锻炼来提高大家的身体素质,而且在体育教学中可以学到很多相关体育技能,因此,高中的体育课被要求需要全面合理的开展。换而言之,高中生都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每天在高强度的课程学习中,体育课也就得不到重视,上体育课时,也会表现出被动、单一的学习方式,体育课程随时发生着为其他主修课程让路的情况,这种现象的产生已经对学生全面发展方向产生影响。合作教学模式能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得到认可,不仅可以缓解高考的紧张学习压力,也会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比如,如何懂得在团队中协作?如何快速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如何更好地实现劳逸结合?

一、 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合理地进行分析

(一) 学生分组的不合理性

在平常的教学中,每个同学都会组建成为不同的小组,在日常体育教学中,合作模式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和基础,这种合作学习的模式在具体教学中存在一定的弊端,每个小组取得的成效和预期有些许不同。目前的高中人数较多,每个班级按照50个学生的标配,老师一组也会分为7~10人,如果一个小组人员分了太多,会导致组内秩序相对混乱,也会有组员分工不确定,从而不能保证到每个学生能力的提升,长期观察发现,高中生的体育课没有很好地得到开展,从老师角度来看,体育课就是为了学生们能自娱自乐,给他们一些自由分配的空闲时间,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就是没有主修课程那么严肃的自由课堂,因此只有少数老师会统计学生的有关系数,他们会统计到学生的运动能力、身体素质等。

(二) 学生缺乏参与度和积极性

目前高中的教学模式凸显出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他们在学习上相互合作,在生活上相互交流,但是缺乏一定的参与度和积极性,这样的现象会影响到分组学习的践行效果。老师和学生一致地认为,学习合作会是在日常中一种学习的常态,可简单的分组学习已经产生了很多不足,比如,老师在上完理论知识后,会针对每个小组的情况布置一些课后练习,会让小组的每个成员一起来巩固课堂相关的内容。学生的如何分组和如何交流,在没有一个有效的监指导下,会导致学生形成一个较为轻松的学习状态,有在一起聊天嬉戏的、在一旁休息发呆的……组员之间没有一种集体感和互助意识,因此每个成员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并不高,这就没有实现合作学习模式的最初的目的,自然没有达到小组的团体效果。

(三) 评价和反思具有单一性

不仅在小学、初中時期的学生一直都处于主体地位,高中也是占据主体地位,每个学生都会是课程中的重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跟老师的引导和评价有点密切的联系,在每次体育课程结束后,老师都会对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做出评价和指导,会结合分析,做出一定的总结,需要对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出探讨,在原来已有的成效上提出需要改进的建议。不过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只有少数的老师具有先进的教育方法,他们不会保留传统老师的反思和评价方式,不会像以前的老师对学生提出单方面的批评或者表扬,他们觉得这样会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指导。多数情况下,学生对自我的反思会结合老师给出的评价,这样他们会忽略自己在小组的努力,不会去结合小组给予的评价,这也就影响到学习合作模式的有效性。

二、 提升合作学习模式的有效性的策略

(一) 小组的分配需要合理性

小组学习的模式是每所高中体育课中的开展形式,小组规模的大小会直接影响到后期每个学生的学习质量,如果一个小组规模过大,缺乏管理,会使得小组的凝聚力减弱,也就违背合作模式的初衷;如果小组规模太小,又会带来分组过多的现象,给老师带来课堂管理难度,加大老师的工作量,也就造成课堂时间不必要的浪费。据研究结果表明,最有效的小组合理成员为2~6人,老师也会有特殊情况特殊对待,会结合课堂上的每个学生的自我表现来进行分析点评。为了更加确保分组的质量,异质分组将要取决于老师对学生的了解程度,在这种情况下,老师面临分组时,就会全面考虑到学生的多方面因素,身体素质是第一环节,其次,会结合学生的运动能力,从他们的体育特长中进行不同的分组,为了小组内部需要一个和谐的氛围,小组会开展一些集体的活动,从而拉近一个小组的距离感。在合作教学中具有很多的优点,会比以前的教学模式很具有开放性、互动性……每个老师会在小组中选出一个小组负责人,通过小组负责人带动整个小组成员的参与度,在每个人都能积极参与下,会自然形成一个有凝聚力的小组氛围。

(二) 提升小组的互助性

不管是在体育学习中,还是在其他课程的学习,都需要提升学生之间的互助性,在合作教学模式下,小组里的成员会建立一种默契感,在平常的相处下,不断培养出集体的凝聚力,会让每个学生深感在小组里总有优势,这就是老师要明确的一个小目标,能使学生们有一个共同奋斗的核心,让她们都肩负着自我责任感。其次,合理的分配,才能保证小组组员的特长得到最大利益化。像武术教学实践中,就要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因为一个武术的动作需要一起来完成,以小组为一个集体来展现。如果老师还建立一个以小组为依据的奖励机制,这样会促使每个学生更加积极参与到小组中,作为一个小组的成员,一个小组的合作学习能力会得到提高,会提高每个成员的荣誉感。

(三) 提高责任感

在高中体育合作学习中,会保证学生的个体责任,也会提高学生的责任感,也能使学生都自觉的承担自己该尽的责任,也就提升了自己在小组中主人翁的意识,这也会建立学生在小组的自信心。在此,为了防止因分工不明确导致学生偷懒的行为,老师会相应采取一些特殊的学习任务,会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会将每个任务分配到个人。例如,在排球这项运动中,考试的时候不仅需要学生上交一份有关排球的垫球理论报告,也会有实践的正面垫球和鱼跃垫球……每种垫球的技术要求都不同,最后就形成一份完善的报告。老师在考核时,要求每个学生单独进行考试,因为小组考核会出现浑水摸鱼的假象。有些同学会滥竽充数,老师观察到这些情况,要求每个学生进行单独的排球抽查,同时抽查的结果直接影响到小组的总体成绩,因此,不仅激发了个人练习的动力,也促使小组的集体性。

(四) 小组评价的合理性

评价的合理性对每个学生都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能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制定一套合理的评价机制,那么体育教学会有效地进行开展,但在现有的体育教学中,包含了多种评价,有对学习成果的评价,有对学习过程的评价,我会对小组整体进行评价,最重要的是对小组的每个成员做出的评价,在老师的点评后,学生们会互相给出自己的评价。我们需要保证评价过程概念化,因为老师作为高中体育课程评价中的决策者,他们做出的评价直接影响到小组的评价结果,老师不仅看重小组合作学习的成绩,也会关注他们小组学习的过程,会结合每个学生在小组的参与度,她们在组内有着活跃的交流,给出合理的评价。其次,如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建立一个多元化的评价方式,面临新课程三维改革的需求,在整个体育教学模式下,评价方式会影响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如果需要顾及学生知识的掌握,不能单一地做出评价,需要结合大量的因素来考虑,比如,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过程,考虑到她们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众多的因素做来参考标准。想要使得评价方式很加多样灵活,对于体育的教学模式,老师需要将小组的评价和自我评价两者相结合,使学生更加充分认识自我,也会更加主动去融入小组的活动中,让学生在小组中体验集体的良好氛围,从而得到更好的评价。

三、 总结

从体育课的教学模式出发,合作教学模式得到全面的践行,每个体育老师合理组建小组,每个小组确定组员人数,在

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各项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因此合作教学模式是对新课程改革的积极践行。

参考文献:

[1]朱偉.合作学习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新课程(中),2015(4).

[2]程子明.合作学习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

作者简介:

王上正,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第五中学。

猜你喜欢

高中体育模式合作学习
农村高中体育教学方法创新
高中体育教学休闲生活化模式探究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永续债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