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晋求学的非山西籍大学生旅游偏好调查
2018-11-14王帅
王帅
本文通过对山西省太原市、晋中市榆次区四所高校在校非山西籍大学生旅游偏好的调查,运用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经过数据统计、关键词分析,得到以下结论:非山西籍大学生融入当地社会的程度影响其旅游行为;非山西籍大学生参观频次高的景区仍然是传统知名度高的景区;非山西籍大学生对于山西省的文化底蕴、历史悠久表示认可,对山西省的交通、环境、基建表示有待改善。此次调查,希望能为相关景区宣传、政府部门制定政策、高校教育疏导提供依据。
一、研究背景
大学生是旅游活动中一个十分活跃的群体。大学生是指参加高考之后顺利升学进入高等院校继续学习的青年人,一般年龄在18到24岁之间。一所高校中,通常以省份作为“本/外地人”的衡量标准,他们在生活习惯、选择偏好、文化背景等方面具有显著差异。由于这些差异的存在使得高校中的“外地人”在选择当地景区的过程中会有其自身的考量和特点。每年来晋求学的外省大学生数以万计,多数学生要在山西省生活4年,是大多数人第一次远离家乡,独立生活的开始。学习生活中,由于融入社会的需要,必然会在“第二故乡”开展一定的休闲旅游活动。本文基于此,以太原市、晋中市榆次区高校非山西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外地大学生在山西省内的旅游偏好及目的地选择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文通过使用调查问卷的方法研究非山西籍大学生的旅游偏好,运用数据统计分析群体中特殊的旅游偏好,结合相关理论和研究,得出结论,希望能为相关景区宣传、政府部门制定政策、高校教育疏导提供依据。此外,这些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山西旅游发展信息传播的使者和沟通的桥梁。非山西籍大学生对山西省景区的感知分析,对山西省景区对外宣传有重要作用。
三、关键词界定
在晋求学:主要包括在太原市、晋中市榆次区就读的高校学生。非山西籍大学生:大学生指中国高等教育机构的全日制在校大学生。非山西籍指籍贯属于全国除山西之外的省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旅游偏好:本文研究的旅游偏好主要是指研究对象对旅游景区、旅游信息、旅游同伴的选择,以及游后对山西景区的评价和传播。
四、文献综述
李丽梅、保继刚认为大学生偏爱民族风景区和风景名胜区,但实际到访城市旅游区最多,旅游偏好和旅游行为明显不一致;费用和时间是大学生选择旅游目的地的主要因素;大学生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符合距离衰减规律。檀志军(2008)认为大学生的旅游目的大多还停留在低层次的观光方面,主要是因为大学生受现代化都市环境的影响很大,对古老文化的鉴赏力不够或根本不感兴趣,青年对传统旅游地兴趣减弱,更多地转向探奇探险、挑战自然、求新、求异和求知的旅游项目,并且注重目的地的个性与参与性。马丽霞、杜艳艳等(2014)提到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对于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存在差异,大三大四等高年级学生因为面临毕业,在设计毕业旅行和选择旅游目的地时,会比较慎重,相应的,旅行距离会增加,旅行费用会增加。杨瑞通过对西安高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认为大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都非常强烈,出于求新求异的心理,以及最大限度地丰富旅游经历,获取更多旅游信息的心理,大学生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要么选择最有名的旅游点,要么选择自然环境和人文環境与居住地差异较大的旅游点。
学者们对大学生旅游已经做了很多研究,也更加重视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在实证研究过程中多采用调查和访谈的形式,从目前检索到的有关大学生旅游行为的文献看,对大学生群体旅游行为的研究主要是将大学生看作是一个整体,很少有对群体内部差异的研究;对大学生群体研究所选取的样本主要是东部地区高校学生,中部地区主要以西安市为主。而旅游者的行为也会受到区域发展水平、区域旅游资源分布状况等因素的影响。
五、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太原科技大学和山西中医学院外省大学生。
(二)研究方法
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知网、维普等主流学术网站上查找相关文献,明晰研究问题和进展。在数据统计和收集上采用易懂实用的问卷调查法,直观地了解当前非山西籍大学生的旅游偏好。在问卷设计中有选择题和开放性问答题,力求更真实地反映被调查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偏好。
根据调查内容的需要,查阅相关文献中的问卷制作方法,主要借鉴《西安大学生旅游行为调查》《师范类大学生旅游研究》制作思路,咨询相关专家,在此基础上设计调查问卷。
问卷投放主要通过线下方式。通过发动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太原科技大学和山西中医学院等学生发放纸质调查问卷,发放地点主要在教室、自习室。
六、数据统计与分析
(一)数据基本资料统计
从整体上看,被调查的非山西籍大学生籍贯遍布全国21个省、自治区,数量较多的前五位为河北省、山东省、陕西省、辽宁省和河南省,数量分别为23、22、20、17和15。与2015年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太原科技大学和山西中医学院的招生计划,外省学生招生数量最多的前五位为河北、陕西、山东、河南和安徽相对应。说明被调查的外地大学生与实际的大学生数量比对比较符合,问卷发放比较均匀。
(二)数据分析
1.年级不同,出游频次有差别。大二、大三1年出游3~4次的比例较高,尤以大二为甚,大一1~2次明显高于其他,大四“1~2次”与“3~4次”比例相差不大。大一同学刚经历高考步入大学,又远离家乡,因此,同学们首先需要适应周围的环境和结交朋友,活动范围以宿舍班级或者学校为主,难以有足够的精力开展旅游活动。经过大一一年的生活和交往,外地同学会逐渐适应山西的气候、环境、饮食和住宿等,加上校园活动的开展,也会认识新朋友,这其中包括山西当地同学和同省同乡,在课余时间,他们会将眼光放到学校之外。此外,环境对于旅游活动的开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大三1年3~4次的旅游频次有所下降,这与同阶段学习任务加重有关,同时有相当比例的同学要开始准备硕士研究生考试,出游时间会缩短,纵然这时候对山西有了更多的了解和兴趣,但自身闲暇时间的减少,也会抑制其旅游出行的意愿。大四阶段,1~2次的旅游频次比例相比大三有一定的提高,原因多与大四面临毕业,工作压力增大,有足够的闲暇时间,但出游意愿大大降低,另外,毕业旅行也是大四一项必不可少的活动,因为意义深刻,所以需要足够的时间和金钱做准备和选择,因此,选择降低旅游频次,大四学生认为完成一次时间长距离远高质量的旅行很有必要。
2.年级不同,获取出游信息的渠道不同。41.18%的大一同学通过网络获取山西省内景区的信息,35.29%的大一同学听从去过某一地的外地同学或老乡推荐,仅有17.65%的大一新生会听从当地同学的推荐选择目的地出游。大二的外地同学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比例下降,听从“当地同学的推荐”的比例上升,依靠传统媒介获取信息的比例上升。大三、大四听从“当地同学的推荐”的比例占据第一,这两个年级的同学获取信息的渠道比例相差不大。
大一新生更愿意通过网络获取景区信息,因为大一新生往往与老乡关系密切,在选择出游目的地时容易听从同乡的意见。随着年级的增加,他们对山西越来越了解,当地同学对当地景区、交通、住宿等的了解程度更深,外地同学会越来越偏向听从当地同学的推荐。从调查结果来看,当地同学推荐的比重会随着年级的递增而相应增大,网络会成为辅助性的信息获取渠道。
(三)旅游目的地选择和旅游偏好统计分析
通过统计,受访者共去过45个景区景点,去过次数最多的前5个景区分别是平遥、晋祠、五台山、蒙山和绵山。有142个人去过平遥,比例高达59.41%;有105个人去晋祠,比例达43.93%;有67个人去过五台山,比例为28.03%。
在实际游览过的景区中,游览文化遗迹类景区达到398人次,游览自然风光类景区达到236人次。在景区偏好题项中,73.64%的人选择自然风光类,25.1%的人选择文化遗迹类,旅游者对不同类型景区的偏好与实际到访的景区类别出现矛盾,这与李丽梅、保继刚《大学生旅游行为研究——以中山大学为例》一文中的调查结果一致,除了该文中提到的大学生对自然类景区的风景感兴趣,但住宿、交通等条件可能会抑制其出游的原因外。对于山西省而言,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省内大部分景区都是文化遗迹类,出游目的地的限制使得外地大学生更多地选择游览文化遗迹类景区。
七、研究结论
(一)非山西籍大学生融入当地社会的程度影响其旅游行为
本科期间4个年级阶段,因为大一入校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大学生活,而大四则面临毕业、升学等压力,所以大二、大三学生是非山西籍大学生旅游主力。旅游景区宣传和优惠政策要偏向在校的二年级学生。在非山西籍大学生出游获取相关景区信息的渠道中,有超过50%的人听从了当地同学的推荐和去过某一地的外地同学或老乡推荐,因而,口碑营销对于吸引非山西籍大学生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选择出游同伴时,选择同老乡一起出游的比例并不高,说明外地大学生参与旅游活动与当地环境融入度高。
(二)非山西籍大学生参观频次高的景区仍然是传统知名度高的景区,且符合距离衰减规律
外地大学生参观游览的景区主要集中在太原、晋中两地。平遥古城、晋祠、五台山,是非山西籍大学生游览频次最高的景区景点。即便当下许多同学会通过网络等新兴媒体搜索相关信息,但网络等只是信息获取的一种手段,传统知名度高的景区在新的信息载体上仍然具有较高的点击率和访问量。
(三)非山西籍大学生对于山西歷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比较认可,对山西省内交通、环境、基建等表示有待改善和加强
他们对平遥古城、五台山两地的评价整体上褒大于贬,晋祠负面评价较高。综合以上三个景区的评价,山西省内景区得到外地大学生的褒义评价主要原因在于景区自身的资源天赋,而贬义评价多源于后期的开发与景区管理。此外,“腐败”一词也多次提及。因此,非山西籍大学生对于山西旅游的评价也会受到山西省整个政治生态、经济发展因素等其他方面的影响。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