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旅游村寨空间生产及地方意义研究综述
2018-11-14李林岭余湘聆殷红梅
李林岭 余湘聆 殷红梅
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民族旅游村寨的研究呈上升趋势,于此,本文以综述为基调,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此领域的研究从内容上进行归纳与梳理,从而总结出民族旅游村寨空间生产的主要发展历程以及空间地方意义的主要研究,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
民族村寨在旅游影响下逐渐从传统社区演变为民族旅游地,面对全球化和城市化的浪潮,民族村寨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经济和社会地域空间,在各种力量的作用下被不断地建构、解构、重构,这个过程可看作一种“经济社会转型—旅游综合功能—旅游地空间生产—人地系统演化—空间变迁和重构”的螺旋式演进过程。旅游为民族村寨带来了新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当旅游作为空间生产的驱动力介入到民族村寨中,村寨空间将不可避免地加速流动、流变和重构,使得当地社会结构、景观特征、聚落形态、社会关系和传统文化等都发生变化。传统民族村寨在转变为民族旅游村寨过程中,旅游“场力结构”工具性下资本—权利“撕扯”方向与力度差异使传统民族村寨空间文化生产、演变、消亡、重构及其地方意义发生变化。但是,这些理论缺乏一种纵向的理论整合视角,未指出利益相关者在空间塑造过程中的互动行为及其对空间的影响。因此本研究立足空间生产理论,关注旅游影响下民族村寨背后社会关系等的变化及空间生产的驱动力机制,这些研究不仅丰富了民族旅游村寨空间生产的理论研究,更有助于民族旅游村寨的长远发展。
一、民族旅游村寨空间生产及地方意义概念界定
(一)民族旅游村寨的定义
民族旅游村寨是以自身特有的民族村寨文化和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相糅合作为主要旅游吸引物,也是原生态的民族文化和产生此文化的自然环境的结合体,是一种特殊的旅游资源。作为文化遗产旅游地,具有较高的社会、经济、文化等价值。
(二)空间生产定义
法国学者列斐伏尔提出了“空间的生产”理论,他将空间概念与主体行为、物质载体和精神意识融合,构建了一个空间实践、表征空间和空间表征三元一体的空间生产理论框架,揭示了资本主义条件下从空间中的生产到空间本身的生产的转变。列斐伏尔(H.Lefebvre)始终关注历史、关注着社会现实,与生产和再生产的社会过程密不可分,简言之就是历史中社会空间的社会生产,在此列斐伏尔的“社会—历史—空间”的三元辩证法已经初步形成。列斐伏尔在《空间的生产》中第一次提出了空间三元辩证法的核心范畴:第一,空间实践。“空间实践”指的是空间性的生产,它既是人类各种物质实践活动和行为本身,又包括这种活动和行为的结果。第二,空间表征。“空间表征”是一个被建构出来的虚拟的空间。第三,表征空间。“表征空间”代表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人为的空间。公众、权利、资本的博弈关系就是空间生产的体现。传统的民族村寨空间生产一方面是物理范围的扩展,从自然空间转变为人的现实活动空间。另一方面是“人化”程度加深,深刻地改造了村寨,使空间产品的形式远离自然空间状态,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人为空间”。
(三)地方意义
地方意义(place meaning)是人关于环境的认知和评价,反映环境对人的价值和重要性,地方意义由环境和社会共同构建,是人与环境复杂联系的反映,影响人的地方认同、态度选择和行为倾向,因此可以帮助理解基于地方的社会现象,并成为人文主义地理学认识人地关系的重要途径。地方意义的研究为揭示人与环境的联系提供了途径,其中地方感与地方性一起构成地方意义研究的两个重要方面,前者侧重人的感受;后者侧重于地方本身区别于别处的特性。
二、民族村寨空间生产及地方意义发展历程研究
(一)国内外空间生产研究
1.国外空间生产理论研究成果
20世纪60年代,法国哲学家列斐伏尔最先对空间概念进行了较为全面细致的考察,他根据资本主义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运用马克思主义梳理空间概念,将其理论聚焦于城市空间生产,提出“空间生产”理论,即“(社会)空间是(社会)产物”的核心观点,并做出历史判断,深刻地批判了将空间仅仅视为容器和“场”的传统观点,扭转了空间只是社会关系发展演变的静止容器或精神产物的概念。
空间生产作为一种新理论逐渐被众多西方学者所认同。学者从城市、区域、国家、全球尺度或某类空间等方面的人、资本两大要素对其空间的作用进行了不同的阐述。卡斯特尔研究认为城镇化的影响下城市空间逐渐成为劳动力与资本和工人与资本家之间斗争的再生空间。并认为社会是通过空间来管制社会,权力又借物理空间反作用于社会。哈维从人文综合的辨证的角度思考了“时间的空间转移”和“空间的时间转移”。
自1970年代开始至今,城市(化)问题仍是众多理论学家空间生产理论关注的核心问题,并以城市为案例进行他们的研究工作。至今30多年来,西方乡村地理学已经不再局限于单向度的“空间”研究,也已经形成社会文化、经济发展及全球化等多重研究视角。空间生产理论受到不少学者的追捧,并渗透到如城市公共空间、公园、酒吧等微观领域的研究中。
2.國内空间生产理论研究成果
国内对空间生产理论的追踪和跟进较为迟缓,20世纪90年代后期学者开始对该理论进行总结性引用介绍,2000年后学者们对空间生产的本土化逻辑分析的相关研究大量涌现,更出现了不同层面的实证应用研究。
孙九霞对海南三亚回族民族社区的空间生产过程、表征及影响进行了解读。王志刚提出城市空间生产的研究要结合人民实际生活,人民幸福生活是社会主义城市空间生产的价值体现。王志弘基于西方地理学文献,较为系统地梳理与解读了西方地理学中的空间生产概念。张京祥则将空间生产理论从城市尺度延伸至区域,提出“区域空间生产的概念”。
空间生产理论在我国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和认同。乡村聚居形式的空间生产方面的研究课题也多限于乡村与乡村的互动空间、城市搬迁以及城市布局合理性等方面。特别是民族旅游村寨的空间生产相关研究相对欠缺。
(二)民族旅游村寨地方意义研究
Cresswell T指出文化的力量时刻影响着地方意义的建构,经年累积的文化使得地方成为“有意义的区位”。Relph E C.研究了包括象征意义、思想感受、态度和价值等在内的地方意义构成。Smaldone利用质性分析方法和Nvivo软件研究了国家公园游客的地方意义构成。Massey D B和Pred A提出人们应该积极地承认地方意义的多样性和动态性,地方总是处于“流变”(becoming)之中。Ryan等用照片引导方法发现自然环境、家庭朋友、社区事件和个人财产是农村社区主要的地方意义构成。Manzo采用扎根理论的方法,区分出居民研究居民感知的非负面意义,如人身与财产损失。宗族文化、饮食文化等对地方意义的形成起到关键作用,而融入具体地方的文化也可以被重新诠释,并产生新的意义。
国内学者对地方性和地方意义也进行了许多有效探索。周尚意教授结合人文主义和结构主义对两个案例点进行了地方性空间的研究。朱竑教授关于居民日常生活空间采用质性方法探讨其背后的地方意义。以段义孚为代表的学者认为地方是人对于大地情感的归结,日常生活的场景能用于探索人地关系的情感连接。地方意义的建构和流变是通过社会文化空间的生产实现的,反映社会文化变迁对地方意义流变的影响,即“村寨社会文化空间→空间的社会文化生产→空间地方意义的流变。
三、民族旅游村寨研究述评
通过整理与归纳,可以看出国内外学者对于该研究内容主要从民族旅游村寨的空间生产方式、过程及地方意义等方面展开。近年来,从此视角开展的研究从对国外文献解读的理论分析到结合案例地分析中已得出民族村寨的地方演变过程。从研究方法看,从借助单一的定量分析到借助ArcGIS等定量分析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随着民族旅游的越来越成熟,人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民族旅游村寨的发展,怎样从其变迁规律中找到民族旅游可持续发展路径等成为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值得人们继续关注的问题。
(作者单位:1.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2.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旅游文化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