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成像延迟扫描时间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18-11-14范胜坤
范胜坤
摘要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成像延迟扫描时间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冠状动脉CT检查的冠心病患者144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性别、年龄、心率、体重指数与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成像延迟扫描时间的相关性。结果:冠状动脉的达峰时间14~28 s。性别、年龄、心率与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成像延迟扫描时间呈显著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患者综合情况决定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成像延迟扫描时间。老年男性、心率偏慢者,可适当延迟扫描时间。
关键词 冠状血管;造影成像;延迟扫描;影响因素
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近年来呈增长趋势,尤其是冠心病对人类的生命健康造成了威胁。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成像(CTA)在各级医院均得到广泛应用,是冠心病患者的首要检查方法,扫描延迟时间是冠状动脉CTA的成功关键[1]。冠状动脉CTA可清晰显示出血管狭窄的程度和斑块的性质,其特点是方便、简单、快捷且有效。但临床上影响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成像质量的因素较多。因此,影像操作医师应合理客观地分析扫描中的影响因素,才能选择最合适的延迟扫描时间[2]。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冠心病患者144例的冠状动脉CT检查资料,并总结归纳其影响因素,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5年7月-2017年6月收治行冠状动脉CT检查的疑是冠心病患者144例,男69例,女75例;年龄28~83岁,平均(54.26±8.24)岁;身高145~190 cm,平均(159±0.12)cm;体重49.23~90.12 kg,平均(65.45±12.03)kg。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纳入标准:①體检检查疑患冠心病而接受全面检查者;②年龄25~ 85岁;③患者及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存在严重沟通障碍者;②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③对本次应用造影剂过敏者;④伴有心、脑、肝、肾等器官功能严重不全者;⑤孕妇或哺乳期妇女。
CT扫描:所有患者使用CEOptima128层螺旋CT进行扫描,取仰卧位,扫描前测患者血压和心率,若心率>75次/min,患者舌下含服倍他乐克,嘱患者屏气后进行定位扫描。①循环时间:以肺动脉与主动脉区域为起始点,先注入小剂量对比剂,预测循环时间。探测器球管转速1 s/r,覆盖范围5 mm,管电流100 mA,管电压120 kV,选择右肘前静脉,用双筒高压注射器注射对比剂碘海醇20 mL,速度5 mL/s,然后以相同速度注射生理盐水20 mL,注药后CT扫描延迟10 s,多次重复扫描肺动脉与主动脉区域层面,间隔2s,直到主动脉与肺动脉区域层面的CT值由低变高,在南高变低分布后停止扫描。在肺动脉与主动脉区域层面CT值的最高处取50 mm2感兴趣区,生成时间一密度曲线,根据曲线推算出延迟扫描时间,此结果为冠状动脉造影剂达最高浓度的时间[3]。②冠状动脉CTA扫描:根据生成时间一密度曲线明确延迟时间,扫描范围为气管隆嵴下1 cm至横膈水平,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技术进行单扇区重建,扫描前10 s嘱患者屏气,心率>75次/min时用双扇区,曝光时间6~8s。扫描设置:探测器覆盖范围40 mm,扫描范围250 mm,螺距0.22~ 0.24 mm,层厚0.625mm,矩阵512 mm×512 mm,管电压120 kV,球管转速0.35 s/r,电流范围200~ 650 mA,根据体重指数[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2(m2)]确定选择右肘前静脉,用双筒高压注射器注射对比剂碘海醇70 mL,速度5 mL/s,然后以相同速度注射生理盐水30 mL,在左侧冠状动脉区域层面测量CT值,每个层面测量3次,测量后取平均值,感兴趣区面积20 mm2。
图像重建及处理:原始数据按照R-R间期5%~ 95%、间隔5%位相重建,将薄层图像传至ADW 4.3(美国GE公司)工作站进行图像处理及血管分析。
测量方法:扫描前采集患者年龄、性别、体重、身高、心率等一般资料。所有患者小剂量对比剂循环时间扫描后,依据循环时间扫描预测延迟时间,选择冠状动脉CTA扫描75%时相,在左侧冠状动脉开口区域层面测量CT值,每层面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逐步多元回归分析体重指数、性别、年龄、心率与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成像延迟扫描时间的相关性,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患者冠状动脉达峰时间14~ 28 s,平均时间(18.25±2.64)s。在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心率的因素中,除体重指数外,其余指标均与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成像延迟扫描时间呈显著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讨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4]。冠状动脉CTA目前已经被临床作为首选的无创检查方法。
女性患者的身高一般都较男性患者低,故体重指数也会比男性低。因此,应用相同的对比剂剂量,女性达到冠状动脉峰值的时间比男性短。在相同的射血量下,心率越快,心输出血量越多,对比剂达到峰值的速度越快,故达峰时间缩短。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脏功能会减退,主要是左心室射血功能减退。因此,老年人对比剂到达冠状动脉的时间延长。心率越快,所需要的对比剂越少,相同剂量的对比剂,冠状动脉达峰时间随心率的增加而减少[5]。冠状动脉的血供南心脏的舒张期供应,性别、年龄与冠状动脉达峰的CT值呈正相关,而且男性的冠状动脉达峰CT值较女性低[6]。
有文献显示,影响冠状动脉CTA的因素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及心率有关[7]。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同定了扫描使用的对比剂浓度、剂量、注射速度等因素,所以可以排除以上因素对扫描结果造成的干扰。冠状动脉CTA扫描中,南肘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到达左心腔的时间10 s,才能祛除右侧心腔和上腔静脉的伪影[8],但延長时间过晚会出现冠状静脉的漏出,从而影响冠状动脉造影。在冠状动脉CTA成像中,行循环时间扫描后,根据肺动脉与主动脉时间一密度曲线算出冠状动脉CTA扫描延迟时间。老年男性、心率较慢者且未按上述方法扫描时,一般冠状动脉CT值未完全达到峰值,扫描结果会带来较大的误差。测试点选择在肺动脉与主动脉区域,测得的CT值非常接近冠状动脉CT值,可以反映冠状动脉的显影情况,而且每一层面都进行测量,也可以进行选择测量,比较容易掌握,相比有心腔,周围伪影的影响小,所以在测量上误差也相对较小。
综上所述,冠状动脉CTA延迟扫描时间的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对冠状动脉CTA具有重要价值。临床冠状动脉CTA时应观察是否有上述相关因素的影响。对男性、老年、心率较慢的患者,可适当延迟扫描时间。
参考文献
[1]孙红.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现状与进展[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8(10):1009-1011.
[2]朱姬莹,徐秀芳,许化致,等.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联合静息心肌透壁灌注指数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研究[J].浙江医学,2016,38(7):455-458.
[3]刘璐,余永强.320层容积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8(5):496-500.
[4]熊青峰,马小静.冠状动脉多层螺旋CT血管功能成像评价冠心病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6,22(21):4269-4273.
[5]高晓燕,邢艳,刘文亚.心率准备路径在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6,39(4):475-477.
[6]李剑,印弘,石明国,等.心率对左心功能指数、主动脉强化CT值及延迟时间的影响[J].放射学实践,2015,29(11):1111-1113.
[7]姚福会.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CTA图像质量影响因素分析[J].国际心血管病杂志,2017,57(1):224-225.
[8] 田希存,王铁钢,田雷超,等.稳心颗粒联合阿替洛尔对老年冠心病患者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成像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学装备,2016,13(11):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