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贝多芬《悲怆奏鸣曲》第一乐章的演奏处理
2018-11-14郑灵巧
郑灵巧
(四川矿产机电技师学院,四川 成都 611230)
一、技术处理
(一)触键
引子开始的前三个小节如(谱例1),都是连续的调式模进手法,直观的显示了命运的强大和反抗的斗争力量相互交织在一起。因此演奏者在弹奏每一个和弦时,触键要充分运用腰部以及手大臂的力量,可借助上半身前倾增加触键力量,下键沉到底指尖要牢牢站稳,因为所有的力量经过小臂最后传送到指尖,这样弹出来的和弦音色才会形成一个音团,有爆发力和穿透力,而并不是一味地砸琴,用手腕去压。弹响后,切记手臂要立刻放松,腰部也逐渐放松。经过三个小节的连续调式模进如(谱例2),斗争力量被吞没。在弹奏这部分华彩乐段时,弹奏者的指尖在琴键上需要灵巧的跑动,不能抢也不能拖。接下来,不屈不挠的斗争力量透露出一丝微弱的曙光,哪怕强大的命运不断摧残,但是依然毫不畏惧向着希望,向着光明一步一步艰难的前行这段对左手的弹奏要求较高,八度低音其音色要表现出厚重,沉稳,和弦音色要饱满。触键手指要贴近琴键,以肘关节为支点,不要弹成断音,右手则采用反向扩张推动旋律的进行,音值要准确。
谱例1:
谱例2:
到了第九、十小节如(谱例3),这两个小节的第一个音要强奏,接着后面的音符的快速跑动要干净利落,颗粒清楚。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两个小节的休止符一定要准确,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表达了一种有强烈的预示。第十小节之后如(谱例4),急速下滑的半音阶跑动爆发,手指要如行云流水般在琴键上敏捷的跑动,最后两个音虽有延音记号,但不能无限延长,要根据乐句气息的需要来定义。引子最后一个音表现得期待更加强烈,为后面即将到来的革命浪潮做好铺垫。
谱例3:
谱例4:
在弹奏轻快的副部主题时,右手有很多向上的断音跳进、短倚音、附点音符、单顺波音。左右手交叉弹奏,音区跨度很大,特别是当右手的装饰音在低音区和中音区来回跨越时,弹奏者应该注意,右手的触键,这段一连串的装饰音的弹奏应该是从键盘上滑过,弹奏清晰悦耳,避免速度过快造成弹奏力度不均匀,使得乐曲听起来有跳跃的感觉有裂痕。乐曲在进入90小节开始到113小节结束,这段要渐进淡出如(谱例5),渐进就是要求弹奏时要柔和的进入,要控制好双手大拇指的力度,在快速弹奏时每个键都要沉到底,每个小节的第一、三上的音要强调,因为上行的旋律就隐藏在这些强调的音符里,这段要连贯一气呵成。
谱例5:
(二)力度
引子开始的前三个小节如(谱例1)一直都是连续的fp,直到第三个小节后半段转为sf,仅仅有一点微弱变化,因为此时强大的命运仍然处于上峰。到后面如(谱例二),斗争力量从p开始一点一点加强,到了第八小节,通过creac渐强到第九小节的sfp到达高峰。期间只要有压迫,斗争就不会停止。最后代表命运强大的强音几乎没有再出现过,交替出现的动机音乐对比强烈,使得引子部分给人感觉紧张又激烈。
到了呈示部从11小节p弱奏开始,双音上行力度渐强。到了第13小节,一个切分节奏同时伴随sf的出现,将力度递增一个层次。之后15-18小节二分柱式和弦果断有力弹奏力度渐强,到了十七小节增二度音程的出现,旋律下行力度减弱,仿佛有一个小喘息,是为之后再一次的双音上行造成旋律冲击,形成对比。特别注意,第十三、十九、二十一小节里作曲家特意在二分音符上标记了一个力度记号“sf”(特强),改变了原本四拍子节奏的强弱位置,出现了切分音,这三个标记着“sf”的二分音符在弹奏中一定要有冲击力。在30、34和36小节中都带有一个增六度音程,在力度上可以作减弱处理。之后46-49小节弱拍上的纯四度音增都标有“sf”特强,改变了原本四拍子节奏的强弱位置,弹奏时要果断有力,与之后面相连的音程,要一带而过,力度不能重于前者。
(三)踏板的运用
引子前三个小节的强位置的强音可采用同步踏板或者预备踏板。同步踏板顾明思义就是同时踩下,经常用于强调节奏特点的音乐中。加强某一音或某一个和弦,从而达到节奏鲜明的效果。预备踏板则是在弹奏前,先把踏板踩下,让制音器全部打开后再下键,可以使声音更丰满。通常是为了营造一种氛围而用,可谓“未成曲调先有情”。使听众充满了对音乐的期待。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暴风雨》第一乐章的开始处,也是使用的音前踏板。前三个小节里面的强音结束后,应当立即松开踏板之短暂的沉寂。第四小节每两个八分音符采用直踏板连接,后面的小华彩乐段也是运用直踏板,直到音符跑完松开踏板。第五到第八小节,按照谱上所标记的运用直踏板。最后结束部分的华彩乐段采用抖动踏板,也叫“颤音踏板”,是一种连续不断地急速更换踏板。常用于音阶、半音阶上,这样即可保持音量又可避免声音的浑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