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桃花源:梦里桃花轻舞时

2018-11-14

时代邮刊 2018年13期
关键词:问津渔人仙境

位于湖南省常德市西南40公里处的桃花源,以“人间仙境”而闻名遐迩。它南倚武陵,中贯国道,北临沅水,以其秀美风光和极其丰富的人文景观而成为举世瞩目的旅游热点,也许这是五柳先生陶渊明所绝难料到的。

读过《桃花源记》的人都知道,桃源仙境中的先民们在渔郎离去时曾反复叮嘱“不足为外人道也”。可见,他们希望永远不与外界来往,以过着全封闭式的田园生活。然而。仙门一旦打开,自晋以来,不但陶渊明、盂浩然、王维、李白、杜牧、韩愈、王安石、苏东坡、陆放翁、姜夔、袁宏道等名人欣然来观,而且延续到今,万方百姓更纷至沓来。

人们何以如此神往桃花源?除却此处风光独好的因素外,还因为此处寄寓着人们极大的渴望,对美对理想的永远追求。桃花源仙境的真正意义在于:传说中,这里曾经是一个没有战乱,没有独裁专制统治,没有尔虞我诈的和平、民主、自由、富裕、和睦、崇尚礼仪的人间社会。这不就是人们向往的理想社会吗?难怪陶渊明一文既出,古往今来人们苦寻不辍,企求美梦成真!

春天的桃花源,那盛开的桃花璀璨若霞,摇曳于桃花溪畔,与百花争艳,与游女媲美,让人赏心悦目。记得那天,我从下榻的秦人宅宾馆先游了桃源山景区。水府阁雄踞青松翠柏之中,一片金碧辉煌。登阁远眺,臾见桃花溪碧水白帆,直下沅江,玉簪螺髻,田畴万顷。不求仙境,已是仙境。继沿石阶而下,访问津亭。亭临江淀,内立“问津处”石碑。此即当年渔人问津之处也。江心乃长岛名曰“渔村夕照”,为桃源八景之一。岛上女人或织网,或晾网,鸡犬相戏,童叟共乐,炊烟如缕,渔歌浅唱,真有拾不完的江村野趣。

桃花溪上游属桃花山景区,只是一股涓涓细流。当年渔人拾舟登岸,步行于此,观赏这里芳草落英,那惊喜之状,犹可想见。我沿着渔人入仙源之路,过花圃,览碑廓,坐方竹亭,看方竹摇影,听溪水浅唱,闻山鸟啼鸣。至水源,山前上方藤萝掩映,有一洞口,与陶氏所记“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大体相符。穿洞而出,顿感光明一片。伫立秦城之上,俯看秦人村,历历在目。秦楼竹寨,长亭曲廓,错落布列,灿然一片,蔚为奇观。所到之处,皆有村民笑迎。他们着秦装,用秦具,售秦食,倘若有兴致,坐于竹亭之中,细品味压天下的秦人正宗腊菜,或喝几杯香过茅台的秦人腊酒,听那高亢清纯的秦声,更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在秦人议事堂,我结识三位村仙。一位男仙,两位女仙。他们热情憨厚,古风犹存。听说我来自江苏,兴致更浓。他们夸说江苏是个好地方,鱼米之乡,经济发达,乃人间天堂。你们去过江苏么?没有。想不想去?想。他们笑着,眼睛特别亮。欢迎你们去江苏作客!好,一定去!彼此留下手机号码。

今日桃源人已不是昔日的桃源人,他们再不企求封闭式的生活。他们向往着外面火红飞旋充满竞争的世界,恰似我等凡夫俗子对桃源仙境的神往和留恋。

猜你喜欢

问津渔人仙境
盛夏,享一场浪漫的“仙境”之旅
渔人罢钓归(绘画作品)
天津问津书院的魅力何在
某些作家
漫步在冬日仙境
冬日仙境
《桃花源记》中“渔人”的身份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