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生视角的高校图书馆空间评估教育*

2018-11-14杨文建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图书馆重庆400067

图书馆建设 2018年11期
关键词:评估图书馆体系

杨文建 (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图书馆 重庆 400067 )

邓李君 ( 四川外国语大学图书馆 重庆 400031 )

空间评估是图书馆空间再造的重要环节,是关系到空间再造效果与空间功能的关键因素之一。相对而言,国外高校图书馆的空间评估工作开展得较早,形成了诸多空间评估的典型案例和评估体系,如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格林斯伯勒分校、美国东北大学、美国昆士兰大学、澳大利亚迪肯大学都是图书馆空间评估的典型实例,所形成的评估体系为此后高校图书馆评估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也对图书馆空间评估体系的发展起到引领作用[1]。然而上述体系都是从图书馆员的角度来进行图书馆空间评估实践,其视角和出发点带有馆员明显的职业特性。

所以,在图书馆空间评估及其体系研究得到不断发展、实践的同时,国外图书馆界开始积极思考图书馆未来从业者(图书情报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业务能力培养,而在教育实践上则以匹兹堡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开展的针对图书情报专业的空间评估教育实践活动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其重点分析了研究生在图书馆学术课程中代表的新信息专业人员如何定义图书馆空间的质量标准,以及他们如何设计和实施空间评估项目,这既是对现有图书馆空间评估体系的探讨与深化,也为图书馆学及相关专业的从业者素养教育提供了可借鉴的实例。

1 空间评估教育的实践基础

进入21世纪,质量和绩效评估已经成为高校图书馆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部分高校图书馆已经将相关评估活动上升到图书馆战略规划的高度,极大地促进了图书馆空间评估及相关教育实践活动的发展。而空间评估和再造是学术图书馆员及其专业协会的战略关注要点,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Association of College & Research Libraries,简称ACRL)评估行动计划的系列举措证实了专业协会对于评估的重视[2]。图书馆空间评估和再造近年来在世界各地的高校以及图书馆行业中得到了重点关注,大多数图书馆进行空间评估和再造的目的都在于通过图书馆空间功能变革来满足数字环境下用户不断变化的空间需求,其中基础设施改造(特别是物理空间的改造)是美国大学图书馆空间战略规划的典型趋势,在63所大学的战略规划中有60所都包含了空间再造计划,而在2000年至2014年间美国总计完成了232个图书馆的新建或再造,英国特别是大学有许多新的图书馆项目,包括对馆舍的翻新和物理空间的重新规划,这些都是促进图书馆评估活动以及高校评估教育的基础[3]。

随着专业评估图书馆员数量的显着增长,图书馆空间评估不应当再是学校和图书馆高层专业人员的特殊能力,而应是图书馆员的通用核心能力[4]。美国图书馆协会(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简称ALA)所提出的图书馆员核心竞争力就包括:拥有“图书馆业务服务能力和评价能力”[5],加拿大研究图书馆协会(Canadian Association of Research Libraries,简称CARL)同样将图书馆评估和评价作为21世纪图书馆员的核心竞争力[6]。随着空间不再被视为图书馆基础设施而是被提升到关键功能设施的演变,将空间评估从偶尔的关注发展为图书馆评估的核心要素是具有关键性意义的[7],而图书馆空间评估能为高校图书馆的角色定位和战略发展提供更多有意义的参考意见[8],也是促进图书馆空间评估教育实践发展的重要因素。

2 空间评估教育的价值

图书馆空间评估教育始于对图书馆空间服务理念的研究,图书馆业界已经认识到传统的空间调研分析方法、经验评估模式已经不能有效应对数字环境下用户对于空间功能的多元需求,继而需要采用额外的工具和技术来对图书馆空间的质量以及变革需求进行评估和认定,落实到具体的评估工作中表现为从常规的经验判断、满意度调查统计和问题调研方法发展为融合实地观察、视频分析、质量问卷调研和设计研讨会等方法为代表的更加精细的定性与定量方法,而这些新方法的特点就在于能够让评估实施者和用户更加有效地参与到图书馆空间评估中去[9],这些研究方法和模式的演进也进一步凸显了对图书馆空间评估系统化教育的需求。

近年来作为未来图书馆员的图书情报学学生在相关工作中所扮演的创新者和变革推动者的角色及其创新思维越来越受到业界的重视[10],创新能力是未来图书馆员的核心竞争力。部分图情领域专业协会的声明中也展示了对馆员评估能力的要求,并强调开设专门的图书馆评估硕士课程来为未来的图书馆员进行能力提升的重要性[5-6,11],包括诺森伯里国际图书馆绩效评估会议(Northumbria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in Libraries and Information Services),循证图书情报实践会议(Evidence Based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Practice Conference),图书馆评估会议(Library Assessment Conference)等会议中都指出了“评估调研员”或“评估馆员”在图书馆空间评估工作中的重要作用[12],充分诠释了空间评估教育的重要价值。图书馆空间评估活动为图书馆空间教育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机遇,然而真正将评估专业教育作为重点内容来培养的高校却极少[13],而匹兹堡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的相关研究正是基于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学生所拥有的学生与未来图书馆员的双重身份开展了相应的图书馆空间评估教育实践,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学生主导的图书馆空间评估活动的特点,是该类教育实践的典型实例。

3 匹兹堡大学空间评估教育

匹兹堡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对于图书馆空间评估专业的教育实践是图书情报学领域少有的针对未来从业者进行的空间评估专业教育。该课程始于2014年,将图书情报硕士专业(Master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ies,简称MLIS)的学生分为多个小组,通过为学生解读图书馆现有评估体系、评估案例,使其了解图书馆空间评估的结构、因素与方式,在后期的实践环节由学生自主选择或构建评估体系并实施由学生主导的评估,意在通过该项教育活动研究学生选择和使用评估体系的倾向,以及其主要关注点。该项教育是图书馆空间评估教育领域少有的案例,展现了以图情类研究生为代表的大学图书馆未来从业者如何思考、设计和实施空间评估,并从中发现学生对图书馆空间评估的创新角度与多维理解,既为明确图书馆空间的应有功能架构提供一种全新的基于未来图书馆从业者的视角,也可为后期的图书馆空间评估教育提供实施策略上的参考。

3.1 教学模式以及课程设计

匹兹堡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的图书馆空间评估课程是以集体理论教学(线上线下并行方式)和分组评估实践的模式进行,这种教育模式一是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以及评估观点的迸发与融合,二是通过小组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研究热情,促进其对图书馆评估工作的重视。该课程允许学生以线下或线上的模式参与课程,为加深学生间的讨论合作,该课程将每2~3人分为一个小组便于进行线上或线下讨论,每个小组的任务是在前期共同学习的基础上,中期对小组选择的高校图书馆空间视频进行比较评估,后期则进行空间评估体系制定与评估实践。

在具体课程内容设置上,该课程前3周主要是关于大学图书馆的使命、价值和适用性的集体学习与讨论,旨在拓展学生对于图书馆的认识。从第4周开始学生主要学习相关的评估基础知识并参加对应的讲座,学习内容包括阅读Library Space Assessment: Focusing on Learning、Seeing Ourselves as Others See Us: Library Spaces Through Student Eyes等文章并促进学生开始理解分析图书馆空间评估与学生学习行为和空间需求之间的关系,讲座内容涵盖了从高校图书馆存储空间和阅览空间再到技术复合空间的演变历程,使学生开始学习和接触已有的空间评价体系和评估方法,具体包括Learning Space Attributes: Reflections on Academic Library Design and Its Use、Library Buildings: A User's Viewpoint、The Ten Commandments Revisited: the Qualities of Good Library Space和The Top Ten Qualities of Good Library Space等内容,该课程前期进行相关评估体系内容教育的目的不是要全面涵盖现有空间评估的所有方法体系,而是让学生选择学习并阐释理解教学参考文献中对应的定性和定量评估方法,使其认识并熟悉从简单表单到复合体系的评估设计方法,这种模式一是能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不同评估体系的作用以及侧重点,二是能使学生认识到相关评估体系间的差异,培养学生对评估体系的创新和融合能力。

在课程中期的评估案例分析阶段,则注重使学生直观地认识到不同国家、不同类型的图书馆在建筑观念、空间理念上的差异,以便学生从多种角度来考虑和选择与之匹配的评估体系。学生必须从该课程相关教师所挑选的八组来自不同大学图书馆的YouTube视频中选择一组(每组3个视频,单个时长3~6分钟,具体包括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波特兰州立大学、爱丁堡大学等8所大学图书馆的视频),并自主判断哪种空间评估体系更适合于其所选择的图书馆(视频所展示的空间)。通过这种模式,利于学生站在自身的角度思考现有评估体系在实际运用上的优势与不足,促进学生自身评估理念的发展。

在课程后期评估体系制定与实施阶段则鼓励学生在制定小组的评估体系之前,让其充分融合个人对于图书馆空间的理念与价值评判标准,甚至将学生自身的一些观点融入到评估体系中,这也是该项教育的关键内容。同时,将澳大利亚迪肯大学开发的图书馆空间评估工具(Tool for Evaluation of Academic Library Space,简称TEALS)作为主要范例之一,引导学生去理解TEALS所涵盖的基于建筑学和图书馆学的双重空间功能诊断和评估功能,鼓励学生将已有的评估工具进行整合、修正甚至是自建评估体系,并在后期进行相关讨论。教师则借助指导学生进行评估体系制定以及后期讨论,确定学生所喜欢的空间类型、设施或功能,借此对学生的选择评估体系的趋势和评估结论进行分析,揭示基于学生视角的图书馆空间评估体系选择倾向和发展趋势。

3.2 对评价体系的选用

Corrall曾指出,学生对评价体系的选用,能够反映其对于不同评价体系的态度,也能使学生在具体的评价指标理解和制定中认识到评价指标的内涵,便于学生调整或自创评价体系。通过课程证实,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在方法上倾向于使用混合(定量和定性)方法,整合、修改现有的空间评估体系进行调研,但专业背景和个人价值观是影响各评估体系指标设置、权重分配和优先级的重要因素。

该评估课程的评估实践环节实现了基于学生视角的空间评估与现有评估体系的有效融合,体现了学生视角价值观在空间体系中的有效运用,如2014年的在校4小组所设计的评估体系就是在Cunningham和Tabur提出的层次学习空间属性[14]的基础上与ACRL发布的Standards for Libraries in Higher Education进行对比和融合所构建的基于学生视角的图书馆空间评估模式,将氛围与学术感、社交空间及其可用性以及图书馆的安全性等内容纳入到了图书馆空间评估体系中来,而这些内容往往也是专业评估体系中由于重视图书馆空间的功能性设置而忽略掉的人文关怀方面的内容,而这些恰好是学生较为关注的问题,这也是基于学生视角所构建的评估体系的重要价值。

此外,在该院学生2014—2016年所设计的评估标准中,共有21个小组采用了修改(整合)现有评价体系的方法,相关指标涉及了14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评估体系,其中7种评估体系是学生自主发现的非教学内容[15]。具体指标体系见表1所示。

表1 学生使用的评估工具

具体而言,课程后期学生对评估体系的选用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学生对于不同评估体系的权威性、新颖性、适用性的判断,这对于图书馆评估人员从学生的角度理解和制定空间评估体系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图书馆空间的功能属性与人文关怀属性的评估方面,利用学生的视角来界定图书馆空间再造和发展的趋势是契合学生实际空间需求的重要渠道。所以,分析学生对空间评估体系的选择特点具有积极意义,该课程学生对于已有评估体系的选用呈现出以下特点:

(1)专业权威评估体系是学生群体的首选

在对评估体系的选择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小组对已有的专业权威评估方案或体系感到不满意,其中7个小组使用McDonald 的“十项标准”,6个小组使用了ACRL(2011)评估体系,另有3个小组则选用了Cunningham和Tabur的评价体系,这也是该课程中学生使用最多的3个体系,这也体现出虽然学生对于现有的专业权威体系不太满意,但一应重要体系对于学生还是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同时学生还较为关注“整体建筑设计指南”(Whole Building Design Guide,简称WBDG)[16],这是一个由美国国家建筑科学研究所提供的从“整体建筑物”角度出发的相关建筑指导、标准、技术的指南,是建筑学领域较为权威的建筑评价体系,但是由于偏向于纯建筑学领域,学生虽参考较多但采用较少。

(2)学生对于评估体系的选取更为宽泛

在该系学生所利用的评估体系中,除课程提及的Ten Commandments/Top Ten Qualities、Standards for Libraries in Higher Education: Space 、Hierarchy of Learning Space Attributes 、IFLA Post-Occupancy Evaluation (POE) Questionnaire 、Library Buildings: A User's Hate List、Technology,Architecture and Furniture (TAF) Model、Assessment Plan: Guiding Questions等评估体系,其他的如TEALS、Academic Library Building Design: Resources for Planning:Standards and Guidelines、Whole Building Design Guide: Academic Library、POE Questions、POE Space Attributes、FIT SPACES、User Satisfaction Statements: Infrastructure/Place/Space七种评估体系都是该院学生自主发现并使用的,同时由于学生价值观的问题,在其自选的评估体系中,不仅涉及了图书馆学、建筑学领域,还有部分评估体系是涉及医疗保健等领域的非常规评估体系,这证明大学生对于图书馆空间的评估除功能性评估外,还包括对于个体健康指标的关注。

(3)学生评估偏向于用简单标准进行特性评估

学生对于评估体系的界定并不局限于对内容、属性、层次的界定,也包含一些较为感性的体验式界定,如一些学生就借鉴McDonald A对于“WOW”因素的设计原则,即强调空间因素的灵活性与拓展性,他们将自己的“哇”因素作了大致如下的描述:在图书馆内找到空间很容易吗?图书馆的社区定位是什么?图书馆空间是否有扩展的可能性?用户的总体空间感觉是什么?这些都是学生将图书馆作为地点或空间的界定方式,而这些则是图书馆员所主导的空间评估中易于被忽略的元素。除了正向的评估体系外,学生对负面空间评估体系也较感兴趣,其中Maurice所制定的“Library Buildings: A User's Hate List”就是典型代表,这也是值得专业馆员思考的评估模式。所以,简单、逆向的图书馆空间评估也是可以借鉴的空间评估模式。

4 学生的空间评估视角

图书馆空间评估是一个相对较新的领域,是一项利用各种评估方法和评价体系来对图书馆空间进行评估(其中不仅包括图书情报学,也包括建筑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其他学科的方法与标准),从而改良现有图书馆空间以满足用户不断发展的空间需求的图书馆综合实践活动。匹兹堡大学的空间评估教育不仅实现了对图书馆未来从业者的评估能力培养,更是将图书馆的空间评估活动有意识地从传统的物理空间构建与空间功能整合转向有意识的揭示学生视角的学习和协作空间建设需求,这种教学实践不仅是对现有图书馆空间评估体系的梳理以及知识传承,更是从系统教育的角度展示了空间评估的意义,其通过学生视角来审视图书馆空间评估的模式能够对其他图书馆的现有空间评估活动进行有效调整与指导,实现空间评估与学生需求的契合。对高校图书馆而言,空间评估的直接目的就在于通过图书馆空间评估与空间变革解决用户群体,特别是学生的学习、研究需求,所以高校图书馆空间评估应当立足分析并满足学生群体的一应空间需求和利用习惯(包括心理需求甚至个人习惯),而不仅仅是满足现有的物理空间需求。具体而言,匹兹堡大学所开展的空间评估教育所揭示的学生评估视角启示如下。

4.1 视频分析、学生评估能够有效提升评估代入感和真实性

问卷调查、功能评估、馆员访谈等是当前图书馆空间评估的主要资料来源方式,而匹兹堡大学“透过学生的眼睛看图书馆空间”的评估教育实践为评估模式提供了另一种思路,这也是该课程的主要目的之一[9]。通过该实践可知,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能够凭借自己的身份进行角色代入,同时也能够促使他们抛开图书情报专业硕士的身份而以其他角度来认识和理解其他用户对于图书馆空间的真实评价,从而提升评估代入感和真实性。基于视频分析的空间评估模式能够极大地吸引学生的兴趣,同时也易于揭示出学生的兴趣点、关注点和价值观等内容,如波特兰州立大学图书馆的家庭学习室就因其齐备的设施而受到学生广泛关注、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的亨特图书馆则因其高科技设施(特别是图书自动传送系统)而受到学生关注,学生的这些关注点不仅是图书馆评估应当重点关注的内容,更是为图书馆空间设计和空间功能再造指明了方向。此外,通过学生实施评估,能够使其完全融入用户群体而不会引起其他用户刻意的理性回答和对敏感问题的回避,能够较为真实地反馈用户意见,这也是常规的图书馆主导的评估模式所不具备的优点。

4.2 对用户体验的定性评估应当成为评估重点

图书馆的空间评估不仅是一项功能性改进,更应当是一种用户体验的创新。美国大峡谷州立大学(Grand Valley State University)的皮尤图书馆就因其创新性的空间设置而受到同样的称赞,该馆不仅为用户提供了众创空间等新型空间功能,还设计了更多的能使用户进行潜心学习的“私密学习空间”,这对于提升用户体验具有较大的作用。而用户体验对于图书馆空间评估的重要影响也体现在了匹兹堡大学的空间评估教育课程实践中,通过探索图书情报专业研究生对图书馆空间的评估体系的选择与修正,该研究中虽然学生使用了不同的框架体系,但他们的方法揭示了许多基于学生视角的对图书馆空间的共同兴趣和不满,如对图书馆网站、虚拟空间的访问、功能、导航、安全和技术这些标准成为其评估体系中所重点关注的内容,同时图书馆的空间评估也从单一的量表评测、功能评测演变为基于用户感官体验的定性评估,这也是未来图书馆空间评估模式的重要发展方向,同时表现出提升空间体验对于提升图书馆整体价值的重要作用。

4.3 归属感、氛围感是引起学生群体认同空间的重要因素

对学生而言,图书馆也需要非安静空间,使学生获得归属感,如小组学习室和灵活的学习空间都是用户团体需求的重要功能[17]。部分关于图书馆空间的研究成果中指出了基于学生视角的图书馆空间评估和空间变革的重要性,这些研究中也重点指出了为学生提供更灵活的学习和小组学习空间在图书馆空间再造中的重要意义。为学生提供团体学习空间能够使其尝试与其他人一起学习,使学生从一个侧面感知社会学习环境与图书馆个人学习空间的差异,促进学生接受和利用图书馆公共空间[18]。图书馆必须要营造出利于引起学生群体认同的归属感与氛围感,所以图书馆需要创造团队空间,使用户可以与其他人一起合作、社交和学习,促进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属性的提升[19]。因此也使得当前大多数图书馆的空间变革呈现出在营造归属感、氛围感方面的相似举措,如服务设施改造中提供舒适的座椅、提供协作学习或协作研究空间、打造私密学习空间等是图书馆空间变革的主要途径。而部分图书馆则致力于让学生在利用图书馆空间的过程中感受到图书馆的新技术、新氛围从而提升学生的归属感,如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亨特图书馆所投入的大量尖端技术设备就能够使学生感受到浓厚的技术氛围,这对于引导学生的创造思维具有一定的作用。所以,二十一世纪的大学图书馆既应该是热情、舒适、美丽且充满光明的空间,是致力于帮助学生独立和协作学习以及研究的场所,也应当是一个资源共享的地方,这些地方最重要的价值表现应该是打造能提升学生的参与度、热情、创造力等引起归属感、氛围感的空间元素和空间环境[20]。

4.4 利用复合评估体系是图书馆评估的主要趋势

匹兹堡大学的该项教育实践中,学生的空间评估工作涉及了6个学科(建筑学、教育学、工程学、医疗保健、图书馆学和心理学)、6个国家(澳大利亚、加拿大、马来西亚、荷兰、英国和美国)的14种评估体系,而学生的评估实践中也整合出了较多的复合体系,该研究着眼于未来馆员设计和实施图书馆空间评估体系和方法的调查,确定了一系列现有评估体系对学生的评估方法的影响,也展示了非常规评估体系(如英国学者Maurice的图书馆建筑负面评估体系“Library Buildings: A User's Hate List”、马来西亚学者Kassim的用户满意度评估体系“User Satisfaction Statements: Infrastructure/Place/Space”)对学生评估体系选用的影响,以及揭示了学生所关注的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和多功能设施及空间功能规划对于图书馆空间布局的重要影响[21],体现了未来可能成为图书馆空间评估实施者的学生对于复合评估体系的更为广泛的学科与地域视角,而采用学生的标准或评估体系的意义就在于能让研究者看到专业评估人员或馆员所不重视的因素在实际空间运用(促进学生学习行为)中的特殊价值(如WOW因素、安全因素、私密空间因素等),并形成对于现有图书馆空间评估体系的有效补充,这些发现都突破了现有空间评估活动中对于评估体系在专业性、权威性和地域性上的局限,对未来图书馆空间评估体系及方法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4.5 学习空间是学生空间需求的重点

从学生的需求来看,无论是安静的学习空间还是开放的会议空间,用户选择图书馆空间的方式和原因主要取决于其个人需求和活动[22]。学生群体对图书馆空间需求的共性主要体现为:需要更好的自然采光,更大、更多、更舒适的桌椅,以及更多的出口,更为安全的学习空间,更加便捷的设备以及网络接入条件,创新技术运用的技术合作空间,而其中对于图书馆静谧空间(或个人研修间)的需求永远是学生需求的重点之一[23]。图书馆空间评估应注重于对学生观点的选用,通过协作空间的评估与改造,以及对馆内家具、服务硬件的升级来影响空间评估结果。此外,对“用户学习行为”的支撑能力是学生群体所公认的图书馆空间评估重要指标,应当注重对图书馆非正式学习空间(类似第三空间)功能的塑造,并在评估中和空间再造后积极调研学生对空间的看法和感受[24]。

5 结 语

该课程对于学生视角的图书馆空间评估体系的研究揭示了学生对于评估体系的采用愿意以及对图书馆空间价值的定位和对评估体系的创造性思维,所以,将学生的评估结果和评估特点纳入图书馆的空间灵活性和适应性设计能够进一步实现图书馆空间功能与学生需求和价值观的契合;同时,学生作为图书馆空间的主要服务对象,也应当是图书馆空间评估结论的重要来源,所以从学生的角度采用各种定性或定量评估方法来评价现有空间评估的模型、参与空间功能和服务设计、构建更广泛的规划框架是有别于现有空间评估研究的重要尝试。

猜你喜欢

评估图书馆体系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图书馆
双信封制和综合评估制各有千秋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去图书馆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
资产评估法:能否终结“多龙治水”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