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种途径 建用并举推进特殊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应用

2018-11-14毛小波襄阳职业技术学院

长江丛刊 2018年23期
关键词:特校资源库满意度

■毛小波/襄阳职业技术学院

特殊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是由湖北省襄阳职业技术学院牵头,联合国内高校、特殊教育学校、辅具开发企业等26家单位共同申报,于2015年获国家教育部立项。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建设团队遵循“一体化设计、整体联动,需求导向、优势互补,系统规范、突出重点,建用结合、持续更新”的建设思路开发和建设的各类资源达到20000多条,不断满足高校教师、学生、特校教师和残疾人家长、义工、志愿者等社会工作者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填补了高职特殊教育专业资源库空白。

一、资源库应用与推广过程

根据资源应用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推广手段和策略,并提供实时的个性化服务, 促成资源的高效应用。主要的推广途径有:

(一)以合作共建单位为主体开展推广与应用

高校、特校和合作的特殊儿童辅具研发企业等合作单位,达成资源库应用的一致认同感。主持单位和项目合作高校特殊教育专业师生使用本资源库比例为100%,专业教学的学时数占专业课总学时的比例达70%以上,共建院校该比例达50%。所有院校课程使用率达100%,题库题目使用率达到60%以上,我院特殊教育专业学生使用率达到100%。资源库建设和使用完全融入到了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二)以技能竞赛为抓手开展应用与推广

2017年12月,由主持院校牵头,举办首届特殊教育联盟内资源库应用的专项技能竞赛,合作单位的代表到会进行了观摩,来自合作院校的教师代表参加了课程智慧职教云平台的现场搭课、讲授、讨论、作业及现场测试等,评选出一等奖1人,二等奖2人,三等奖3人,优秀选手若干名,并为获奖选手颁发了荣誉证书。以赛促学、以赛促用、以赛促建、以赛促改,规范资源库的应用操作流程,为不同的用户制定了资源库应用实操手册。

(三)以行业组织为依托开展应用与推广

依托中国教育学会高等特殊教育专业委员会、中国心理学会特殊教育专业委员会,合作院校所在省特殊教育专业委员会,以及各地市的志愿者协会等,进行用户注册与应用推广。

(四)以国培项目为平台开展应用与推广

依托省市残疾人联合会开展本系统内的教育就业部门的工作人员注册使用资源库,开展残疾人就业方面的政策、法规和技能培训等。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将资源库的部分课程应用纳入特校教师和随班就读教师的业务培训。2015年7月,营口职业技术学院、长沙职业技术学院、襄阳职业技术学院、豫章师范学院、郑州工程技术学院等利用资源库开展了湖北省特殊教育学校管理干部、康复教师、美工骨干教师、个别教育计划课程四个项目培训;2017年7月,主持院校承担了“国培计划(2017)”—中西部项目特校骨干教师1+1培训项目,利用资源库中的核心课程及培训项目库辅助培训教学,注册用户逐年增加,为特校教师学分登记、继续教育网络研修学时登记、培训结业学习证明、教科研论文发表,以及在使用指导、技术服务、用户注册等方面给予全面支持。[1]

(五)以学术交流为契机开展应用与推广

教师参与湖北省特殊教育专业委员会年会、境内外学术会议、高职院校联盟学术会议、中国心理卫生学会特殊教育分会年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特殊专业委员会论坛等,要求共建单位发挥其影响力,在本区域的行业领域推广资源库。项目建设过程中,主持单位和共建院校共召开大型推进会议4次,举办了两届全国特殊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研讨会和特殊教育发展论坛,境内外的知名特殊教育学者在大会上进行专题交流。2017年3月8日至10日,在安徽合肥全国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工作研讨会上,主持单位的李菲院长作了“以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的专题发言,对特殊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进行了推介。

(六)以社交媒体为途径开展应用与推广

资源库建设期间,专门印发资源建建设简报9期,分发到长沙职业技术学院、郑州工程技术学院、重庆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咸宁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学院等合作院校,合作院校又通过校友宣传推广。2015年11月,湖北卫视进行了专题宣传,楚天晚报、襄阳日报、襄阳电视台、辽宁营口电视台等多家媒体针对资源库建设相关内容进行了专题报道。同时,学院毕业的学生遍布全国各地,根据校友的工作岗位和需求,利用毕业生的班级QQ群、微信群、助残社交公益QQ群等不同程度、有侧重地向他们介绍特殊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同时,印制专门的资源库应用推广宣传册,利用校园网络媒体进行宣传,实现推广模式的多元化。

二、资源库应用推广效果

(一)资源库网站使用用户满意度高

资源库用户活跃,用户使用小时数为6300,部分资源的访问量超过1200余次,整体访问量达到要求。2017年9月至10月,资源库的学生、教师、企业和社会用户注册量,已经远远超出《任务书》中的计划数。用户数已经超过计划数,活跃用户占比大于20%。项目建设团队进行了用户使用情况调查和网络问卷调查,用户对资源库整体满意度为95.72%,其中在校生使用满意度为97.23%,社会学习者使用满意度为93.24%、教师使用满意度为96.71%。资源库网站满意度为97.24%,资源库网站栏目满意度为96.24%,课程学习包的满意度为95.32%,素材资源的满意度为97.34%,用户对资源库功能满意度为95.27%。

(二)推动特殊教育专业教学模式改革

特殊教育资源库目前注册用户覆盖15个省市(地区),推广的高校数量达到25所,部分本科院校注册使用资源库,推广院校的覆盖率达到了100%。全国有200余所特殊教育学校、康复机构、残疾儿童训练中心以及部分中职学校注册使用资源库。拥有高职院校特殊教育专业的一批领军教授,通过统筹课程教学设计、统一规范课件制作、研制资源开发标准等,实现“系统化设计”。网络教学平台提供了全面配套的教学动画、真实的教学案例、虚拟实训项目、现场康复训练的实操工程视频,使学生了解教学康复训练的基本规范,掌握基本的教育教学环节,熟悉学生学习能力检测方法、康复器械使用、翻转课堂的基本流程、个别教育计划以及异常行为处理等基本理论知识,具备编制授课计划、编制教学与康复训练方案、实施教学康复训练及效果评估等能力,学生注册人数比例最大,提高特殊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三)提高专业社会服务能力,能很好地满足志愿者、社工和家长需求

资源库中有特校教师、高校新入职教师、特校教师资格、育婴师、手语翻译等培训包,按照考试大纲及时更新、完善教学课件、讲义、题库等相关内容,与考证人员的学习结合,不受面授培训的限制,颇受学习者的欢迎。专业库中,有关残疾人的政策解读素材的点击量比较高,个别资源点击在1200次以上。[1]《中国手语》、《盲文》、《特殊儿童游戏》、《语言训练》、《手工与绘画》等课程,许多助残志愿者反映“通过学习中国手语课程,学会了人际交往的基本手势,知道了手指语的基本翻译方法,能带领孩子做简单的游戏活动,在教育陪伴的过程中,基本扫除了交流上的障碍”;[2]残疾儿童社会工作者学习反映“残疾儿童的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语言训练、感觉运动统合训练的内容实用,能够学以致用”;残疾儿童家长反映“看了残疾儿童行为矫正、随班就读、特殊教育理论等视频,自己变得更悦纳孩子,更有信心教孩子”。四类用户数量呈逐年增长趋势,增强了这类群体应用资源库学习的主动性。面向全社会开放,资源库建设与国家残疾康复教育政策对接,有助于实现教育公平和精准教育扶贫。有助于为志愿者、社工、义工和家长提供专业化的帮助,受到了残疾工作者的普遍欢迎和宣传媒体的广泛关注,使得资源开发与应用步入良性发展轨道,社会效益逐步扩大。通过行业考证培训,资源库应用得到了进一步推广。

猜你喜欢

特校资源库满意度
幼儿园课程资源库建设之浅见
健身气功开放课程资源库建设研究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五女拜寿》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在科研支持下的特校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探索
数控加工专业资源库建设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浅谈听障儿童的融合教育
特校美术课堂幼儿想象力的开发和培养
开展兴趣小组活动,丰富特校校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