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创新与发展

2018-11-14刘奕含沈阳城市学院

长江丛刊 2018年19期
关键词:理论体系世纪成果

■刘奕含/沈阳城市学院

一、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演进历程

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经历了一个探索、发展和创新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最初作为西方社会政治思潮中的一种,随着西学东渐和国人的留学运动而传入中国。以李大钊为代表的早期共产党人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共中央领导人,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的革命实践相结合,开启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试图寻求一条符合中国生产力发展状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以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为代表的三代中共中央领导人,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开展了一系列生动的革命实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过程中,与时俱进,形成了重要的革命经验和理论成果,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承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一步推进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提出的新观点和新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理论创新,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入了新阶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洞悉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准确把握历史发展阶段,提出了“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提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发展。

二、发展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

“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新理论成果,尚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在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继承和发展相统一的原则,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相结合,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发展。

第一,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要坚持继承与发展相统一的原则。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并不是凭空出现的“新主义”,而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的继承。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必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过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坚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与此同时,发展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还要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革命实践结合起来,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本土性和差异性,深入探讨重大实践问题,确保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在党和国家发展的重要历史机遇期,发挥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不但要继承马克思主义优秀的理论成果,还要以我国的基本国情为依据。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大会上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是我们谋划发展的基本依据。”习近平总书记对现阶段我国基本国情的准确定位,是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依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重要指南。

第二,坚持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相统一的原则。列宁说过:“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理论创新是实践创新的先决条件,理论创新为实践创新提供目标依据、价值导向,因此,理论创新是实践创新的逻辑先导。我们党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党自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最重要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巨大创新。正是理论创新的深入推进,才使当代中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推动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具有时代性和开创性的理论体系,需要在坚持“四个全面”的伟大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面对新时期新形势下所产生的新问题新挑战,我们必须强化理论创新意识,充分发挥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的引领作用。

实践创新是理论创新的源泉,实践创新为理论创新提供基本经验和现实依据,同时也可以检验理论创新的实效性。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实践创新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生动实践中,在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进程中,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激发人民群众的劳动热情和创新活力。

发展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是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互动过程,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缺一不可,理论创新的逻辑先导性和实践创新的现实决定性是有机的统一体,只有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相结合,才能谱写出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篇章。

猜你喜欢

理论体系世纪成果
基于霍尔三维结构的试验鉴定理论体系研究
世纪赞歌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概论》
验收成果
20世纪50年代的春节都忙啥
数说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成果
My School Life
2018数博会4大成果
世纪中国梦
一张图看懂“论坛成果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