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微信的作用分析
2018-11-14向晗璐
向晗璐
一、微信的概念和基本功能
(一)微信的概念
微信是在2011年由腾讯公司推出的一款社交软件,适用于智能手机,短时间内用户就超过了其他社交聊软件的原因是可以跨内部操作系统,可以跨通信经营商,使用移动流量或者局域网进行语音、短信、视频通话和图片表情等的收发,直到现在已经成为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同时,在方便聊天的基础上,还可以进行位置和其他共享内容,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二)微信的基本功能
在用户公开的范围内,微信可以提供公众号、朋友圈等消息推送功能,让广大用户之间可以实现信息共享。内置功能摇一摇,可以通过摇一摇搜索电视剧、陌生人和正在欣赏的音乐;可以通过扫二维码的形式添加好友或进行付款;可以向自己的好友进行信息的共享。在日常中使用最多的就是实时对讲、支付和视频定位等功能。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微信的作用分析
(一)微信得到高校学生的认同
从我国互联网中心的相关数据来看,大学生网民已经成为了上网的主力军,并且正在逐年递增。这种发展趋势证明了我国的校内大学生十分钟爱通过网络开发得出的新成果。在使用的过程中,高校学生也是体验及推广的重要人群。高校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不仅利用电脑进行信息的发布,还可以利用手机进行终端信息的发布和实时更新,这就是微信优于其他软件的地方。在高校学生的应用中,微信发挥了其强大的实践功,时至今日微信已经普及的时期,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的学习中已经成为了发展趋势。
(二)满足高校学生的个性发展
自从微信得到大面积使用后,为高校学生的自我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在高校的大学生群体中,大都是新生事物的尝试者,微信在出现到现在的六年中,已经逐步发展成为最火的社交软件,其实时交换信息的功能为学习奠定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基础。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自媒体,在虚拟的环境下,学生都有自己的发言权并且文字性的交流可以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提升学生的自信。微信的出现的发展,满足了高校学生的个性发展,通过一些自由言论发表自己的个性,彰显自己的与众不同。
(三)传达承接思想政治的教学信息
目前,在思想政治的教育教学中,知识的传达需要通过一定的媒介,课堂中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传达,但课堂以外就必须有一个载体进行知识和信息的传播。需要传递的信息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目标、教师的教学任务、教师工作原则和一些具体的教学内容等。教学载体在当前有很多种,但是不是所有的载体都能够让教师作为信息的介质。在微信的发展当中,其实时传递功能得到了教工们的喜爱,但是由于微信对文字字数的限制,导致教师必须稍微缩减自己的文字量来简单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利用微信提高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分析
(一)建立公众平台
在高校思想政治的教育中,需要一个信息资源分享平台,如果没有这个平台,通过空洞的讲解想利用微信进行教学就是天方夜谭了。所以,在思想政治方面已经有公众平台的高校需要加大项目经费的投入,进行相关平台的建设;没有公众平台的高校可以通过借鉴建立自己的公众平台。在完成平台的建设后,可以将思想政治相关的教育信息利用视频或图片的形式加以讲解,实时的分享到公众号,让高校学生通过关注公众号来关注思想政治教育。高校的教师也可以自主建立公众号和学生进行交流,更加深入的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二)完善监管机制
信息多元化的今天,我们不仅要保证学生的学业,还要进行严格的思想教育,后者不仅需要课堂教育,更多的是全方位、多角度的精神熏陶。既然微信成为了大家社交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高校就不能任其发展,要建立一些管理制度对其安全性进行监控管理,增加微信的优势,减少并且弱化微信对学生的不良影响。在课余时间引导学生观看积极向上的内容,发挥出微信的积极功能。
(三)强化媒介素养教育
目前为止,所谓媒介素养就是在使用一定的社交软件中,面对复杂的关系变化,能够很好的适应的能力。为了适应复杂的媒介变化,学生就要具备判别能力,从客观的角度甄别信息的真假和好坏。在网络时代,只有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能够具备文字或者图像的辨别和处理功能,才能在网络中学习成长。媒介素养并不是先天具备的,所以,高校在媒介素养的教育上要加大力度,帮助学生进行信息的鉴别,提高学生的自我修养,避免在网络世界里受到不良影响造成思想的扭曲,从而影响价值观。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时代的发展中,微信已经普及,成为了人们生活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高校在思想政治的教育中要利用好微信这把双刃剑,让微信发挥出更大的教育功能,提升教学质量,尽最大努力减少微信的负面影响。
[1]武峥,赵耀.充分利用新媒体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微信为例[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6,33(12):24~25.
[2]张风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微信公众平台的有效运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1):21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