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培养当代大学生尚武精神的必要性

2018-11-14张磊子

长江丛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国粹习练武术

张磊子

近年来,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国家希望了解这个不断崛起的东方大国。与此同时,当代青年大学生出现了对中国文化了解不足,文化自信心不足等问题。本文拟探讨将培养尚武精神引入到大学生德育教育之中,通过培养大学生的尚武精神,打造大学生刚毅果敢、自强不息的优秀品质,树立当代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

尚武精神 大学生 文化自信

一、尚武精神的提出

1919年,孙中山先生在精武体育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上,亲自题赠匾额,书写了“尚武精神”四个大字并担任该会的名誉会长。除此之外,孙中山先生曾多次表示“强国必先强种,强种必先强身”,由此可见,中山先生较早地提出了尚武精神的概念,提倡青年人应当崇尚武术、强国强种。

尚武精神提出的历史背景是从1840年开始,中国备受外国列强欺凌,第一次鸦片战争,使中华民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民族危机。当时中国的有识之士李鸿章曾上书说“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麋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数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未有之变局”。然而,李鸿章的大声疾呼并未换来当时清廷政府的重视,随着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的接连失败,中国民族矛盾进一步加深,而随着八国联军入侵中国,《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已经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孙中山先生意识到要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首先要强健国民体魄。

因此,尚武精神的本质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这个时期,尚武精神的涵义主要是指:崇尚武术习练武术,通过武术训练强健国民体质,最终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与此同时,华夏大地也诞生了一批忠肝义胆的习武人士。例如:打败日本浪人的大侠霍元甲,创立精武体育会,一生倡导“爱国、修身、正义、助人”的精武精神。被称为“武当剑仙”的李景林,主张成立“中央国术馆”,提倡全民国术化,主张通过习练国术强身、强国、强种、强族。“无极刀”李尧臣,传授29军大刀战法,在长城会战喜峰口一役中,用大刀大挫日军,著名作曲家麦新创作的《大刀进行曲》就是赞扬29军英勇抗敌的精神的表现。这个时期的武术家,均有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希望可以通过习练武术,提升国民素质,抵御外敌入侵,从而实现民族独立。

二、尚武精神的时代内涵

进入新中国以后,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国内主要矛盾也由争取民族独立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尚武精神也随之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进入新时代,武术的实战作用逐渐被弱化,武术也不再是致人伤残的必杀技。因此在当下的社会发展背景下,提倡尚武精神已不单单指的是崇尚武术、习练武术。而主要指的是通过学习和了解中国武术、中国书法等中国文化元素,树立中华民族的自信心,这个自信既指的是对我们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也是我们对于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自信。近年来随着“中国梦”概念的提出,中国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根据2017年最新数据显示,中国2016年GDP总量约为12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位。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对外影响已经不仅仅是通过资本和贸易的输出来实现的,而是通过传播中国文化,让更多人了解中国,通过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从而扩大中国的影响力。然而,当下许多国人却打着国学文化的旗号,做起了文化欺骗的生意。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经济利益驱使,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很多人不能静下心来咏颂国学经典,学习中国文化。而更有甚者,学了一点皮毛,就打着弘扬中国文化的幌子,大肆宣传。因此,要培养当代青年人的尚武精神,树立当代青年人的文化自信,首要是要潜心静气学习中国文化。

三、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尚武精神

(一)以学习国粹为着力点

众所周知,文化学习是一个大的范畴,而对于文化自身的概念,不同学者可能会有不同的认识。如果一味提倡文化学习,会陷入虚空的境地。但是通过国粹学习,长时间的文化素质积累,必定会使学习者形成生由内而外、自内而发的气质。因此,要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尚武精神,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应该以学习国粹为着力点。众所周知,无论是民舞、武术、抑或书法等等,这些技能的掌握都并非一朝一夕的,只有经过长期的刻苦训练,不断拼搏、不断奋进才有可能有所成就。而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必须要有谦虚谨慎的学习态度,谦和礼让的处事方法。通过国粹的学习,可以增进学生对于抽象的中国文化的感知理解,对于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始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如果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通过历史上爱国人物的学习,爱国主义诗篇的解读,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也会提升大学生爱国主义教学的实际效果。

四、结语

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尚武精神,许多学者有着不同的看法,而笔者认为尚武精神的核心便是树立中华民族自信心,随着几十年的文化引进,当下国人熟知圣诞节、万圣节等西方节日,吃着金拱门看着好莱坞大片。而从长远来看,一个国家能够成为大国,必定是文化上的大国。因此,希望更多学者可以探讨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尚武精神,提中华民族自信心。

[1]任瑛.儒家文化对中国传统武术的影响[J].武术科学,2015(4).

[2]曹正勇.试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德育教育的路径和方法[J].贵阳学院学报,2016(8).

猜你喜欢

国粹习练武术
老年人习练太极拳过程中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中年女性间歇习练太极拳的强度、能量消耗与间歇恢复探究分析
中国国粹——京剧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论武术与军事的结合发展之路
老外学武术,疫情也拦不住
中医
保护好我们的国粹
第二届“国粹杯”中华诗词楹联大赛征稿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