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择业观现状和对策建议研究
2018-11-14辽宁中医药大学
■袁 佺/辽宁中医药大学
一、大学生择业观现状调查分析
(一)大学生择业观的内涵界定
择业从字面理解为选择职业,是择业者综合自身能力和职业理想在社会生产实践中选择适合自己的劳动并从中获取满足生活需求与精神需求的物质回报和经济报酬。同时选择职业又涵盖两个层面:一是求职者本人对工作环境的选择,二是工作单位对求职者的选择,即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进行双向选择,最终达到两者的优化组合。而择业观是指选择职业的趋势,展现于职业选择兴趣的差异。
(二)大学生择业观现状调查
为调查大学生择业观现状,面向辽宁省内10所本科院校发放问卷500份,回收问卷496份,有效问卷495份,有效回收率达99%。现对调研结果进行整理分析。
1、基本情况分析
在调查样本选择时秉承男女比例、专业年级分布均衡原则,选取医学院校学生(五年制)100名、工科类学生100名,文科类学生100名,师范生100名,理学院校学生100名构成本研究的调查样本。在被调查的500名学生中辽宁省内学源占78%,省外生源12%;农村生源占58%,城镇生源42%。
2、职业生涯规划状况与对就业前景的态度
综合分析来自10所院校5类学科不同专业的调查结果发现:17.2%的学生表示对自己未来将要从事的职业有明确的规划;74.7%的学生表示对未来职业有一定的了解但尚未形成职业规划;8.1%的学生表示没有考虑过就业和择业的相关事宜。就业前景乐观程度方面,28%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就业前景十分乐观,57%对自身所在专业的就业前景持中立心态认为其既不乐观但也绝不消极悲观。
3、期望月薪
在薪资待遇方面,多数学生的期望月薪集中在3000-5000元之间。其中80%的医学生的期望月薪集中在2000-4999元[1]。比较发现城镇生源对薪资要求和工作环境要求略高于农村生源。
4、择业时的心理状态与没有找到理想工作时的打算
绝大多数的学生择业时担心自己的工作实际付出与经济回报不成正比,也有多部分在择业时舍不得离开父母,约7%的学生担心自己因为没有社会关系而被排挤。在被问及没有找到理想工作时的打算,约50%的学生表示自己会先就业边工作边等待更好的就业机会;约2%的学生表示自己会放弃就业,一定要找到理想工作才就业。
二、影响大学生择业观的多重因素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学生的性别、年龄、家庭经济情况以及父母受教育程度等多种细微因素都会对学生择业观念产生影响,因此深入探讨影响大学生择业观的多重因素对解决大学生择业就业问题有着十分深刻的意义。
(一)社会因素
从社会因素出发,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吸引人才的相关政策是影响学生择业观的重要因素。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更倾向于选择经济发展水平高的一线城市,相对极少部分的学生愿意选择去发展相对缓慢生活条件艰苦的中西部地区。这是因为在校大学生由于社会阅历不足以及择业思想和择业心理不成熟导致择业观易于受社会上流行的价值观和社会舆论影响[2]。
(二)高校因素
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水平会影响学生的专业能力同时高校对就业政策的宣传和解读、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会对学生的择业观产生影响。部分高校由于就业指导工作不足造成学生对职业理解有误、对就业形势不清晰以及求职能力不足导致学生不能准确把握机遇、不会恰当的推销自己在求职竞争中身处劣势,对大学生的择业观造成严重的消极影响。
(三)家庭及个人因素
家庭因素对学生择业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种形式:一是父母通过言传说教的形式通过沟通交流将自己的择业观念灌输给子女,用自己的职业经验和社会阅历影响大学生择业观;另一种则是父母“大操大办”替子女“选专业”、“找工作”利用自己的社会资源为孩子解决就业问题,导致学生对父母对家庭依赖性极高,严重缺乏主见、缺乏对自身所在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和择业观树立。
三、大学生择业观树立的的解决思路与措施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首先要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深入灌输“爱岗、敬业”的理念纠正以经济利益为导向的择业心理。第二,积极宣传“三支一扶”计划即大学生支教、支医、扶贫;鼓励学生参与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第三,正确认识基层就业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市社区建设。第四,高校要加强专业建设以及实践教学环节带领学生参加一些实践性活动巩固所学的理论,增长一些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并在社会实践中培养独立思考、独立工作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第五,加强就业指导工作与就业心理咨询,时刻掌握学生的就业心理和就业动态。最后,充分利用家访和家长会与学生家长一同分析就业形势,解答家长所关心的就业难点问题,引导学生和家长共同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念,形成校内外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