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研究综述

2018-11-14齐新艳闫纯苏西京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长江丛刊 2018年17期
关键词:危机心理健康体系

■高 坡 齐新艳 闫纯苏/西京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一、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研究的综述

(一)引言

心理危机是人因遭受某些强烈刺激的作用而处于身体或心理高度紧张的状态(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2003),是个体出现的心理失衡状态。大学生心理危机成为高校的极大不稳定因素,对大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造成了严重后果。

在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实践领域,心理危机干预效果明显,但是,心理危机预防效果不理想,心理危机事件仍然层出不穷。本研究重点探讨十年来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研究的进展、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研究的意义和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目的引起对心理危机预防工作的重视,为大学生心理危机有效预防体系的建立提供合理思路,为心理预防实践工作取得良好成效提供有益参考。

(二)心理危机预防研究的取得的进展

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输入主题词“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共检索到在期刊上发表的论文64篇,输入主题词“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共检索到论文929篇,其中,2008年至2017年十年间,发表的“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的论文有58篇(其中核心期刊14篇),而发表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论文却有797篇(其中核心期刊146篇)。搜索结果显示,当前重心理危机干预研究,轻心理危机预防研究(马建青,朱美燕,2014)。总体上,心理危机预防的研究相对滞后,研究质量较低,研究方法单一,多停留在思辨的层面上,缺少实证支持,研究结论推广性差。

1、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策略研究

十年来我国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总体上遵循的是整合性和系统性策略,试图建立系统性、整体性、标准化的心理危机预防体系(高芳芳,2017;包莉,2016;赵洪章,陈新星,2015)。例如,成少钧、张丽平提出构建基于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的三级心理危机防护体系;蔺桂瑞(2014)提出构建五级心理危机预防体系的构想,五级预防体系包括学校、学校心理咨询中心、二级心理辅导站、班级心理委员、宿舍心理委员,这是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思路的拓展,这里的“学校”一级是指学校的领导层面;牟宏玮等人提出构建包括组织体系、教育体系、预警体系的综合性心理危机预防体系。

2、心理危机产生原因的研究

建构心理危机预防体系基于一个假设,即心理危机的发生、发展与心理危机预防体系的每一组成部分(校心理中心、二级心理辅导站、班级、宿舍)有着紧密联系,按照这一假设,预防心理危机的思路就是处理和发展好体系中的组成部分。但是,仅仅重视预防体系的建设是本末倒置的做法,因此,要有效预防心理危机的发生就必须探究产生心理危机的根本原因。国内一些研究者着重从大学生的人格层面探讨了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人格是心理危机的相关变量。

3、心理危机预防制度、政策保障研究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有比较完备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制度和政策保障体系,编制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危机发生后可以立即启动预案;组建了危机干预小组,小组成员由不同部门的领导和成员构成,这样做到相互配合,提高了心理危机干预的效率。但是,相比之下,心理危机预防制度和政策不健全,往往将心理危机预防从属于心理危机干预,没有系统化的心理危机预防制度和政策支持。

4、心理危机预防理论的研究

心理危机干预有专门系统的理论支持,但是关于心理危机预防的理论尚缺乏。目前,心理危机预防所依据的理论从属于心理危机干预所依据的理论,包括精神分析理论、行为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认知理论、人格理论、自杀理论、生态系统理论等。当前,缺乏关于心理危机预防理论的专门研究,并且缺乏适用于我国高校心理危机预防的本土化理研究。

5、心理危机预防的研究方法

进行心理危机预防研究的方法运用最多的是文献分析法,其次是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少量的研究也运用了测验法,但是至今国内没有运用实验法进行研究的案例。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开始尝试运用数据库挖掘技术进行心理危机预防(黄中海,2015,王景添,2016),为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工作提供了科学技术支持,但是现在尚处于探索阶段,具体有效性需要进一步验证。

二、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研究的意义

进行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研究,有利于建构和完善心理危机预防理论,有利于促进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工作的发展,有利于维护学校和家庭的稳定,最终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一)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意义

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工作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危机预防研究能够为心理健康教育科学体系的完整和完善提供理论和实证支持,能够帮助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更好的理解和把握大学生心理危机发生发展的规律,能够为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稳定的环境保障。

(二)在理论层面的意义

目前,国内学界对适合我国国情的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理论和预防策略还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进行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研究有利于形成适合我国特点的本土化心理危机预防理论。

三、关于心理危机预防研究的发展与趋势

(一)心理危机预防的实证研究

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研究方面多是思辨性的研究,缺乏系统的实证性研究。只有进行实证性的研究才能检验理论的适用性,才能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调整研究思路,才能服务于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的实际工作,解决实际问题。

(二)心理危机预防评估体系

在心理危机干预研究领域,研究者们确立了心理危机干预效果的标准,并进行了心理危机干预效果方面的研究。在心理危机预防研究领域,心理危机预防的效果的探究匮乏,这是心理危机预防评估标准不易确定导致的。但是,只有建构心理危机预防效果的评估体系,才能够使心理危机预防研究科学化、完整化、独立化,即不再从属于心理危机干预研究。可以以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率、心理危机事件的复发率、心理危机预防知识的知晓率等为评估标准。可以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横向方面是和全国高校平均水平进行比较,纵向方面是和自身心理危机出现的情况进行比较。

(三)建构本土化的心理危机预防理论

当前缺乏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心理危机预防理论,国内心理危机预防所依据的是心理干预理论,主要是西方的理论,例如,自杀理论,将心理危机预防等同于自杀预防,限制了心理危机预防的范围。心理危机并不等于自杀,需要探讨心理危机预防的理论。

(四)专业心理危机预防队伍建设

在实践和理论研究领域都比较重视心理危机干预队伍的建设,有专门的心理危机干预队伍。但是,在心理预防队伍建设方面十分薄弱。当前,将心理危机预防队伍等同于心理干预队伍,这是不合理的,因为心理危机预防和心理危机干预有着本质的区别。心理危机预防队伍是心理危机预防工作高效开展的保障,可以探讨建设全员参与的心理危机预防队伍,这支队伍由在校大学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各部门人员、任课教师等组成。

[1]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心理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高芳芳.高校学生心理危机预防模式初探[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33(02):138~139.

[3]包莉.美国高校学生心理危机预防性干预方式研究——以纽约市五所高校为例[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12):18~19.

[4]王景添.数据驱动的大学生心理跟踪及危机预警研究[D].广州:华南农业大学,2016.

[5]黄中海.数据挖掘在高校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中的应用[D].武汉:武汉科技大学,2015.

[6]蔺桂瑞.五级机制:高校心理危机预防干预工作的创新[J].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4,28(02):60~63.

猜你喜欢

危机心理健康体系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三个体系”助力交通安全百日攻坚战
探索自由贸易账户体系创新应用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声”化危机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